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的來由
梭,牽引緯線的織具。指與家用織布機配套的木質梭。此梭兩頭尖尖,肚大中空。分布於中國沿海的梭子蟹,外形像梭,名稱帶個“梭”字;生活於沿海、江河或鹹淡水交界處的梭魚,形狀有點像梭,名稱也帶個梭字。
木質梭
梭是傳統織布必不可缺的工具,但現在已難見到。未見過家用機織布者,恐怕不知梭的模樣,但成語“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人人皆知。《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牛郎織女》為中國民間四大傳說。在我國流傳地區最廣,影響最大的《牛郎織女》,有王母娘娘用金梭劃出一道天河,將牛郎織女隔在天河兩岸一節。故事中提到了梭。
《淮南子·氾論訓》載:“伯余之初作衣也,緂(tián,編者注:搓捻)麻索縷,手經指掛,其成猶網羅。”伯余乃黃帝之臣,發明了織布做衣,成為舊時機戶崇拜的行業神祗之一。但此時“手經指掛”,尚沒有織布機和梭。按《詩經》記載牛郎織女的故事,發明梭當最遲不遲於春秋中葉,經逐步改進成今天的樣式。
摳梭工藝
摳梭既有木工活,又有鐵匠活,但一般木匠、鐵匠不為或不能為,屬於專項手藝,自成一種行業。
梭分水線梭和幹線梭(具體情況織布一節有述),水線梭長7寸5分(木匠尺,合24厘米)左右,幹線梭長5寸7分(18厘米)左右。梭的尺寸可以不太精確,但必須細緻,光潔度高。所以,摳梭須用質地細膩不起刺、比重較大、不愛裂的木材,南方多用黃楊木製作,北方一般用棗木、杜木製作。
工具
摳梭所用木工工具有斧、鋸、鑽、刮刀、木銼、雙刃鑿等,鍛打工具有砧子、錘子、鉗子等。
下料
截段、用新伐的濕圓木(不烘乾,不曬乾),比梭長長出2分~3分斷成段。
劃線
在圓木端面用拐尺找圓心,即以拐尺頂點頂到端面邊緣,連結兩個直角邊與邊緣的交點劃端面圓的直徑,換個方向以同樣方法劃第二條直徑,兩條直徑的交點即為圓心。以圓心到端面邊緣的最近點為半徑劃圓,稱其為外圓,再以外圓半徑減去梭高為半徑劃內圓。劃外圓任意半徑一條,從半徑與外圓的交點劃一條4厘米(為閱讀方便,用現行計量單位。略大於梭厚)的弦,通過弦與外圓的交點劃第二條半徑。連結兩條半徑與內圓的交點,兩條半徑與兩條弦組成一個梯形。以同樣的方法劃弦和半徑,把圓木端面圓等分。用斧頭和刨子把外圓外的多餘部分切削掉,然後用拐尺過線到另一端面4個點,劃兩條直徑,找出圓心。所謂過線,即使拐尺的一條邊與直徑重合,另一條邊與圓木另一端面外圓的交點記下記號。用相同方法劃出與第一端面對應的內外圓、半徑和弦。
鋸坯
兩人對面而坐,以腳蹬住圓木,用順鋸沿半徑鋸至內圓,然後用鑿子從內圓弦處順茬將稜台形木坯逐一剔下。這種順鋸,形似龍鋸(又稱快碼子,沒有鋸架)又有別於龍鋸。龍鋸的木把與鋸條面平行,鋸齒對開,而順鋸的木把垂直於鋸條平面,為一定二開齒(一中一左一右),長短適宜二人對坐拉鋸。剩下的木心,視其粗細,再用上述方法劃線,鋸出若干層稜台形木坯。
製作
削坯
用刨子把梯形木坯下底面刨平,用“樣子”(一般用紙板剪成)劃出梭口外形,然後用斧頭將木坯按梭的形狀砍削出“荒子”(雛形)。
銼面
用木銼把砍削的稜角、凸起銼掉,使之大體平滑。
掏膛
工匠盤膝而坐,腳心相對夾住梭荒子,梭口朝上。用斧頭、雙刃鑿子,由中間向兩邊,由淺入深掏膛,待大體夠深度和寬度時,手持鑿子切削裡面稜角、凸起,使之平滑。按水線梭尺寸,梭膛口長19厘米左右;中間寬2.7厘米左右,兩端寬1厘米左右;梭膛中間深3.5厘米左右,兩端深2厘米左右;梭膛底直線長17.5厘米左右,中間寬1.8厘米左右,兩端寬0.8厘米左右。梭膛底面為弧形,似船底。兩端尖長(指實心部分)2.5厘米左右。
打眼
用鑽在底的中間鑽一個直徑4毫米左右的孔,再用燒紅的鐵條將孔燙光滑,以免掛線。梭角各鑽一個直徑2.5毫米的斜孔,從梭膛端面透到梭尖的底部,包梭尖用以穿過固定,孔與梭口平面大體成75°角。
開槽
修整梭尖,在梭尖實心部分削出一個斜面,頂尖處削下3毫米左右即可。梭尖到梭底斜孔處開一條深2毫米左右的半圓凹槽,以備用鐵角包梭尖。
包尖
先鍛打鐵角,這屬於鐵匠活。把一段8#鉛絲燒紅,在砧子上將其一半打成鐵片,頭略窄,寬1厘米左右(置入梭膛一端);肚略寬,最寬處2厘米左右(與削出的梭尖斜面配伍)。另一半打細延長,頂端成尖。整個鐵活狀似蝌蚪,總長11厘米左右,其中頭長2厘米左右,腹長3厘米左右,尾長6厘米左右。用沖子在頭部沖兩個孔,靠頂端的由下向上沖,以備穿“蝌蚪尾巴”固定;相隔6毫米左右從上向下沖一個孔,以備梭膛裝膛穗穿梭梃(固定膛穗的竹片,兩頭尖)。兩個孔直徑均3毫米~4毫米。把鐵活頭部揻彎,裝入梭膛;腹部緊貼梭尖斜面,兩側揻彎包在梭尖左右(先按形狀用刀削出缺口),尾巴置於梭尖底部的凹槽,尖端先後穿入斜孔和鐵活頭部的孔,拉緊,揻彎固定。梭尖包上後,與梭接觸的部位均要平滑。
磨光
用中砂紙打磨梭的外表,使其平滑,再用水砂紙細磨,使其表面光潔。
灤南縣代嶺村楊家生產的梭,以精巧耐用聞名冀東,銷往灤縣、樂亭、遷安、遷西、豐潤、昌黎、盧龍等地,並一度遠銷東北。楊家第四代傳人楊玉書先生繼承祖業,生產梭至20世紀80年代。因為傳統木機織布幾近消亡,木梭也隨之失去其職責,漸漸進入文物行列。摳梭手藝人年齡小的也近古稀之年,這一老手藝將要失傳。“停梭還斂色,何時勸使君”(南朝梁元帝《古意》詩),關於梭的故事還會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