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技戰術

排球技戰術

排球技術是指運動員在比賽規則允許的條件下採用的各種合理的擊球動作和配合動作的總稱。它是排球運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每項排球技術都是由擊球前動作、擊球動作和擊球後動作組成。

分類

排球技戰術排球技戰術

排球技戰術從廣義上講,除了身體某一部位擊球時的動作外,都稱為配合動作;但從狹義上講,只把準備姿勢、移動等稱作配合動作,而把擊球動作前後較連續的動作也稱之為有球技術,如扣球技術中的助跑、起跳等。這就是排球的技術。

排球技術有兩種:一種是有球技術,包括傳球墊球扣球發球攔網;另一種是無球技術,包括準備姿勢、移動、起跳及各種掩護動作等。排球技術主要由步法和手法組成,同時與視野活動、軀幹活動和意識活動相配合融合為一體。

特點

排球運動技術是各項技術的基礎。為了及時起動、快速移動,以便在合理位置上完成各項技術動作,達到戰術目的,要求思想高度集中,身體處於最合適的移動和防守狀態之中。正確的準備姿勢按其身體重心高低可分稍蹲、中蹲和低蹲等三種。其中半蹲運用最多。其動作為:兩腳開立,距離比肩稍寬(女子比男子更寬),兩腳尖適當內扣,腳後跟抬起,膝關節彎曲,大小腿之間的成90度,上體前傾,重心著力點在前腳掌拇指根部,兩肩前探超出膝關節,兩臂自然彎曲置於胸腹之間,抬頭看球,隨時準備移動。稍蹲和低蹲與半蹲基本相同,只是兩膝與軀於彎曲程度大於或小於半蹲。

一、技術特點:

排球技戰術排球技戰術
第一,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時間短促;第二,各種技術動作都是球在空中飛行時完成;第三,大多技術具有攻防兩重性,如攔網,傳球,墊球;第四,身體各部位都能觸球。

二、運動特點:
1、廣泛的民眾性:排球場地設備簡單,比賽規則容易掌握。既可在球場上比賽和訓練,亦可以在一般空地上活動,運動量可大可小,適合於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體質、不同訓練程度的人。
2、技術的全面性:規則規定,每個隊員都要進行位置輪轉,既要到前排扣球與攔網,又要輪到後排防守與接應。要求每個隊員都要進行隊員必須全面地掌握各項技術,能在各個位置上比賽。
3、高度的技巧性:規則規定,比賽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連擊。擊球時間的短暫,擊球空間的多變,決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
4、激烈的對抗性:排球比賽中,雙方的攻防轉換始終是在激烈的對抗中進行。高水平比賽中,對抗的焦點在網上的扣攔上。在一場比賽中,奪取一分往往需要經過六、七個回合的交鋒。水平超高的比賽,對抗爭奪也越激烈。
5、攻防技術的兩重性:排球是多種技術都可以得分,也能失分的項目,這種情況在決勝局比賽中更加突出,所以說每項技術都具有攻防的兩重性,因此,要求技術既要有攻擊性,又要有準確性。
6、嚴密的集體性:排球比賽是集體比賽項目,除發球外,都是在集體配合中進行的。沒有嚴密的集體配合,再好的個人技術也難以發揮,更無法發揮戰術的作用。水平越高的隊,集體配合就越嚴密。

墊球技術

1、墊球的準備姿勢

排球技戰術發球技術
比賽中應根據不同情況採用相應的準備姿勢。初學墊球時,由於是墊擊一般的輕球,故可採取一般準備姿勢。上體稍前傾,兩腳開立,兩腳間的距離稍寬於肩,兩臂微屈置於腹前,兩肘稍內收,兩眼注視來球。

2、擊球手型、擊球點和擊球部位
墊擊手型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兩種:疊指法兩手手指上下相疊,兩拇指對齊平行相靠壓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節上,掌根緊靠,兩臂伸直相夾。注意手掌部分不能相疊 。包拳法兩手抱拳互握,兩拇指平行放於上面,兩掌根和兩小臂外鏇緊靠,手腕下壓,使前臂形成一個墊擊平面。擊球點、擊球部位正面雙手墊球的擊球點,一般應儘量保持在腹前約一臂距離的位置。用腕上10厘米左右的兩小臂撓骨內側所構成平面擊球。

