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馮·特里爾

拉斯·馮·特里爾

拉斯·馮·特里爾,於1956年4月30日出生地于丹麥哥本哈根。丹麥導演,道格瑪運動發起人之一。但從12歲開始,在電視劇里扮演角色。1979年他進憑藉自己拍攝的超8影片,成功註冊進丹麥電影學校導演系。後拍攝電影《黑暗中的舞者》、《狗鎮》、《大老闆》等。

丹麥導演,道格瑪運動發起人之一。(2000年馮特里爾的母親逝世前告訴他,他不是其父親生,而是她與另外一個男人的兒子,馮特里爾並不打算去找這個父親,而是帶著全家住進祖屋——此處尚存爭議!)。

姓名

拉斯·馮·特里爾
Lars von Trier

出生日

1956年4月30日
出生地 丹麥哥本哈根
逝世日
逝世地

國家/地區

丹麥

職業

導演
編劇
簡介
拉斯·馮·特里爾出生在丹麥的哥本哈根,由於父母都是猶太共產黨員,所以小在家裡就沒有太多的自由在“情感,信仰和興趣”上面,正如他後來自己所說。後來小馮·特里爾發現,電影是他聯繫外面世界的途徑,於是他背著父母開始偷偷學習電影。10歲時,別人送給他一架超8毫米攝影機,開始摸索拍攝一些影片。馮特里爾非常不喜歡學校生活,他的高中沒有畢業,第一次註冊大學,學習藝術史專業,只學了幾個月便輟學。但他從12歲開始,在電視劇里扮演角色。
1979年他進憑藉自己拍攝的超8影片,成功註冊進丹麥電影學校導演系。在大學時代的兩部作品Nocture (Nocture, 1980)和Image of Liberation (Befrielsesbilleder, 1982) 獲得了1981年與1982年慕尼黑影展的最佳影片獎。期間還製作過一部The Last Detail (Den sidste detalje 1981)。在大學期間,特里爾的同學給他起了一個暱稱“von Trier”,Lars 和Trier都是在丹麥非常普遍的名字,而von則顯得幾分高貴。就這樣特里爾保留了von,同時也是為了表示對Erich von Stroheim 和Josef von Sternberg的敬意。1983年馮·特里爾大學畢業。
大學畢業後,特里爾開始著手“歐洲三部曲”,第一部是《犯罪元素》(Forbrydelsens element 1984)。影片在坎城國際電影節得到一個技術類獎項。接下來的一部《瘟疫》(Epidemic 1987)也進入了坎城的競賽單元。在電視方面特里爾執導了Medea (1988)並在法國獲得了Jean d'Arcy prize。1991年他完成了歐洲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歐洲特快車》(Europa,US title:Zentropa),並得到了坎城的評審團大獎(Prix du Jury),還奪得了其他一些主要電影節的獎項。1990年他還為Laid Back的Bakerman拍攝了MTV。2006年這個短片在英國DJ Shaun Baker翻唱Bakerman時被重新使用。
1992年他和Peter Aalbæk Jensen一起組建以他當時最後一部影片命名的電影製作公司Zentropa。這樣他就可以在財政上獨立並且擁有了創作的自主權。公司製作了很多特里爾自己作品以外的電影還有電視劇。他的公司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出品成人電影的主流電影廠,其中包括:Constance (1998), Pink Prison (1999), HotMen CoolBoyz (2000) 和All About Anna (2005)。
為了給讓新成立的公司賺錢,特里爾在丹麥國立醫院拍攝了兩集電視系列劇,The Kingdom (Riget, 1994) 和 The Kingdom II (Riget II, 1997),”Riget”是丹麥人對丹麥國立醫院的俗稱。這個系列的第三集由於主角Ernst-Hugo Järegård的去世而被迫流產。
1995年馮特里爾的母親臨終前告訴他,他不是其父親生,而是她與另外一個男人的兒子。由於親生父親拒絕同他交談,馮特里爾對發生的這一切強烈的反感,想要背棄自己的過去,進而信奉了天主教。
1996年的《破浪》獲得了坎城電影節評審會獎,影片主演Emily Watson還被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1998年拉斯·馮·特里爾克服了恐飛症拍攝自己的第二部道格瑪影片The Idiots,並親自攜此片來到了坎城電影節。電影節期間,作為講師和道格瑪95的發起人,他把世界的眼光都吸引到了丹麥電影身上,並且從全世界電影人身上汲取了養分。
2000年,馮·特里爾拍攝了音樂片《黑暗中的舞者》,由冰島女歌手比約克主演,該片奪得了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比約克和凱薩琳·德納芙,《黑暗中的舞者》他於2005年完成了影片《曼德勒》,其美國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毀譽參半的《狗鎮》,由Nicole Kidman主演,一些觀眾認為該片新奇、有衝擊力,而另一些人則認為該片自視過高、做作。
