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理論

挖坑理論

挖坑理論是西方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的一個經濟學理論,這個理論是指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讓政府出錢請工人開工,由此而帶動其他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基本信息

簡介

亞當斯密有一個“看不見的手”的理論,說個人利益、是市場機制、是價格機制會自動調整經濟引導經濟發展。

但後來(1929年至1933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爆發了。危機先從美國開始,股市崩盤、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工人失業、經濟陷入大蕭條,後來波及到全世界的很多西方國家。這時斯密“看不見的手”的理論失效了。

然後出現了約翰·凱恩斯,凱恩斯在1936年寫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著名的《通論》啊,學經濟的人都應該知道)。他說,那隻“看不見的手”解決不了經濟危機問題,經濟這么蕭條,股市這么低迷,失業這么嚴重,應該有“看得見的手”出面啦。他說的“看得見的手”主要就是指國家干預。政府沒錢可以發國債,用來拉動經濟,刺激經濟回升。在他的書里有一個“挖坑理論”很著名,說:雇兩百人挖坑,再雇兩百人把坑填上,這叫創造就業機會。雇兩百人挖坑時,需要發兩百個鐵鍬;當他發鐵鍬時,生產鐵鍬的企業開工了,生產鋼鐵的企業也生產了;當他發鐵鍬時還得給工人發工資,這時食品消費也都有了。等他再雇兩百人把坑填上時,還得發兩百把鐵鍬,還得發工資。

也就是當一國經濟蕭條時,政府應該出來做事,用這隻“看得見的手”,通過發國債的方式把經濟拉起來,讓經濟從蕭條中擺脫出來。凱恩斯的理論也的確使西方國家從經濟危機中走了出來。

出處

凱恩斯在1936年所寫的《通論》曾經提出一個非常著名的“挖坑”理論。凱恩斯的理論是總量經濟學的肇始,這隻“看得見的手”使西方國家從經濟低谷中走了出來,走向繁榮。二戰以後,西方所有國家都開始對經濟進行巨觀調控,凱恩斯因此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後繁榮之父”。

後人推演

凱恩斯發明了著名的挖坑理論: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政府不要作別的,就直接把工人請來挖坑就行了,供吃供住,政府的錢花出去了,也就產生了消費,經濟自然也就好了!

後來一個名叫黑茲利特的學者又根據這個“挖坑理論”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也稱“破窗謬論”。他說,根據凱恩斯的理論,如果一個小孩打破了麵包店的窗戶,那么麵包店的老闆就不得不拿出錢來安裝玻璃,這樣玻璃工人和木匠就有活幹了,接下來就會使伐木場和玻璃工廠開工,從而推動社會就業。因此,自然災害和戰爭都可以起到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

這個理論看似符合邏輯,事實上卻是建立在一個假設的基礎上的——麵包店老闆原本不打算花掉這些錢。如果麵包店的老闆用於安裝玻璃的錢是打算購買麵粉的,那么裝了玻璃就沒錢買麵粉,麵粉廠的工人就失去了一部分收入,正好與玻璃工人增加的收入相互抵消,後面的推論自然無法成立。

中國的經濟學家當然也要加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於是,他們創造了著名的“假日經濟”的概念,沒事就放假,讓大家花錢,消費不就上去了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