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嚴霜擁絮頻驚起

採桑子·嚴霜擁絮頻驚起 是清代詩人 納蘭性德所作的詩詞之一。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採桑子·嚴霜擁絮頻驚起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

嚴霜擁絮頻驚起①,撲面霜空。斜漢②朦朧。冷逼氈帷火不紅。
香篝③翠被渾閒事,回首西風。何處疏鍾④,一穗燈花似夢中。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①嚴霜句謂霜氣卷揚著雪花陣陣飛起。嚴霜:嚴寒的霜氣。霜起而使百草衰萎,故稱。 
②斜漢:即天河、銀河。南朝宋謝莊月賦》:“於時斜漢左界,北陸南躔。”
③香篝:熏籠。古代室內焚香所用之器。陸游《五月十一日睡起》:“茶碗嫩湯初得乳,香篝微火未成灰。”
④疏鍾:稀疏的鐘聲。
⑤穗:穀物等結的穗,這裡指燈花。

作品譯文

塞上的夜,沉沉如水。
月落的時候,秋霜滿天。羅衾不耐五更寒。
曾幾何時,小園香徑,人面如桃花。
你牽著她的手,閉著眼睛走,也不會迷路。
那時的翠被,是多么的溫暖。
那時迴廊下,攜手處,花月是多么的圓滿。
如今,邊塞。在每個星光隕落的晚上,你只能一遍一遍數自己的寂寞。
守護一朵小小的燈花。
在夢中,已是十年飄零十年心。

作品賞析

此篇寫苦寒、孤寂。作於何年何地,難以確考,而從詞中描寫的情景看,可能是作於扈駕巡幸途中,有論者以為是在其妻盧氏病歿之後。
詞中是寫邊塞寒夜的感受。上闋全用景語,寫塞上寒夜,而景中已透露出悽苦傷感。首句“嚴霜擁絮頻驚起”,“絮”字可作兩解,一指柳絮般的雪花,二是指絮被。作雪花解,整句話謂嚴寒的霜氣捲起雪花如飛絮飄揚;作絮被解,則是說在寒冷的霜夜,半臥著以絮被圍裹身體。但觀“頻驚起”三字,“絮”應該為絮被,因為夜裡奇寒,擁被不能取暖,幾次三番地被寒冷驚起。屋裡的境況如此,而外邊,“撲面霜空,斜漢朦朧”。天空寒霧迷漫,銀河斜橫長空,但朦朧不清,冷氣相逼,使得行軍的氈帳里燃起的爐火也紅不起來。
下闋,聯想、回憶、幻境相結合,寫似夢非夢的心理感受。“香篝翠被渾閒事。”作者回想在家中,熏籠焚香,其暖融融,懷擁翠被,溫暖舒適。這種暖意不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因為“香篝”也好,“翠被”也罷,都是隱隱地指向詞人的妻子的。這一切在那時都是“渾閒事”,再平常不過了,但在此時,卻是殊難想像,遙不可及的。“回首西風”。回頭看帳外,只有西風在吹,方知在“冷逼氈帷火不紅”的環境中,“香篝翠被”的生活如同在“夢中”,離他已經很遙遠了。最後兩句:“何處疏鍾,一穗燈花似夢中。”這時詞人聽到稀疏的鐘聲,而帳中只有“一穗燈花”,在燈光朦朧中,作者如在夢中,不知身在何處,孤淒情懷,難以忍耐。詞中景情俱到,含蓄委婉,良多蘊致。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納蘭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初期著名詞人。自幼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於騎射。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均有一定造詣。1676年(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與朱彝尊陳維崧顧貞觀姜宸英嚴繩孫等漢族名士交遊,從一定程度上為清廷籠絡住一批漢族知識分子。死時年僅三十一歲。一生著作頗豐,有《通志堂集》二十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書。他以詞聞名,今存349首,內容哀艷感傷,有南唐後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詞集初名《側帽》,後名《飲水》,後世統稱為《納蘭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