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打賞

掃碼打賞

“掃碼打賞”(tipping via QR code)即消費者通過掃描服務員所掛牌子的二維碼支付一定金額的“小費”。它是二維碼等數字支付方式走入日常生活的又一個體現。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一些中大型餐飲機構早已嘗試用數位化的方式推動服務升級,比如,網上提前點餐、支付寶或微信買單等。不過,“掃碼打賞”,消費者對此舉卻褒貶不一。

簡介

“掃碼打賞”,即消費者通過掃描服務員所掛牌子的二維碼支付一定金額的“小費” 。隨著網際網路紅包的流行,北京多家餐廳悄然興起“掃碼打賞”。這些餐廳的服務員佩戴二維碼胸牌,如果消費者覺得他們的服務好,或者飯菜可口,就可以拿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進行“打賞”,金額一般為3至5元。

目的

商家推出“掃碼打賞”,用意不難推測,一來可以提高服務者的主觀能動性,讓服務者自覺為客戶著想,提升服務水平;二來增加餐廳和服務員的收入;三來緊跟二維碼時尚潮流,提高知名度……好處多多,何樂而不為?

爭議

支持者認為,打賞一下能促使服務員提高服務質量,自己能夠享受到更好的服務,自己也樂意掏出這三五塊錢。

反對者認為,商家已經將小費通過商品價格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小費應該算作服務人員的勞務報酬所得,應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不該再由消費者買單。可以說是立場不同,觀點各異。

有的消費者表示,服務員跑前跑後確實很辛苦,打賞一下也能促使服務員提高服務質量;

有的則擔心,如果打賞行為成為餐飲界常態,服務人員習慣於接受打賞,則打賞行為將會慢慢失去鼓勵提供更優服務的驅動性,一旦有顧客拒絕打賞,就可能遭遇“擺臭臉”的情況。

專家觀點

掃碼打賞掃碼打賞
劉俊海:“掃碼打賞”的本質就是小費。網際網路再大也大不過法網,“掃碼打賞”不過是網際網路背景下小費的一種派生形式,或者說是乘著“網際網路+”東風的一種小費形式。

從法律意義上講,給小費應當屬於贈予。贈予在全世界從來都不是強迫,都不是強制的,而且不是法定義務,想給就給,不想給就不給。

邱寶昌:在中國,沒有小費制度,原來有的地方試行,後來也被叫停了。根據價格法規定,應該明碼標價,是不允許有價外價的。“掃碼打賞”的實質就是給一些額外的錢,這就是商品和服務之外的錢,也就是價外價,這是不允許的。

打賞無論是小費還是價外價,都是我們國家法律不允許的,都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服務員的服務應該是通過工資、通過其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契約來獲取報酬,而不是通過打賞的小費來獲取報酬。所以,通過小費獲取價外價是法律所禁止的。

記者:在採訪中,我們接觸了很多消費者,其中一些人表示會因“掃碼打賞”產生心理壓力。比如,有消費者擔心,如果不打賞,服務員會給臉色看,上菜的時間會比較長。

劉俊海:“掃碼打賞”對有的消費者會產生心理壓力,但有的消費者不一定有心理壓力,因為每個消費者的情況不一樣。如果服務員主動“提醒”消費者“掃碼打賞”,那實際上就是變相強迫給小費。在此情況下,就有一點兒脅迫的味道。

邱寶昌:即使不打賞,服務員該提供怎樣的服務還是要提供怎樣的服務,這些都應該在明碼標價里說明,標準應該是一樣的,不能說打賞了就提高服務質量,不打賞就降低服務質量。如果因為打賞而影響服務質量,那商家就應該明碼標價,說明提供怎樣的服務收取多少費用,都應該一併打包說清楚。

媒體評論

掃碼打賞掃碼打賞
誠然,給小費是國外服務業的慣例,但要看到西方這種習俗是從18世紀沿襲、發展而來,即便如此,約一百年前,西方也出現過一次反小費浪潮,而在亞洲不少國家,例如日本韓國等,小費也是包含在其他費用中的。可見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小費的認可程度、給付方式都有所不同,現在要讓歷來崇尚明碼實價、童叟無欺、價廉物美的中國消費者額外給錢,恐怕也需要一個適應與反對的長期過程。

留心的話,消費者會發現,這些餐飲店或通過標識、桌牌或通過服務員提醒你,如果對服務感覺滿意,可以通過掃服務員工作服上的二維碼卡牌進行“打賞”,金額多為3元至5元。一般來說對客人多不打擾,而那些站在客人身邊不走,用行動和語言強制消費者“掃碼打賞”的服務員顯然念歪了經,讓顧客產生“像吞了只蒼蠅”的不適感,激起質疑和憂慮理所當然。

實際上,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一些中大型連鎖餐飲機構早已嘗試用數位化的方式推動服務升級,實踐結果並未對市場形成負面衝擊,“掃碼打賞”乃企業在考量市場條件、經營方式、目標利潤等方面因素而進行的市場探索,我們不妨抱以平常心:商家要以提高服務、激勵員工為初衷,保持鼓勵提供更優服務的驅動性,千萬不能本末倒置,強迫掃碼,否則顧客流失,得不償失;消費者也不必聞“碼”色變,一旦“掃碼打賞”違反了市場規律,異化成服務人員的重點獵物,侵害了消費者利益,自會有市場之手和監管行動予以規範。

“掃碼打賞”,花開花落兩由之。歸根究底,餐飲店流行起“掃碼打賞”是市場行為,我們不妨用市場眼光看待“掃碼打賞”。商業大潮波濤洶湧,創新也好,探索也罷,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經過市場、社會的多重考驗。要知道,小費能夠在一些西方國家盛行,並非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而是經過市場漫長的檢驗,已經成為一種經濟模式。當下時興的“掃碼打賞”能否持久並發展,還在於市場各方的角力與協調,需要不少的時間、耐心、觀察及行動。

小常識

QRcode全稱為QuickResponsecode(快速回應碼),二維碼(two-dimensionalcode)和矩陣條形碼(matrixbarcode)都屬於QRcode。這種快速回應碼最初由日本豐田公司開發用於汽車產品的信息存儲和追蹤,後來因為其讀取快(fastreadability)和存儲容量大(largestoragecapacity)的特點而被廣泛套用於其他行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