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理傷續斷秘方》:“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直,有斜拔伸直。”“凡拔伸,或用一人,或用二人,三人,看難易如何。”一般骨折或關節脫臼,多並有移位,整復必當進行牽引,中醫正骨名曰拔伸,名雖不同而實則完全一致。即術者緊握傷肢之遠端,沿其縱軸進行平穩而有力之拔拉,借拔拉之外力對抗傷折處肌肉之收縮力,使肌肉收縮所造成之骨關節移位恢復到正常位置,即拔伸手法。拔伸當視傷勢、移位之具體情況,確定用力之大小、方向等。
膝關節拔伸
操作要領
患者仰臥,令其患側膝關節屈曲約90度(膝關節交鎖者,在膝關節交鎖位即可)。助手用前臂托抱住患者大腿下端,術者雙手握住患肢踝關節,兩人向相反方向用力拔伸法膝關節。
作用與套用
滑利關節,本法為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病及膝關節交鎖複合手法的準備手法。
其他關節的某些複合手法中大都摻雜著拔伸法牽引。此處則不詳述,在各病章節中將有所述及。
指間關節拔伸
操作要領
術者一手握住患者腕掌部,一手捏拿住指端,兩手同時做反方向用力拔伸法。
作用與套用
滑利關節,緩解手指疼痛麻木。可用於治療指間關節扭挫傷,肌腱復位,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手指麻木等。
頸部拔伸
拔伸又稱抻法、拽法,因需用力牽引或牽拉,又稱牽引法。操作時用力應穩而持續,要根據不同的部位和治療的需要,掌握好拔伸法的力量和方向,切不可突然大力猛烈牽拉,以免引起不良後果。很多情況下拔伸又參加到複合手法中使用。
頸部拔伸,有兩種操作方法:
坐位頸部拔伸
操作要領
患者正坐,術者站在其後,以雙手拇指頂住枕骨後方(亦可置於風池穴上),用兩前臂分別壓在患者兩肩。雙手拇指的向上頂推力及雙前臂的下壓兩肩的力,使頸椎處於持續的慢慢向上拔伸法的力量中(形成拔伸法)
作用與套用
坐位頸部拔伸具有舒筋通絡、解痙止疼、滑利關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落枕、頸部扭挫傷、頸椎病等。
仰臥位頸部拔伸
操作要領
患者仰臥,雙肩緊靠床邊,使頭頸部懸於床外,助手站於患者一側,雙手置於患者雙肩部,術者坐於患者頭側,一手置於患者下頦部,一手置於患者枕後,與助手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徐徐拔伸法患者頸椎。
作用與套用
仰臥位頸部拔伸具有解痙止疼、滑利關節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及環樞椎半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