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告、人像等室內光源攝影中,布光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它不僅體現著攝影師的個性和風格,而且關係到一幅作品的成敗。
光線特性
攝影上,光線特性的研究一般從光度、光質、光位、光型、光比和光色等六個方面著手。
1.光度
光度是光的最基本因素,它是光源發光強度和光線在物體表面所呈現亮度的總稱。光度與曝光直接相關,光度大,所需的曝光量小;光度小,所需的曝光量大。此外,光度的大小也間接地影響景深的大小和運動物體的清晰或模糊。大光度容易產生大景深和清晰影像的效果;小光度則容易產生小景深和模糊的運動影像效果。
2.光位
光位指光源的照射方向以及光源相對於被攝體的位置。攝影中,光位決定著被攝體明暗所處的位置,同時也影響著被攝體的質感和形態。光位可以千變萬化,但在被攝體與照相機位置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光位可分為順光、側光、逆光、頂光、腳光和散射光等六種。
3.光質
光質指光的硬、軟特性。所謂硬,指光線產生的陰影明晰而濃重,輪廓鮮明、反差高;所謂軟,指光線產生的陰影柔和不明快,輪廓漸變、反差低。硬光帶有明顯的方向性,它能使被攝物產生鮮明的明暗對比,有助於質感的表現。硬光往往給人剛毅、富有生氣的感覺;軟光則沒有明顯的方向性,它適於反映物體的形態和色彩,但不善於表現物體的質感,軟光往往給人輕柔細膩之感。
4.光型
對被攝體而言,拍攝時所受到的照射光線往往不止一種,各種光線有著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光型就是指各種光線在拍攝時對被攝體起的作用。光型通常分為主光、輔光、輪廓光、裝飾光和背景光等五種。
主光 主光是被攝體的主要照明光線,它對物體的形態、輪廓和質感的表現起主導作用。拍攝時,一旦確定了主光,則畫面的基礎照明及基調就得以確定。需要注意的是,對一個被攝體來說,主光只能有一個,若同時將幾個光源作主光,被攝體要么受光均等,分不出什麼是主光,畫面顯得平淡;要么幾個主光同時在被攝體上產生陰影,畫面顯得雜亂無章。
輔光 輔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產生陰影部位的亮度,使陰暗部位也呈現出一定的質感和層次,同時減小影像反差。在輔光的運用上,有一點應明確,輔光的強度應小於主光的強度,否則,就會造成喧賓奪主的效果,並且容易在被攝體上出現明顯的輔光投影,即“夾光”現象。
輪廓光 輪廓光是用來勾劃被攝體輪廓的光線。輪廓光賦予被攝體立體感和空間感。逆光和側逆光常用作輪廓光,輪廓光的強度往往高於主光的強度。深暗的背景有助於輪廓光的突出。
裝飾光 裝飾光主要用來對被攝體局部進行裝飾或顯示被攝體細部的層次。裝飾光多為窄光,人像攝影中的眼神光、發光以及商品攝影中首飾品的耀斑等都是典型的裝飾光。
背景光 背景光是照射背景的光線,它的主要作用是襯托被攝體、渲染環境和氣氛。自然光和人造光都可用作背景光,背景光的用光一般寬而軟,並且均勻,在背景光的運用上,特別要注意不要破壞整個畫面的影調協調和主體造型。
5.光比
光比是指被攝體上亮部與暗部受光強弱的差別。光比大,被攝體上亮部與暗部之間的反差就大;反之,亮部與暗部之間的反差就小。
通常,主光和輔光的強弱及與被攝體的距離決定了光比的大小。所以,拍攝時調節光比的方式有以下兩種:①調節主光與輔光的強度。加強主光強度或減弱輔光強度會使光比變大;反之,光比變小。②調節主燈、輔燈至被攝體的距離。縮小主燈與被攝體的距離或加大輔燈與被攝體的距離都會使光比變大;反之,光比變小。
6.光色
光色指光的“顏色”,通常也稱為色溫。對黑白攝影來說,光色並不十分重要。但在彩色攝影中,光色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拍攝時必須選擇色溫同膠片平衡色溫相一致的照明光源,不然,拍攝出來的影像會出現偏色。
常用影室燈具
照明光源的種類
廣告攝影對影像的再現效果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因此,許多被攝對象都被置於影室內精雕細鏤地進行布光和拍攝。用於影室內照明的光源有鎢絲燈和電子閃光燈兩種。由於電子閃光燈具有發光強度大,色溫穩定,發熱少和電耗小等優點,因此,目前廣告攝影影室照明多採用電子閃光燈,其中,比較常用的有傘燈、柔光燈、霧燈、泛光燈和聚光燈等幾種。
1.傘燈
