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拉祜族節日較多,有春節、火把節、新米節、卡臘節等,其中葫蘆節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充滿獨特的文化魅力。
葫蘆節拉祜語稱為“阿朋阿龍尼”,是瀾滄縣拉祜族最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十五舉行。屆時,各村寨都要舉行歌舞狂歡,男子吹奏葫蘆笙領舞、男女共跳“嘎克”舞;女子敲打象腳鼓跳擺舞;男女青年進行民歌對唱;舉行體育與遊戲表演,如盪鞦韆、背水、打陀螺、射弩比賽。老人們相約在火塘邊,邊飲酒邊頌唱創世史詩《牡帕密帕》。在歌舞場地中央放置一對葫蘆,象徵拉祜族的祖先,讓每個人都對它表示恭敬,隨時把祖先的恩情記在心裡。
據拉祜族創世史詩《牡帕密帕》、《說典嚕典》中的傳說描述,拉祜族的祖先是天神“厄莎”在農曆十月十五那天用葫蘆培育出來的。因此拉祜族認為他們是葫蘆的後代,把葫蘆看成是祖先的化身和全民族的吉祥物。根據此傳說,1991年11月6日在瀾滄召開的“拉祜族史研討會”上,瀾滄縣政府、縣人大常委會經徵求各地參會拉祜族民眾的意見,決定把傳說中拉祜族祖先誕生的日子法定為全縣拉祜族的節日,即將每年農曆十月十五定為葫蘆節。節日來臨時,人們供葫蘆、跳葫蘆笙舞、跳擺舞、唱葫蘆史詩、玩葫蘆遊戲等活動,都是源於葫蘆信仰而產生的。對葫蘆的信仰體現了山區拉祜族長期同大自然的密切關係和生存奮鬥歷程。葫蘆節民族特色濃郁,活動豐富多彩,是全民歌舞狂歡的喜慶場合,蘊涵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瀾滄縣政府每年都組織各種文體活動、科技及商業物資交流活動,使傳統的民族節日和發展經濟相結合,進一步提升葫蘆節的社會影響和知名度。
相關詞條
-
拉祜族
拉祜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現有人口約41萬(1990年統計),主要分布在瀾滄江兩岸思茅、臨滄兩個地區。其中78%分布在瀾滄江以西,北起臨滄、耿馬,南...
民族簡介 民族歷史 禮儀風俗 社會經濟 生活習慣 -
葫蘆節
葫蘆節是拉祜族的傳統節日,拉祜族主要的節日有葫蘆節、春節、火把節、祭祖節、新米節、中秋節及清明節、端午節等。葫蘆節的拉祜語為“阿朋阿龍尼”,在農曆的十月...
內容 簡介 活動 -
瀾滄葫蘆節
拉祜族把葫蘆作為標誌,象徵拉祜族從葫蘆中走出,向太陽奔去的精神追求和吉祥幸福的美好心愿。14年來,一年一度的拉祜葫蘆節成為了拉祜族最有意義和代表拉祜傳統...
來源 節日特色 -
呀呀葫蘆
是葫蘆的一種,枝蔓生長快,莖多毛,卷鬚分叉,有麝香氣味。花大,白色,美觀。葉稠密。常栽培作涼棚或供觀賞。果實嫩時可食,成熟後殼硬,可做瓶、瓢、匙羹等用具...
葫蘆簡介 形態特徵 種植 葫蘆藝術的特點 葫蘆由來 -
拉祜族服飾
拉祜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人口約434000人。拉祜族先民屬於古代羌人系統。
民族簡介 服飾介紹 服飾特點 服飾發展 男性服飾 -
拉祜族蘆笙舞
拉祜族民間流傳的舞蹈“蘆笙舞”,舞蹈的特點是粗獷豪放、多姿多彩,形象地反映了拉祜族的生產和生活。
舞蹈介紹 表演套路 舞蹈特色 舞蹈分類 -
拉祜族舞蹈
拉祜族民間舞蹈種類很多,與生產、生活內容有關,富有很濃的生活氣息。有表現動物動作的白鷳舞、小米雀舞、雞喝水舞、青蛙舞;有表現生產活動的栽秧舞、打穀舞、豐...
蘆笙舞形成 笙舞的來歷 表現形式 相關知識 -
拉祜族博物館
拉祜族博物館按雲南瀾滄江孟連地區拉祜族傳統民居1:1復原,由當地工匠按本民族習俗和建築工藝在北京落建。於2005年建設,當年竣工開館。
民族簡介 博物館建築 -
拉祜族葫蘆笙舞
葫蘆笙舞是拉祜族有代表性的一個大舞種,主要流傳於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的忙糯鄉、勐勐鎮、大文鄉、勐庫鎮等拉祜村寨和思茅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簡介 概述 活動形式 瀾滄縣拉祜族葫蘆笙舞 雙江縣拉祜族葫蘆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