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物簡介
拳擊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家化身,常見於流行文化,尤其在澳大利亞運動員參與板球、網球和美式足球等體育競賽,以及大英國協運動會和奧運會時。以其為主體的旗幟也因此被稱為“澳大利亞體育旗”。
吉祥物歷史
拳擊袋鼠的構思來自袋鼠這種動物的自衛本能——短小的前腿(“胳膊”)戴著拳擊手套,同時用粗壯的後腿踢、掃或掏對手。這一姿勢使人感覺袋鼠在戴著拳擊手套“拳擊”。
拳擊袋鼠的圖像至遲在1891年就為人所知,當時一部名為《戰鬥袋鼠傑克和倫德爾曼教授》(“Jack, the fighting Kangaroo with Professor Lendermann”)的動畫出現在悉尼的一份報紙上。這一圖像是受到19世紀關於袋鼠戴著拳擊手套與人對打的內陸探險節目啟發。一部1895年由馬克斯·斯科拉達諾夫斯基(Max Skladanowsky)導演的德國無聲電影《拳擊袋鼠》(Das Boxende Känguruh)和一部1896年由比爾特·阿克雷斯(Birt Acres)導演的無聲電影《拳擊袋鼠》(The Boxing Kangaroo)都表現了袋鼠與人進行拳擊;而美國動畫短片《The Boxing Kangaroo》(1920)、《Mickey's Kangaroo》(1935)和《Pop 'Im Pop!》(1949)更加深了拳擊袋鼠在大眾文化中的印象。
二戰期間,拳擊袋鼠成為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國家象徵,1941年左右被噴在駐新加坡和英屬馬來亞的第21中隊戰機上,以區別於英國戰機。這一做法迅速普及到其他部隊,乃至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艦艇上也噴有這一圖案。
1983年,拳擊袋鼠作為澳大利亞成功衝擊美洲杯的象徵而受到全國和全世界的矚目,當時“澳大利亞II”號艇上懸掛著一面戴著紅色拳擊手套的金色袋鼠的綠旗。這條船的主人阿蘭·邦德(Alan Bond)擁有這一圖像並授權批量生產。然後這一圖像就由澳大利亞奧委會買下,作為代表澳大利亞代表隊、在學校中推廣體育和公平競技的吉祥物。
冬奧會爭議
2010年冬季奧運會期間,國際奧委會要求澳大利亞代表團將奧運村內一面掛在陽台外、兩層樓高的澳洲拳擊袋鼠旗撤下,因為他們認為這一標誌是註冊商標(儘管只是非營利的澳大利亞奧委會的註冊商標)而過於商業化。
國際奧委會的這一決定隨後招致眾多非議,包括澳大利亞副總理茱莉雅·吉拉德,她明確表態支持運動員,稱國際奧委會命令撤下旗幟的決定“荒唐”。後來澳大利亞隊決定,除非收到正式書面通知,否則不會撤下旗幟。
2010年2月8日,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與澳大利亞奧委會主席約翰·寇茨(John Coates)之間進行了一次會議,會議決定拳擊袋鼠旗可以留在原位。寇茨稱:“國際奧委會有清楚的舉辦地政策來保護贊助商的商業權利,但對於這次事件,澳大利亞並不想給國際奧委會和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組委會下套。”(“The IOC has a clean venue policy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commercial rights of its sponsors, but clearly on this occasion Australia was not trying to ambush either the IOC or VAN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