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1816年,三十四歲的帕格尼尼與二十四歲的歌劇作家羅西尼在羅馬邂逅相遇後,根據羅西尼的歌劇寫了幾首變奏曲。其中,《摩西主題變奏曲》就是根據歌劇《摩西在埃及》中摩西禱告時的音樂為主題創作的。變奏曲的引子與結尾都採用變奏形式,此曲用G弦演奏,將G弦指定音高調到bB,引子是柔板,旋律寬廣,暗示出主題。中間使用泛音,結尾變成大調。主題的節奏是進行曲風格,採用很多敲擊音。第一變奏幾乎全是十六分音符,充滿歡快的流動感。第二變奏是活潑的2/4拍,結尾加進重音與泛音。第三變奏的節奏與拍子和第二變奏相同,也是用十六分音符,迴蕩漣漪的流動感沁人肺腑;連音與斷音交替出現,跌宕起伏。前一部分反覆之後,出現採用六連音的十六分音符的結尾部分,在動盪、華麗的起伏中結束。
作者簡介
Paganini,Nicolo 帕格尼尼,尼科洛(1782—1840) 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為音樂史上最負盛名的演奏家之一。學於熱那亞和帕爾馬,十三歲首次登台。1805—1813年任盧卡公主的宮廷音樂總監,1828年起赴維也納、德國、巴黎(1831)和英倫三島演出。除小提琴外,尚擅於演奏吉他和中提琴,請柏遼茲寫作中提琴曲一首而得《哈羅爾德在義大利》(1834),但他從未演奏它,據說嫌其獨奏部分不夠輝煌。帕格尼尼最光輝的成就在於演奏自己的作品。他身材瘦長,拉琴時情緒激越,似痴似醉,如魔鬼附身。技巧之精湛有二十四首小提琴獨奏用隨想曲(op.1)為證。這是帕格尼尼生前允許出版的少數作品之一。二十四首隨想曲中的某些新技巧由李斯特和舒曼移植於鋼琴練習曲中,由布拉姆斯和拉赫瑪尼諾夫用於鋼琴變奏曲中。另作有小提琴協奏曲至少五部(其中一部最近才被發現),《威尼斯狂歡節》和其他小提琴曲,以及吉他與弦樂合奏的室內樂。放縱無度的生活致使健康惡化,1834年起不得不減少音樂會演出。1840年5月27日死於尼斯,相傳有未死而誤遭活埋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