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兄弟3人,排行第二,少時家貧,後外出謀生,皈依佛門。僧名提喜、塗喜,人稱洪二和尚,又稱洪李桃,反清組織“天地會”創始人。
經歷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鄭開從廣東惠州返閩到雲霄高溪觀音亭(址在今溪塘村),取“人生以天地為本”之義,創立天地會。
以“三姓結萬李桃紅、九龍生天朱李洪”暗喻繼承馬九龍、朱鼎元等前輩反清遺志,倡以歷史上劉、關、張和管仲、鮑叔牙之忠義作為結會精神,提出“喝過三合河水(即漳江下游之南北溪和源自梁山的蔗港之水)是洪英(會內人)”和“互濟互助、團結抗暴、順天行道”的口號。
入會須在刀劍之下盟誓“歃血拜盟”;結拜之後,各人以洪為姓,拜天為父、拜地為母,會內互稱洪家兄弟。並以“大指為天、小指為地,傳遞茶菸具用三指”、“出手不離三、開口不離本”、“五點二十一”(用“洪”拆字)、“木立斗世知天下”等手勢暗語作為聯絡暗號。
翌年,以僧名提喜在高溪觀音廟傳徒、發展會眾,盧茂、李少敏、方勸為首徒,後有雲霄、漳浦平和、詔安等地趙明德、張破臉狗(渾名)、陳丕、嚴煙、何哲、張普、徐炎、陳棟相繼入會,成為天地會骨幹,使天地會迅速得到發展。
乾隆三十三年,天地會舉行首次反清行動,盧茂等組織300多名會眾攻打漳浦縣城,遭清官兵鎮壓;乾隆三十四年冬至越年春,李少敏聯絡詔安、平和會眾,制“大明”紅綾扎付,提出擁舉一位“明代後裔朱振興”,因事泄失敗。
兩次起義均由提喜“暗中指使、不露名姓”。乾隆四十四年三月,鄭開於高溪觀音亭病逝。子繼承其父衣缽,取名行義,又名續培和尚,天地會案發後,被捕解福州,經“反覆細勘、熬刑究詰”,終被殺害。
後天地會均設洪二和尚牌位,據傳還設木楊城,立忠義堂。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在台灣發動大規模起義。至嘉慶、道光年間,天地會發展遍及福建、台灣、江西、兩廣、雲貴、湖南等省,也傳入海外。
天地會的長期鬥爭,不斷發動的大規模起義,為太平天國革命提供了寶貴經驗,對以後推翻清朝帝制產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