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肥拜紫姑

紫姑,民間傳說中的家神。客家人對紫姑神的崇拜主要集中在七月初七“七夕節”,江西於都客家有“拜七姑”習俗,梅州五華、大埔、興寧等地客家則有“拜月華”、“鬧七姑”風俗。

簡介

正月初六,馬日。所謂“龍馬精神”,寓意生機蓬勃、欣欣向榮。客家俗語云:“六六大順”,說的是年初六乃“萬事順意”之吉日。

客家人在年初三就已經“送窮”了,而非客家地區則在正月初六祭窮神、送窮鬼。

“窮神”既不是道教神仙,也不屬於佛教菩薩、羅漢,什麼教派也不是,但也不屬於魔鬼一流。據錢鍾書先生《管錐編》考證,唐代我國傳統民間便開始盛行送“窮鬼”,然而只稱“鬼”而不稱“神”。明清之後,“窮鬼”才被尊為“窮神”。“窮神”誰屬?主要有兩種觀點,其一認為是帝嚳之子,其二認為乃姜子牙之妻。各地春節民俗中都有掛門錢紙的習俗,其民俗寓意正是阻止窮神走進家門。門錢紙即門箋,不同的地方還有其他不同的稱呼,如掛錢、吊錢、門吊、門花、吊千兒等,乃春節期間貼在門楣上的吉祥飾物。一般用紅紙或彩紙剪刻而成,呈長方形,鏤空的背飾有方孔錢紋、萬字紋、水波紋等,上有吉語題額,中有吉祥圖案或福祿壽喜等字,下有多種多樣變化的穗。傳說姜太公封他老婆做了窮神,但害怕她亂上別人家裡,給別人帶來晦氣,就規定她只許上富貴人家,如果人家門臉破敗,就不準進去。人們知道了這件事,紛紛把家裡的破布爛麻掛在門上,以示家庭破敗,阻攔窮神進入。後來人們覺得不太雅觀,就用整塊布、整張紙剪成穗子來代替,以後便慢慢發展成更加精美的門箋。大年初六,家中主婦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箋也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做送窮神。

宋元時期送窮神的日子大凡都在年初六。據《歲時雜記》記載:“人日前一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明清“破五”習俗開始形成後,本著“破舊立新”思想,北方地區的送窮日就大多提前到正月初五了。是日,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

另外正月初六是閩南人所崇信的清水岩祖師生日,在這一天,各祖師廟都要張燈結彩準備牲禮或演戲來祭祀。清水岩祖師,又稱麻章上人、蓬萊祖師、烏面祖師、落鼻祖師、清水真人和昭應大師。誕生於宋朝福建永春縣小姑鄉,俗姓陳,名應,也名昭。其施醫濟藥,為民祈雨救旱,鄉民為表感激,在其居住的蓬萊山石室建精舍,名為清水岩,成為安溪地方的守護神。據說每逢天災巨變前,便會落鼻示警,因此又有“落鼻祖師”尊稱。

客家人的年初六依然喜慶,卻相對平淡,其主要民俗活動唯有“挹肥”。(“挹”音溢yi,即“舀”的同義詞,表示將液體盛出來。)

形式

年初五“出年界”後,勤勞的客家人又漸漸忙碌起來了。

雖然年初三客家已經“送窮”了,將房裡屋內的垃圾、破爛統統送走並付之一炬了,但廁所里的糞肥卻還得等到正月初六才開始清理、打掃,並將糞肥送到秧田灌溉或送到菜園澆注。客家舊俗,農家多在此日開始下田耕地、做秧田,以示春耕開始。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這是客家地區廣泛流傳的一句普通農諺。作為農耕族群,客家對於農家肥格外依賴,對於主管廁所(客家多俗稱為“茅廁”、“茅池”、“糞坑”等)的神靈則更加崇拜。新年第一次挹肥,喜好拜神、敬神的客家人自然要對廁神祭祀一番。

中國傳統民間信仰普遍認為廁神即紫姑神,紫姑又作子姑、廁姑、茅姑、坑姑、東施娘等。自明清時期開始紫姑就不單純作為廁神,而世人謂其能預言未來,有先知先覺,多迎祀於家,占卜諸事,成為扶鸞占卜的大仙之一。客家俗稱紫姑神為七姐、七姑。

