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彼得·威爾,1944年8月21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悉尼, 父親是一位房地產經紀人 。彼得·威爾在悉尼大學期間學習法律和美術專業,但是沒有讀完課程,拿到學位就離開了學校。他繼承了父業進行房地產經紀人的經營工作。幾年以後,他協助父親工作了房地產經紀人不長一段時間後,他開始了他的歐洲之旅 。當他再次回到澳大利亞時,他成為了Commonwealth Film Unit (聯邦電影組)的一員,在那裡,他第一次接觸了電影,並且學會了記錄影片和教育影片的拍攝技巧 。
演藝經歷
1971年,彼得·威爾執導個人首部電影處女作《三人行》 (Three to Go) ,但這部影片卻沒有受到觀眾和影評家的關注 。1974年,拍攝了帶有充滿著黑色寓意、引起了人們普遍關注的劇情片《巴黎食人車》 (The Cars That Ate Paris) ,這部電影也表現出對真實的思考與觀察 。
1975年,彼得·威爾執導根據同名經典小說改編的劇情片《懸崖下的野餐》 ,該片講述了幾個女中學生在澳大利亞內陸深處失蹤的故事 ,這部超現實主義的影片贏得了一致的好評 ,並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同樣這部影片被《國際電影指南》 (International Film Guide)評選為當年十大佳作之一 。
1977年,拍攝了關於極度的焦慮的懸疑片《最後大浪》 ,該片完美結合了現實與超現實兩者之間的對立和 衝突,不僅充分發揮了其豐富的想像力與藝術才華,也使影片風格極為獨特、帶有極端詭異神秘的超現實主義色彩 。1979年,執導了對性恐懼的看法的驚悚片《水管工》 (The Plumer) ,該片講述了對城市生活的描寫一針見血的故事 。1981年,執導戰爭片《加里波底》,憑藉此片獲得澳大利亞電影協會 (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最佳導演獎 ,該片也受到了國際影評家們的一致讚譽 ,此片為他去好萊塢發展鋪平了道路 。
1982年,執導由梅爾·吉布森主演的劇情片《災難歲月》 ,該片以描寫1965年印度尼西亞前總統蘇加諾下台的歷史事件 ,彼得·威爾不僅憑藉此片獲得第3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提名 ,也為他帶來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1985年,拍攝了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犯罪片《目擊者》 ,該片講述了一名受傷的費城警察在一個宗派家庭里療傷期間,親眼目睹的文化衝突的故事 ,憑藉此片獲得第5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86年,執導根據保羅·索魯的小說改編的冒險片《蚊子海岸》 ,由哈里森·福特主演,雖然這部影片的票房卻很慘澹 ,但牢固地樹立了彼得·威爾作為國際導演的聲望 。
2013年,彼得·威爾擔任第4屆紐約中國電影節的頒獎嘉賓 。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0年 | 《回來的路》 | 電影 |
2003年 | 《怒海爭鋒》 | 電影 |
1998年 | 《楚門的世界》 | 電影 |
1993年 | 《無畏》 | 電影 |
1990年 | 《綠卡》 | 電影 |
1989年 | 《死亡詩社》 | 電影 |
1986年 | 《蚊子海岸》 | 電影 |
1985年 | 《目擊者》 | 電影 |
1982年 | 《災難歲月》 | 電影 |
1981年 | 《加里波底》 | 電影 |
1980年 | 《水管工》(The Plumer) | 電影 |
1977年 | 《最後大浪》(The Last Wave) | 電影 |
1975年 | 《懸崖下的野餐》 | 電影 |
1974年 | 《巴黎食人車》 | 電影 |
1971年 | 《三人行》(Three to Go)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0年 | 《回來的路》 | 電影 |
2003年 | 《怒海爭鋒》 | 電影 |
1993年 | 《無畏》 | 電影 |
1990年 | 《綠卡》 | 電影 |
1982年 | 《災難歲月》 | 電影 |
1981年 | 《加里波底》 | 電影 |
1980年 | 《水管工》(The Plumer) | 電影 |
1977年 | 《最後大浪》(The Last Wave) | 電影 |
1974年 | 《巴黎食人車》 | 電影 |
1971年 | 《三人行》(Three to Go) | 電影 |
製作影片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0年 | 《回來的路》 | 電影 |
2003年 | 《怒海爭鋒》 | 電影 |
1993年 | 《無畏》 | 電影 |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法國電影凱撒獎 |
|
土星獎 |
|
歐洲電影獎 |
|
日本電影學院獎 |
|
義大利大衛獎 |
|
美國導演工會獎 |
|
美國編劇工會獎 |
|
人物評價
作為一名在澳洲和好萊塢同樣享譽盛名的導演,彼得·威爾創造的成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有目共睹的:他不僅使得哈里森·福特、梅爾·吉布森、羅賓·威廉士、吉姆·凱瑞在眾星雲集的演藝圈中脫穎而出;更為自己贏得了“深層刻劃人類內心活動”的美贊。他始終注視著處於社會動盪與變化中的人群,正是那些令人震撼、感動的奮鬥和掙扎,形成了他在電影這一領域裡的獨特創作風格 。 (騰訊娛樂評)
彼得·威爾作為一個世界級的澳洲導演,卻和大多數澳洲電影一樣,大多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他並不是以奇幻莫測的影片內容或是標新立異的影片風格著稱,而是注重從人類內心層面出發,更加關注於影片的精神核心,希冀從各類事件中展現出來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來發掘各種人物的典型性格 。 (李娜評)
彼得·威爾是澳大利亞最具世界影響的電影導演,他拍攝了多部風格突出的電影,展示了澳大利亞的奇特風光和文化意趣。他的電影 《吞噬巴黎的汽車》 和《懸崖上的野餐》 都給世人震撼,從此,澳大利亞電影令世人刮目相看 。 (《大眾電影》評)
彼得·威爾的電影都有一種貫穿始終的憂慮,那些異常的精神狀態、誇張的動作反應、可怕的夢境等等。那些成名以後在歐美發展的澳大利亞的電影人才,從他們的電影作品中,你甚至看不出澳大利亞的社會現實和人文風情。而彼得·威爾則不同,他用他的電影實踐做到了這一點,讓我們從銀幕上看到了澳大利亞的獨特性格與文明特徵。他從澳大利亞這樣一個西方的地理邊緣之地出發,對西方的價值做了有力的批判和提醒 。 (《作家》評)
即使是像彼得·威爾這樣的大導演,也始終不能擺脫過去的身份。這位來自於澳大利亞的導演,拍攝出的一些作品總是和“正宗”的好萊塢影片略顯不同。就好像《楚門的世界》,影片對於美國社會的媒體操控和消費主義的批判,是其他好萊塢電影中很難看到的。這位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導演,巧妙地用喜劇性的故事來表達一個外鄉人對於美國文化的不滿。像彼得·威爾這樣的澳大利亞導演,並不如歐洲導演那樣固守歐洲大陸深厚的藝術傳統,也並沒有全面地倒向好萊塢,而是在拍攝影片時採取了一種兼收並蓄的態度 。 (《全國新書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