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該館於1958年6月26日成立,隸屬縣文化局。不久,與縣檔案館聯合成立揭陽革命檔案資料徵集委員會,1962年博物館改為陳列室,屬縣文化館領導。1963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重申公布揭陽學宮《為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紀念地(1957年揭陽學宮已被列為省古建築保護單位和革命紀念地)。1966年文革開始陳列室停止活動。1979年5月,恢復博物館建制,館址仍在學宮,屬縣文化局領導。1991年12月,國務院調整行政區劃,設立揭陽市,博物館劃歸揭陽市。隸屬市文化局。
建築布局
揭陽市博物館址揭陽學宮(孔廟)1957年列為《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紀念地和省級古建築保護單位。學宮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其主要建築有照壁、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東西齋、崇聖祠、尊經閣。主體建築均為大圓柱,紅瓦綠檐,採用中軸線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結構。整個學宮占地面積15800萬平方米(現存部分)博物館使用的是學宮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面積6344平方米。
館藏文物
該館藏品計有陶瓷器1425件,出土文物1052件,古字畫931幀。古書籍4251冊。曾展出《孔子●儒學》、《科舉考試》、《揭陽出土文物》、《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等四個專題陳列。此外,每年還配合有關活動搞專題展。曾出版《揭陽文物志》、《揭陽書目敘錄》、《揭陽博物館藏書提要》等。
主要職責
按照文物工作的方針和原則,負責文物標本的徵集、收藏和保藏;利用文物組織開展固定展覽和臨時展覽,開展社會教育,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人民民眾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豐富城鄉民眾文化生活,推動我市旅遊業的發展,促進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對博物館學、藏品與博物館性質、任務關係密切的有關專業學科,如:文物的科學保藏方法,陳列設計技術等專題研究,同時為其它專業的科學研究提供實物資料和文獻資料;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協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本市轄區內的考古發掘及勘查,協助市文化主管部門做好文物調查和文物保護工作。
機構設定
1、辦公室
主要職責:協助館長了解、掌握全館的各項情況,處理館內外的行政秘書事務,包括草擬館的工作計畫和工作制度並督促實施;負責為上級局提供辦公信息;協助處理本館和局屬各單位的業務交流;負責本館的安全保衛、統計、財務、後勤等工作。
2、陳列部(宣傳輔導部)
主要職責:負責對本館開展的固定展覽和臨時展覽進行設計、製作、布置和展出期間展覽場所的管理。利用本館開展的固定展覽和臨時展覽,開展社會教育,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接待、組織團體觀眾參觀,進行深入細緻的講解;組織開展其他形式的館內外社會教育活動。並完成與本部門有關的其他業務工作。
3、倉管技術考古部(信息部)
主要職責:負責對文物和標本的徵集、整理、研究及對藏品的檔案管理、科學保護;負責博物館業務資料的採集,並為本館的展覽提供有關的實物資料和文獻資料;負責協助省考古所和各縣、市博物館在揭陽境內的野外考古、文物勘查和文物鑑定;協助市文化主管部門做好文物調查和文物保護工作。對本館出土文物進行科學保護管理;為博物館業務開展提供技術支持;並完成與本部門有關的其他業務工作。
4、保衛部
主要職責:負責本館的安全保衛工作,對安防技防設施進行專業化管理;制定本館相關安保制度和守則,組織安保人員落實執行有關規定確保館內外安全;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完成在本館的有關工作;並完成與本部門有關的其他業務工作。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揭陽市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韓祠路7號揭陽學宮。郵編515500
開放時間
至1989年底完成大成殿、崇聖祠主體建築。1990年春節全面正式開放。開放時間: 8:30-17:00,星期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