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拉昂錯](/img/2/ef9/nBnauM3X2QzNwQDO0gDOwYDOxUTM4kDM0IDMxADMwAzMxAzL4gzL0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鹹水湖拉昂錯
![拉昂錯](/img/9/503/nBnauM3XwATMwkTN2gDOwYDOxUTM4kDM0IDMxADMwAzMxAzL4g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風景介紹
![拉昂錯](/img/2/65b/nBnauM3XxADOxEDN3gDOwYDOxUTM4kDM0IDMxADMwAzMxAzL4g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拉昂錯蛇綠岩屬休古嘎布地體的一部分,位於雅魯藏布江蛇綠岩帶西段南亞帶。蛇綠岩受近東西向逆沖斷裂所控制,其南側為普蘭變質地體,北側為極無棍巴地層地體。該蛇綠岩地體的侵位在晚第三紀之前。
蛇綠岩中的各岩石組合發生了強烈的變形,岩石破碎,沿體中次一級逆沖斷裂發育,走向近東西,傾角比較陡。拉昂錯蛇綠岩由地幔橄欖岩、均質輝長岩、輝綠岩脈、枕狀玄武岩夾放射蟲矽質岩組成。堆積岩只在局部分布,發育較差。蛇綠岩地幔橄欖岩體出露長約60公里,寬約數至十餘公里,最寬20公里。向南傾斜,傾角48°-60°左右。岩石蝕變較強。均質輝長岩分布在地幔橄欖岩體南部邊緣,出露寬約100米,呈脈狀分布,近東西向延伸約400米。岩石蝕變較強。枕狀玄武岩夾放射蟲矽質岩,分布在地幔橄欖岩體兩側,出露寬約400米,岩石蝕變較強。
成因
鬼湖拉昂錯,緊鄰瑪旁雍錯,屬微鹹水湖。由於湖水不能飲用,且湖岸周圍植物絕少,故被稱為“鬼湖”。拉昂錯與瑪旁雍錯曾經相連,後因湖面下降,才分成了兩個湖。至今兩湖間還有一河相通,聖湖的水可以流到鬼湖中。瑪旁雍錯與拉昂錯原本就是一個湖,只是後來因為地質變化和氣候變遷分成了現在的兩個湖泊而已。曾有專家考證過,吉烏村所在的河谷地帶就是連線瑪旁雍錯與拉昂錯的河道,在雨水充足的年份里,這條河道會將兩湖連為一體。故此鬼湖之稱純屬人們杜撰而來,也許將拉昂錯比作鬼湖,正好應驗了人們有神必有鬼的理念。鬼湖之鬼
![拉昂錯](/img/a/9d6/nBnauM3X0ETM4kDOwkDOwYDOxUTM4kDM0IDMxADMwAzMxAzL5g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吉烏村就能看到連線瑪旁雍錯與拉昂錯之間的那條河水,河道細長而曲折,夕陽下頗為嫵媚。常言道:正邪勢不兩立。可在西藏的納木納尼雪山下,正邪相生,平靜永恆。鬼湖拉昂錯藏語意為“有毒的黑湖”,位於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海拔4573米,面積268平方公里,周圍是天然牧場,為內陸鹹水湖。鬼湖拉昂錯與聖湖瑪旁雍錯相鄰。
相傳,兩湖水底之間有宇宙之門,將兩湖之水暗中相連。聖湖和鬼湖的水質完全不同:聖湖的水清爽甘甜,鬼湖的水卻苦澀難咽。這兩極的對立讓人不禁會想到本尊與佛母相擁的大象徵:宇宙乃至一個蟲子的精神是和諧統一。正邪本是兩個對立面,而在這裡卻相安無事,和平共處。鬼湖和聖湖在同一座雪山下生存,沒有仇恨沒有戰爭,只有相互廝守著億萬年的蒼涼歲月。鬼湖經常是無風三尺浪,湖邊是暗紅色的小山,色彩古怪迷離。
漫步湖邊,冷風迎面撲來,如雷貫耳的波濤聲動人心弦。站在鬼湖岸邊,一股憂傷的感覺頓時從胸中升起,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蒼天悠悠,大地空曠,旅者就像是站在了宇宙邊緣,卻一直都找不到人生的歸宿。傷心的眼淚不停地流,但很快就被狂風吹乾,唯有孤獨的靈魂日夜徘徊在寂寞的雪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