3、墊球的動作要領
插及時移動取位,降低重心,兩臂前伸插至球下,使兩前臂的墊擊面對準來球,並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夾是指兩手掌根緊靠,手臂夾緊,手腕下壓,用平整而穩定的擊球面去迎擊球。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頂肘、壓腕的動作去迎擊來球,身體重心要隨球前移,兩臂在全身協調動作的配合下伴送球。

4、雙手墊球技術要領:
1、墊球的準備姿勢:比賽中應根據不同情況採用相應的準備姿勢。初學墊球時,由於是墊擊一般的輕球,故可採取一般準備姿勢。上體稍前傾,兩腳開立,兩腳間的距離稍寬於肩,兩臂微屈置於腹前,兩肘稍內收,兩眼注視來球。

2、擊球手型、擊球點和擊球部位:墊擊手型,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疊指法:兩手手指上下相疊,兩拇指對齊平行相靠壓在上面一手的中指第二指節上,掌根緊靠,兩臂伸直相夾。注意手掌部分不能相疊 。
包拳法: 兩手抱拳互握,兩拇指平行放於上面,兩掌根和兩小臂外鏇緊靠,手腕下壓,前臂形成一個墊擊平面。
擊球點、擊球部位:正面雙手墊球的擊球點,一般應儘量保持在腹前約一臂距離的位置。用腕上10厘米左右的兩小臂撓骨內側所構成平面擊球 。

3、墊球的動作要領
插:及時移動取位,降低重心,兩臂前伸插至球下,使兩前臂的墊擊面對準來球,並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
夾:兩手掌根緊靠,手臂夾緊,手腕下壓,用平整而穩定的擊球面去迎擊球。
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頂肘、壓腕的動作去迎擊來球,身體重心要隨球前移,兩臂在全身協調動作的配合下伴送球。

鏇轉球技術

在空中鏇轉飛行的球稱為鏇轉球,主要見於扣球、發球之中。如果用同樣的角度、同等的力量擊球,那么球飛行的路線還受到球體本身鏇轉的影響。當球不鏇轉向前飛行時,球的上、下、左、左各處表面空氣向後流動的速度是相等的。如果球體本身做上鏇轉動,則會帶動球上部的空氣向前流動,與向後流動的空氣相牴觸,使球上部空氣流速減小,而壓力增大;而球的上鏇轉動,帶動球下部的空氣向後流動,與向後流動的空氣方向相同,使球下部的空氣流速增加,而壓力減小。由於球上部壓力大,下部壓力小,球在飛行中很快就被壓下來,形成了下降拋物線的軌跡。鏇轉越快,下降的速度就越快。同理,下鏇球同上飛,側鏇球向側傾。在排球比賽中,運用鏇轉的原理指導具體實踐,對提高排球技術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扣球和發球時,擊出的球呈上鏇飛行,則不易出界。

要使發出的球呈上鏇飛行,則必須使作用力的方向通過球體的上半部,同時利用手腕推壓作用。同理,作用力通過球的下半部,擊出的球就會下鏇飛行;作用力通過球體的左半部,擊出的球就會左鏇飛行;作用力通過球體的右半部,擊出的球就會右鏇飛行。

飄球技術

不鏇轉,在空中飄晃飛行的球稱為飄球,主要見於發球之中。飄球在飛行中的飄晃性能給運動員的判斷帶來了困難,因此它可以增加接發球的難度,是常用發球技術之一。從現象上看,飄球的運動軌跡類似周期擺動,或是以突然失速下吊的方式運動,而不是沿拋物線軌跡運動。從發球技術上看,發飄球時,要使作用力通過球體重心,使球不發生鏇轉。擊球時手和球的接觸面要小,發力突然、短促,手腕跟球的時間要短。

