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的作者從1881年來溫州傳教,在溫長達二十五年,他也是把西方醫學傳入溫州的第一人。本書重點講述的是作者的傳教工作,對當時中國的宗教狀況進行了介紹,並簡要描述了中國各大宗教彼此互相影響的現狀,最後一章是中國基督教簡史。書中多處提及溫州,對一百多年前的溫州風情民俗以及艱辛的基督教傳道工作作了頗多描述。作者介紹
蘇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年-1935年),著名英國在華傳教士,在中國溫州傳教26年,牛津大學中文教授,英國知名漢學家。1861年,蘇慧廉出生於英格蘭約克郡的哈利法克斯。1881年冬,年僅20歲的蘇慧廉被英國偕我會(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1911年改名聖道公會,1934年再改名循道公會)派遣來到中國溫州,接替李華慶牧師在該城開創的傳教事業。三年之後,同查理斯·法勒的女兒露營(Lucy)在溫結婚。蘇慧廉在溫州地區傳教26年,先後發展教徒萬餘人,建立9個聯區,270餘處分堂。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是1898年他主持重建的溫州城西堂,至今保存完好。溫州教區是循道公會在華傳教最成功的2個地區之一(另一個是以雲南昭通為中心的西南教區,信徒大部分是苗族)。
他還創製了沒有7、4兩個不易唱的音名,只有1、2、3、5、6五個音名的中調、長調、短調、八七調、七調等五支曲調,有的至今尚為信徒所傳唱。
他在語言方面很有天賦,學習溫州方言僅半年,即能用溫州話登台講道,以溫州方言翻譯《新約聖經》,並且根據溫州方言的發音規律,創編了曾盛行一時的甌音拼音文字。鄉村婦孺學習一、二個月,即可用以通信。後來因民國期間推廣國語而失傳。現北京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尚保存有這種拼音文字的書本和課本。他甚至能用通順的文言文為重建城西堂撰寫的碑文:“中外集資成數,庀材鳩丁,昕夕董治,月圓十度,方始告竣。”,為西方傳教士中所罕見。
蘇慧廉還在溫州創辦了最早的西式教育和醫療事業,其中著名的有藝文中學(1897年—1925年)和白累德醫院(1906年—1953年,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前身)。
在溫州傳教26年以後,1908年,蘇慧廉北上太原,任山西國立大學西學校長。1915年至1918年任基督教青年會宗教工作主任幹事。1925年任中國賠償、法律顧問委員會委員,次年任英國派遣中國的惠林頓爵士代表團團員。在僑居中國46年後,蘇慧廉於1928年離開中國,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教授,晚年回英國後,任牛津大學中國語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