將不同質地、規格的反光傘裝在泛光燈上就成為傘燈。傘燈的特點是發光面積大,光性柔和,反差弱。
2.柔光燈
在各種閃光燈燈頭上加上柔光罩,就成為柔光燈。柔光燈所發出的光是由閃光燈發出的直射光與反光罩的反射光混合後,再經柔光罩透射擴散而成的。柔光燈的特點是能提供平均而充足的照明,發出的光光性柔和,但方向一般強於傘燈,反差清晰,投影濃於傘燈,富有良好的層次表現。
3.霧燈
霧燈是一種特殊的燈具。霧燈的燈頭由特殊的閃光燈頭做成,閃光管前有反射玻璃,其輸出的光全部為由反光罩反射後的透射擴散光。霧燈特別適合商品(尤其是高光潔度物體)的拍攝。霧燈的特點是可提供非常平均而大面積的照明,光性柔和,對細部層次、色飽和度表現俱佳。
4.泛光燈
泛光燈是最常用的燈具,它由電子閃光燈裝上反光罩構成。泛光燈所發的光為直射硬光,光的亮度高,方向性強,反差大,產生的投影濃重。此外,光域的中心部位光值高,邊緣部分顯著衰減。
5.聚光燈
聚光燈通常在光源後面裝有鏡面球形反光器,光源投射的光被反光器反射後經前部的聚光鏡聚焦而發射出平行的光束。聚光燈的特點是發射平行或接近平行的光束,光衰很小,亮度高,方向性很強,光性特硬,反差甚高。
影室布光的一般步驟與規律
布光的步驟與規律
影室燈光不像自然光,攝影師完全可以根據主觀構思和表現需要,運用嫻熟的布光技巧,去營造出奇妙的光影效果。但由於影室布光具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它從一方面來說,可使攝影師將布光的效果發揮到極至,而從另一方面來說,卻增加了布光的難度。為了提高布光的效果和速度,布光時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驟與規律。
1.確定主光
主光是主導光源,它決定著畫面的主調。在布光中,只有確定了主光,才有意義去添加輔助光、背景光和輪廓光等。在確定主光的過程中,要根據被攝體的造型特徵、質感表現、明暗分配和主體與背景的分離等情況來系統考慮主光光源的光性、強度、涵蓋面以及到被攝體的距離。
對於大多數的拍攝題材,一般都選擇光性較柔的燈,像反光傘、柔光燈和霧燈等作為主光。直射的泛光燈和聚光燈較少作為主光,除非畫面需要由它們帶來強烈反差的效果。
主光通常要高於被攝體,因為,使人感到最舒適自然的照明通常是模擬自然光的光效。主光過低,會使被攝體形成反常態的底光照明,而主光過高又會形成頂光,使被攝體的側面與頂面反差偏大。
2.加置輔助光
主光的照射會使被攝體產生陰影,除非攝影畫面需要強烈的反差,一般地,為了改善陰影面的層次與影調,在布光時均要加置輔光。
輔光一般多用柔光,它的光位通常在主光的相反一側。加置輔光時要注意控制好光比,恰當的光比通常在1: 3-1:6之間,對淺淡的被攝體光比應小些,而對深重的物體光比則要大些。在加置輔光時還應注意避免輔光過於強烈,輔光過強容易造成夾光,並產生多餘而彆扭的陰影。為了控制多餘的陰影,布光時除了使輔助光強度弱於主光外,有時還經常採取適當降低光位或將輔助光儘量靠近機位的方法使投影投向被攝體後方。
根據畫面效果的需要,輔助光可以一個,也可以多個。在使用各種燈具作輔助光的同時,別忘了儘量多使用反光板,它往往能產生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3.設定背景光
背景的主要作用是烘托主體或渲染氣氛,因此,在對背景光的處理時,既要講究對比,又要注意和諧。
拍攝細小物體時,往往因主體與背景距離很近,一般難以對背景單獨布光,此時主光兼作背景光。在主體與背景光比的具體控制中,可通過選擇合適的燈距、方位和照明範圍來控制,或用各種半透明的漫射體或不透明的遮光物在主光與背景軸線上適當部位進行遮擋,以得到適當的亮度。
當被攝體較大,且被攝體與背景有足夠的距離時,可對背景單獨布光。背景光一般不會干擾主體的布光,並且容易控制背景光的覆蓋面、亮度和勻度。在具體的布光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主體與背景明度相近的局部是否會出現“並”的現象,或者要求亮度均勻的大面積背景是否其中央與四周的照度確實均勻一致,對這兩種情況,千萬不要過於相信自己的目測,最好能用測光表作認真的檢測,因為人眼對亮度的微小變化往往不敏感,而膠片卻會忠實地給予記錄。另外,對經常拍攝的高調或低調照片的背景光布光時應明白,它們的背景光並不像我們想像的越亮越好或越暗越好。背景亮度過強,所產生的的漫射光不僅很容易使鏡頭產生眩光,而且會影響被攝體的光效。拍攝低調照片時將背景控制得過黑也沒有必要。一般地,拍攝高調照片時將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攝體最亮處高一個EV值較適宜,而拍攝低調照片時將背景亮度控制在比被攝體最暗處低一個EV值即可。
