攢尖寶頂

攢尖寶頂,即攢尖式屋頂,宋朝時稱“撮尖”、“斗尖”,清朝時稱“攢尖”,是漢字文化圈傳統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日語稱寶形造。

簡介

其特點是屋頂為錐形,沒有正脊,頂部集中於一點,即寶頂,該頂常用於亭、榭、閣和塔等建築。在日本則常用於茶室。

攢尖頂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內凹或成平面,若上半部外凸下半部內凹,則為盔頂。

攢尖頂有單檐、重檐之分,按形狀可分為角式攢尖和圓形攢尖,其中角式攢尖頂有同其角數相同的垂脊,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式樣。圓形攢尖則沒有垂脊,尖頂由竹節瓦逐漸收小。故宮的中和殿為四角攢尖,天壇祈年殿為圓形攢尖。

垂脊

垂脊是東亞古典建築屋頂的一種屋脊。在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的建築上自正脊兩端沿著前後坡向下,在攢尖頂中自寶頂至屋檐轉角處。

對廡殿頂的正脊兩端至屋檐四角的屋脊,一說也叫垂脊,但另一說為戧脊。

垂脊上有垂獸作飾物。其中歇山頂垂獸在垂脊下端,其餘則在垂脊中間偏下的地方。卷棚歇山、懸山、硬山等級較低,不一定安置垂獸和蹲獸。

正脊

正脊,又叫 大脊平脊,位於屋頂前後兩坡相交處,是屋頂最高處的水平屋脊,中國傳統建築的正脊兩端常有吻獸或望獸,中間可以有寶瓶等裝飾物。

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均有正脊,卷棚頂、攢尖頂、盔頂沒有正脊,十字脊頂則為兩條正脊垂直相交,盝頂則由四條正脊圍成一個平面。

漢朝以前,正脊平直,漢朝起正脊開始出現兩端翹起,曲線,這種做法盛行於唐、宋,到了明、清時期,則多恢復直線。

盔頂

盔頂是中國古建築的屋頂樣式之一,其特徵是沒有正脊,各垂脊交會於屋頂正中,即寶頂。在這一點上,盔頂和攢尖頂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頂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內凹,斷面如弓,呈頭盔狀。盔頂多用於碑、亭等禮儀性建築。

南宋人所作的《宮苑圖》(傳為唐朝人所作)中就有盔頂建築。現存最大的盔頂建築是湖南的岳陽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