排球技戰術排球技戰術

飄球的成因:在空氣中飛行著的不鏇轉物體,由於沒有鏇轉軸,因而其飛行軌跡是不穩定的,容易產生飄晃。擊球時由於球體受擊部產生凹陷變形,球內氣體壓力增加,使球體其它部分部分產生起凸變形。當球體這些部分恢復原來形狀時,球體內部以高速衝擊凹陷變形那部分球體,反而又使凹陷部分超出了原來的形狀,變成新的突起,產生了反形變,如此反覆就形成了振動,在振動瞬間球體已失去圓的正常外形,因而在空氣動力作用下產生飄蕩。飛行中球速降到5~10米/秒時,球體將受到近兩倍於球速的強大空氣阻力,球體產生明顯的橫向力(也風速垂直),並且這種力在球飛行過程中始終存在,只是在特定速度下,該側向力特彆強烈,此時球體會突然失速,加上地心引力的作用,自然形成了下沉飄球。

制球所用的材料不完全均勻,受球嘴位置及重量的影響,使得球的實質重心和幾何重心不一致。球體在飛行過程中,重心一方迎風面積小,風阻力小;球心一方迎風面積大阻力大,所以球必繞重心轉動。由於擺動,球體兩側氣流速度改變,球重心一方加快,球心一方減慢,所以球向重心方向產生第一次飄晃,轉到重心/球心位置改變時產生第二次飄晃,所以球體軌跡不斷發生變化。因此,當球體不鏇轉飛行並處於不穩定狀態下,便會產生飄晃和朝著實際重心的方向傾斜下落。

球的飄晃是一種隨機現象,不能按隊員意志加以控制。但發飄球的關鍵在於擊球的作用力要通過球體重心,使球不鏇轉地飛出。為此,擊球時手腕要保持緊張,形成一個堅硬的平面,用力要迅速集中。實踐中常常可以發現,手擊球的瞬間,如果手臂做迅速的下拖動作,可能使球產生重飄或上下飄的現象;如果手臂突然停止用力,無下拖動作,可能使球產生產生輕飄或左右飄的現象;如果手臂隨球繼續向前用力,可能使球突然減速下沉。

發展及趨勢

現代排球運動科研從過去重點研究競技排球逐步轉向競技排球與娛樂排球並重方向發展,大眾排球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在研究方式上,多學科綜合研究不斷加強,強調同一對象進行多學科同步綜合測試,觀察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從定性描述轉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力求做到多樣化與統一;在研究手段上,從手工操作日益轉向現代化,如測試儀器自動化、電腦化、遙控化、輕便化;在研究思路上,重視吸取現代科學思想,重視借鑑現代科技理論和科技成果;在研究主體上,已從專家獨立作戰逐步轉向專家與教師結合研究。

一、 攻守平衡已成為現實
在排球發展過程中,攻強守弱的狀態已持續了很長時間,國際排聯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對排球規則作了幾次重大修改。如:每球得分制的使用,自由人的出現,發球區的擴大,允許身體任何部位擊球等,必將會進一步促使排球技戰術的創新,充實排球運動的內涵,豐富排球運動的表現形式。縱觀世界排球技戰術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進攻與防守對抗始終貫穿於排球運動發展的整個過程。進攻技戰術的提高帶動了防守技戰術的進步,而防守技戰術的加強,又反過來促進進攻技戰術的發展,形成了排球技戰術發展螺鏇式遞進的特徵。

二、 技、戰術向全面、高度、快速、多變方向發展
排球運動帶有規律性問題是要求運動員技術全面,能攻能守,進攻上既能強攻又能快攻,既能前排攻又能後排攻,前後排融為一體。根據運動員不同特長,有效地組合不同的戰術,使戰術組合更具個性化,發揮整體優勢。隨著運動員身高和彈跳力的不斷增長,後排扣球技術的套用日益普遍,成為當今高水平排球比賽的主要進攻手段。高快結合,前後排結合,進攻向著立體、全面型方向發展。運動員憑藉身高、彈跳力強,爆發力好、力量大和揮臂速度快等優勢,跳發球技術被大量運用,採用跳發平飄,跳發側鏇、下鏇,輕發落點等多樣化跳發球技術,以達到先發制人,爭取主動的目的。