4.加置輪廓光
輪廓光的主要作用是給被攝體產生鮮明光亮的輪廓,從而使被攝體從背景分離出來。輪廓光通常從背景後上方或側上方逆光投射,光位一般為一個,但有時根據需要可用二個或多個。輪廓光通常採用聚光燈,它的光性強而硬,常會在畫面上產生濃重的投影。因此,在輪廓光布光時一定要減弱或消除這些雜亂的投影。對這些投影的消除或減弱,除了調節燈位外,有時巧妙地藉助反光器作輪廓光投射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輪廓光布光時還應注意輪廓光與主光的光比,通常輪廓光是亮於主光的。此外,布光時,應根據拍攝主體的需要選擇硬光還是柔光作輪廓光。柔光的獲得通常有二種方法,一種是將傘燈、柔光燈等儘量靠近被攝體,這樣才能使輪廓光的亮度高於主光,但這樣做往往較費勁;另一種方法較簡便,只用將擴散片用於聚光燈便可使光柔化。有一點應當明確,輪廓光並不是每幅畫面必需的光線,只有當畫面需要時才添加,不然,就會有畫蛇添足之感。
5.加置裝飾光
裝飾光主要是對被攝體的某些局部或細節進行裝飾,它是局部、小範圍的用光。裝飾光與輔助光的不同之處是它不以提高暗部亮度為目的,而是彌補主光、輔助光、背景光和輪廓光等在塑造形象上的不足。眼神光、發光以及被攝體明部的重點投射光、邊緣的局部加光等都是典型的裝飾光。裝飾光的布光一般不宜過強過硬,過強過硬容易產生光斑而破壞布光的整體完美性。
6.審視
在以上布光過程中,由於光是一種種添加的,後一種光很可能會對以前的光效產生影響,因此,在布光完畢後,還需仔細審視整體光效,如布光有無明顯欠缺或不合理的地方,投影的濃淡是否合乎要求,投影的位置是否合適,各光源的照明是否出現干擾,各光源有否進入取景畫面而造成光暈等,對這些細節的審視,可以避免因一時疏忽而造成前功盡棄。
影室布光技巧
為了取得理想的光影效果,影室布光時除了要遵循上面所提的布光步驟和規律外,還要特別注意掌握以下這些技巧和要領。
1.控制好光源面積和擴散程度
光源面積的大小直接關係到光源的發光性質,而光源的發光性質又影響到被攝體的明暗反差。因此,控制好光源面積和光源的擴散程度就可較好地控制被攝體的明暗反差效果。需要低反差時,光源面積大,並且擴散程度也大,使光的覆蓋面超過被攝體;需要高反差時,光源面積要小,並且擴散程度也小,光具有方向性。
2.保證足夠的照明亮度
足夠的照明亮度可使我們自如地通過光圈來控制所需的景深。雖然在照明亮度不夠時可採用延長曝光時間或進行多次曝光的方法來解決,但這兩種方法都會給拍攝帶來不方便。延長曝光時間容易引起曝光互易律失效,從而導致膠片的顆粒變粗,反差降低,色彩出現偏差;而採用多次曝光則要求被攝體和照相機的位置在曝光期間紋絲不動,並且曝光量的計算也較為複雜,拍攝的難度大為增大。
3.選擇合適的燈距
首先,燈距的大小直接影響到被攝體的受光強度,被攝體的受光強度是按燈距的平方倒數變化的,光強隨燈距的變化非常大。此外,燈距的大小還會影響被攝體的明暗反差效果。當燈距很小,並且光源面積小於被攝體時,光源可看作點光源,被攝體的反差較大;反之,當燈距很大時,光源可看作面光源,被攝體的反差較小。
4.儘量少用燈具
布光中,並不是燈具用得越多越好,使用燈具數量過多,不僅使布光顯得複雜,而且會帶來雜亂無章的投影,而這些投影的消除往往又比較困難,因此,在布光中,要儘量少用燈具,必要時,可選用反光器進行補光。
5.多用反光器
在布光中提倡多使用反光器,除了它不大會產生令人厭惡的投影外,還在於各式各樣的反光器能提供不同光性的反射光,易於控制效果。反光器不僅可作主光照明,也可對被攝體的暗部作輔光照明,甚至可根據布光的需要和被攝體的形狀進行切割,對被攝體的某些局部進行補光,極好地控制著光域。在廣告攝影中,經常會出現使用反光器的數量多於使用燈具數量的現象,而對一個廣告攝影師來說,能否靈活而有效地使用反光器則是其布光是否成熟的標誌。
6.恰當的光比控制
布光中的光比控制牽涉到被攝體自身的反差以及畫面中主體、陪體和背景三者之間的明暗對比,同時也決定著整個畫面的影調和被攝體的質感及細節表現。布光中的光比控制一般以真實表現被攝體本身固有的表面亮度、質感和色彩為原則,如對白色的主體要表現出它的素雅和潔淨,主體宜處理成高調;對黑色的主體要表現出它的深沉和凝重,主體宜處理成低調。當然,在不違背廣告創意的前提下,攝影師也可根據自己的個性和習慣,創造性地控制光比,以求得布光上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