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馬樁石雕

拴馬樁石雕是我國北方獨有的民間石刻藝術品,在我省渭北高原上的澄城縣分布尤為密集,其數量和品種可稱得上在全國“獨一無二”。它原本是過去鄉紳大戶等殷實富裕之家拴系騾馬的雕刻實用條石,以堅固耐磨的整塊青石雕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寬厚相當,約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農家民居建築大門的兩側,不僅成為居民宅院建築的有機構成,而且和門前的石獅一樣,既有裝點建築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時還被賦予了避邪鎮宅的意義,人們稱它為“莊戶人家的華表”。

拴馬樁石雕所具有的研究價值與藝術欣賞價值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其雕刻技法融圓雕、浮雕與線刻為一體,從現存的拴馬樁實物看,其動物造型以獅子為主,而人物造像則有人騎獅子、仙女獻桃、道教八仙等,涉及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傳統劇目等內容。在塊塊普普通通的青石上,民間藝術家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審美情趣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使拴馬樁石刻既成為民間石雕藝術的典型代表,又成為鄉土文化 中亮麗的風景線。
澄城拴馬樁造型多樣,風格獨特。其通體可分為樁頂、樁頸、樁身及樁根四大部分。樁頂為圓雕造像,其造型樣式甚為豐富多彩,大體有猴、獅人、人騎獸和多人組合五種類型。有壽星、和尚、仙童等神話傳說中的角色,也有群雕形式的戲曲、文學形象,還有多角度反映鄉村人民生活情態的作品,其中表現人物的類型尤為突出。在人物造型中,以各式各樣的騎獸者為數最多。其人物神態生動逼真,有的喜笑顏開,有的和祥慈善,有的冷峻兇惡,有的沉靜安逸。其人物姿勢或俯身前沖,或扭頭仰視,或駝背卷耳,或自然端坐,或身驅斜倚,或踩球掛鈴,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騎獸者以青壯年為主,也有老人與孩童,跨下之獸以獅居多,也有馬、麒麟、大象等,騎獸者多架鷹、背負大山、肩爬猴子、蟾蜍等動物,還常表現出人與獸親昵的關係。騎士頭上有戴盔或戴螺式尖小帽、護身尖頂帽、圓頂帽、圓斗式“喇嘛帽”,以及纏帕、留長辮等不同樣式;身上裝束則有披甲、穿皮袍、單衫或闊袖長衫等;手中有執鞭、托瓶、拿菸斗或徒手捉獅耳、單手扶帽沿等。不騎獸的人物造像見到較多的是坐在石鼓上或蓮花上的兒童,次為戴氈帽抱樂器的樂師。多人組合的樁頂造像也出現有婦女、老人和幼童,均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樁頸為頂、耳之間的聯結部,常處理為雙層。上層作圓鼓形,帶四樁的閣形或花瓣形等,以承托主體造像;下層常在方柱體坯上刻畫出浮雕,有鹿、羊、馬、花鳥、雲水、彩帶等圖樣。樁身多為四稜柱形,素麵淨身,有的在前、左、右三面布有豎條狀浮雕圖案,最常見的有纏枝花、卷草、雲水紋等。樁根為尾根部,呈楔形,常埋入地下70至100厘米。
整個拴馬樁以上下等粗的方坯條石鏨琢而成,樁頭至樁根渾為一體,樁頂造型也很注意體積上的緊湊,往往在獅、猴前肢或人臂腕間鏤鑿為穿系韁繩的通孔。從而使整個拴馬樁氣勢非凡,直挺挺、硬戳戳,巋然生根,格外堅實有力。
澄城縣地處陝西渭北高原東部,拴馬樁石雕數量之多,品位之高,造型之奇特,聞名全國。 據統計,全縣僅各式各樣的拴馬樁達2000多個,分布於各自然村的農戶中,居全國之首。
1982年以來,省、市文化文物界的領導和專家曾深入實地專門進行考察論證,縣人民政府曾先後於1983年11月和1985年6月在陝西省展覽館、北京民族文化宮分別作過專題展覽,一些高層領導和專家學者觀後讚不絕口,認為澄城拴馬樁的發現,填補了我國石雕藝術的空白。法國、英國、日本、義大利等12個國家的學者紛紛來訪,中央電視台和法國電視台記者專來澄城實地採訪,拍攝了電視專題片。如此數量多、品位高的拴馬樁石雕被專家學者稱為是“黃土高原上的華表、地面上的兵馬俑、石雕藝術中的奇葩”,是“歷史學、考古學、民俗學、藝術學的新的研究對象”。
為了切實保護民族歷史文化遺產,充分利用和展示當地民俗文物資源,澄城拴馬樁石雕博物館已列入“十五”重點發展計畫項目。按照規劃,擬建設的拴馬樁博物 館占地15畝,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收藏展覽各種拴馬樁超過一千礅,還有歷代石刻和奇樁異石等民間石雕藝術品數百件,從而形成石樁如林的獨特景觀。此館的建設不僅有利於對這批歷史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更重要的是她將成為國家一座民間石雕藝術的寶庫。目前,澄城縣已徵集布展各種拴馬樁1000多礅,並開始對外開放,吸引各方遊客,博物館的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