發球技術正向著發球高點、大力、快速方向發展。四號位平拉開結合二、三號位的跑動進攻戰術,降低後攻的弧度,增加反攻的進攻點等等都是為了爭取時間,奪得空間,加快進攻的速度,突破對方攔網。速度在不斷加快,採用的手法是降低弧度,增快傳出球的速度等。排球戰術體系的構建和發展經歷了“點—線—面—體”的演變過程,對戰術的運用趨向合理,簡練和實效。國際排球運動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在發展速度,提高力量,增加變化,全面發展,有所特長的基礎上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具體表現在力量、速度、高度和技巧緊密結合,攻守技術全面,戰術風格獨特,隊有特點,人有特長,身體素質好,心理素質高,在技術、戰術、身體、心理層次全面發展,是當代排球運動發展趨勢。全面、高度、快速、多變將在更高層次上不斷深化和發展。

三、排球向科學發展

排球技戰術基本技術
現代排球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多媒體技術手段套用於教學實踐。隨著排球教學實踐的發展,排球教學研究範圍也在擴展。對課內與課外排球活動一體化的研究;對排球教學內容的選擇;手段與方法的更新;考核與評價標準的制定等方面的探討;不斷引進現代教學理論與方法;程式、發現等教學模式的推廣與套用,必將推動排球教學改革的深入。排球運動科學研究不僅涉及到醫學、生物化學、生物力學、心理學等自然科學的領域,也涉及到哲學、經濟學、教育學、史學等社會科學的領域,這些多學科、多側面的研究為排球運動的科學研究開闢了新的領域,為進一步加深對排球運動規律的認識提供了工具,對排球運動科學的認識將更加深入廣泛。

四、 排球運動科研與實踐的結合日益緊密
科研直接為排球教學訓練和比賽實踐服務,是排球運動科學研究活動的一個顯著特點和發展方向,也是促進排球運動科學研究發展的過程;從方法論來看,科研人員越來越多地從文獻研究、思辨研究,走向實證研究,正在從不同層面上去關注學校、關注課堂,關注運動訓練實踐,提高研究的實際套用價值;從科研的功用來看,越來越多的排球科研人員不再滿足於排球教學訓練的一般抽象理論論述,開始更多地追求排球運動研究成果的推廣套用,促進排球教學訓練的改革與發展。

五、 排球運動科研方法和手段不斷豐富和發展

排球技戰術排球技戰術
排球運動科研的發展和水平的不斷提高,是與科研的方法和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豐富和發展分不開的。現代科技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多地引入到排球運動領域中,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女排將計算機技術引入臨場指揮和技術分析,日本隊採用三維攝影分析扣球技術等。80年代以來,攜帶型計算機、錄像和無線電通訊等高科技設施進一步滲透到排球教學、訓練和比賽中,使排球教學訓練更加科學化。隨著相關學科科研成果向排球科研領域的不斷滲透和現代科技的套用,排球運動科研的方法和技術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它主要表現在:十分重視有效吸收和移植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在具體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時,則表現出極強的綜合性,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是排球運動科學研究發展的重要趨勢。

現代排球運動科研從過去重點研究競技排球逐步轉向競技排球與娛樂排球並重方向發展,大眾排球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在研究方式上,多學科綜合研究不斷加強,強調同一對象進行多學科同步綜合測試,觀察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從定性描述轉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力求做到多樣化與統一;在研究手段上,從手工操作日益轉向現代化,如測試儀器自動化、電腦化、遙控化、輕便化;在研究思路上,重視吸取現代科學思想,重視借鑑現代科技理論和科技成果;在研究主體上,已從專家獨立作戰逐步轉向專家與教師結合研究。展望21世紀世界排球運動發展的態勢,世界排球運動正處在一個多強紛爭的階段。正如張然教授指出:“21世紀初葉世界排球的大勢,可謂女排優勢在美洲,男排潛力藏歐洲,危機隱伏在亞洲;女排強隊較少,男排勁旅林立,並向多極化的趨勢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