紫姑神信仰始於南北朝,盛行於唐宋,至明清不衰。南北朝宋朝劉敬叔《異苑》載曰:“世有紫姑女,古來相傳是人妾,為大婦嫉,死於正月十五夜。後人作其形,祭之曰:‘子胥不在,曹夫亦去,小姑可出。’捉者覺動,是神來矣。以占眾事。胥,婿名也。曹夫,大婦也。”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十引《顯異錄》曰:“紫姑,萊陽人,姓何名媚,字麗卿。壽陽李景納為妾。其妻妒之,正月十五陰殺於廁中。天帝憫之,命為廁神。故世人作其形,夜於廁間迎祀,以占眾事。俗呼為三姑。”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十五日,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並占眾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一載曰:“舊俗,正月望夜迎廁神,謂之紫姑。亦不必正月,常時皆可召。”清黃斐默《集說詮真》:“今俗每屆上元節,居民婦女迎請廁神。其法:概於前一日取糞箕一具,飾以釵環,簪以花朵,另用銀釵一支插箕口,供坑廁側。另設供案,點燭焚香,小兒輩對之行禮。”

人們原來一般在正月十五祭祀廁神,明代開始多提前到正月初十。如嘉靖河南《固始縣誌》載:“十日邀廁姑問吉凶。”嘉靖浙江《寧波府志》載:“正月上旬之夜,女子邀天仙或廁姑問吉凶。”弘治《上海志》載:“上旬之暮,女子邀廁姑問吉凶,男子不得至。”

清代廣西賀州客家多在正月十三“拜紫姑”。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進士廣西賀州客家人張培仁在他的筆記中詳細描繪了幼年時親歷“拜紫姑”的一幕,使今人得見這幅神秘的客家民俗畫。也許,那請與紫姑同行的尼姑卻正是張氏“拜紫姑”占卜遊戲中的紫仙姑扮演者。

余少時見姊妹等為卜紫姑之戲。法用一箕,覆以裹頭縐紗,俗謂包頭者,繞箕插花,乩邊樹一“薯”,兩婢扶之,向房角設為問答曰:“姑娘在家否?”曰:“在家。”“梳洗否?”曰:“梳洗矣。”“易衣否?”曰:“易衣矣。”曰:“請升輿。”即扶置乩上,兩人承以拳曰:“到則俯仰者三”。以此問休咎,均隨所問,乩動應之。余問:“能書否?能書則三動。”箕果三動,隨易沙盤,隨一詩云:蓬萊宴罷幾何時,萬里遙空月上遲,劇喜歸來春事好,不曾辜負試燈期。因問為仙為鬼。判曰:“余姓尤名熙鳳,明萬曆時孀歸,年三十二,溺新方橋下,冥王憐我無辜,不加罪責,不付輪迴,遊行自如二百年,已成鬼仙,知諸君風雅,願就茗談。”此時乃正月十三也。明日系會期,問得會者何人。曰:“趙馥軒。”次日,趙果得彩。其他小吉凶,隔素問之,無不應驗,此後欲請,但炷香佛堂前禱之即至。余兄弟相與酬和極多,惜年久不能記憶。庚午歲,大兄將赴北闈,乩判曰:“且就南闈。”問中乎,曰:“中。”問名次前後,曰:“四十六名。”果於是科獲雋。名數皆符,益神之。後長生庵一尼至,向之稽首,乩判曰:“合與有緣,汝能謹事我,當福汝。”尼再拜請同行,遂去。此後再請不復至。(22)

客家人對紫姑神的崇拜主要集中在七月初七“七夕節”,江西於都客家有“拜七姑”習俗,梅州五華、大埔、興寧等地客家則有“拜月華”、“鬧七姑”風俗。(參閱本書第七章第二節)

正月初六客家人挹肥之後拜祭紫姑有三重寓意:其一,祈禱豐年;其二,感謝神恩;其三,問卜吉凶。世世代代稻作經營的客家人,每一天都企盼著能夠風調雨順,一份耕耘必有一份豐厚的回報,以致豐衣足食,歲歲吉祥,年年和美。客家人認為自己的勤勞是應份的,所得來的豐收並非就是自己勞作的結果,更多的還是上天、土地、眾神對自己的眷顧和恩惠。作為農業神系之一的廁神紫姑,不時地被客家人崇信著、膜拜著,不在於紫姑神有多大的能耐,而在於她實實在在地為客家人的豐收奠定了肥料之類的堅實物質基礎,在於她有求必應的大度、有問必答的親切。

清理或清潔完廁所等衛生場所後,客家婦女就會在該場所的門前點亮紅蠟燭或茶油燈,焚燒線香敬拜,在門楣或門框上貼上紅紙表示吉慶。

紫姑作為庶物崇拜的神靈,基本上只有客家女性虔誠信仰,客家男子並不祭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