2006年他完成了一部丹麥語喜劇電影《大老闆》。這部電影採用了拉斯·馮·特里爾稱為自動影像捕捉(Automavision)的技術,套用這種技術,導演可以選擇最佳的機位,並且允許由電腦決定什麼時候移動鏡頭。美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華盛頓》也在籌拍當中。目前他正忙於電影《反對者》的拍攝當中,該片講述的是:假如世界是由魔鬼創造的那會是什麼樣子。
恐飛症
馮·特里爾恐懼乘坐飛機。
發起道格瑪運動
1995年,一批電影導演在哥本哈根共同宣讀了被稱為“Dogma'95”的拍攝規條,馮·特里爾和托馬斯·文特博格是主要的發起人。道格瑪小組是一個反好萊塢的電影小團體,他們反對中產階級化電影效果,他們的誓言是:“我以導演的名義發誓,要克制自己的個人口味,我已不再是藝術家,我的最大目標是要在角色及環境中找出真理,我發誓會用一切辦法包括犧牲我的個人口味及美學考慮去達到此要求。”他們的目的是要與當今影壇某些拍攝傳統相抗衡。現在大量的電影已瀕臨死亡邊緣,因為太注重外在的東西,刻意製造假象去迎合觀眾的趣味,反而淹沒了真實的情感,必須立即採取措施,儘量抹掉一切科技帶來的“化”,恢復“故事和角色”,現今的電影太過講求特效,卻忽略了電影本身的精神,他們主張現場收音、用手提攝影、不事後配音、不用濾鏡、以及拒用一切會美化畫面的手法。
Dogma'95 宣言主要內容為:
影片須在實地拍攝,不可搭景或使用道具;
不可製作脫離畫面的音響,不可製作脫離音響的畫面;
須手持攝影機拍攝,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攝影機在場的情況下發生,但影片的拍攝須在故事的發生地點進行;
影片須是彩色的,不接受特別的照明;
禁止進行光學加工或使用濾鏡;
影片不可包含表面行為(如謀殺、暴力等場面);
禁止時間和空間上的間離;
不接受類型電影;
影片規格須為35毫米;
導演之名不可出現在職員表中。
電影技巧
拉斯·馮·克里斯曾經說過,“電影應該像是鞋子裡的岩石”(“a film should be like a rock in the shoe”)。為了創作原創藝術,他感到電影製片人必須從風格上就把他們自己同其他電影區分開來,通常,是在電影製作過程中設立限制。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同他有關的對道格瑪95(Dogme95)的“忠貞誓”("vow of chastity"),儘管,在他自己的電影裡只有《白痴》(Idioterne)這一部才是真正的道格瑪95(Dogme95)電影。在《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中,異乎尋常的色調和拍攝技術被套用於“真實世界”(real world)和電影的音樂劇部分;而在《狗鎮》(Dogville)中一切攝製都是在一個沒有布景的攝影棚(sound stage)里進行,在那,那個虛構小鎮中建築物的牆壁是用劃在地上的線條表現的。
比起大多數導演馮·特里爾通常會用更長的時間來拍攝他的場景,為的是鼓勵演員融入角色。在《狗鎮》(Dogville)里,他讓演員用體驗派表演方法(method acting)入戲長達數小時。儘管像是羅伯特·奧特曼(Robert Altman)這樣的導演早就用這樣的拍攝方式同演員們合作,但這些規則和限制是背離傳統的好萊塢製造的。這些拍攝方法經常會使演員們陷入巨大的精神壓力,其中以比約克(Björk)拍攝《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的過程最為出名。
爭議
馮·特里爾從未到過美國,卻拍攝了若干部批評美國的電影,這在歐洲和美國的影評界均引起一定爭議。甚至有美國影評人對其進行尖銳抨擊和諷刺。

三部曲

馮·特里爾的電影大多都可以三部曲進行歸納。如“歐洲三部曲”、“金心三部曲”、“美國——機遇之地三部曲”。
年表
Orchidégartneren (1977年)
Menthe - la bienheureuse (1979年)
《夜曲》(Nocturne ,1980年)
Den sidste detalje (1981年)
Befrielsesbilleder (1982年)
犯罪元素》 (Forbrydelsens element ,1984年)
《瘟疫》 (Epidemic, 1988年)
《美狄亞》(Medea,1988年)
《歐羅巴》 (Europa, 1991年)
《醫院風雲》 (Riget,1994年),電視劇
《破浪》 (Breaking the Waves, 1996年)
醫院風雲2》 (Riget II,1997年),電視劇
《白痴》 (Idioterne, 1998年)
《黑暗中的舞者》 (Dancer in the Dark, 2000年)
《狗鎮》 (Dogville, 2003年)
五道障礙》 (De fem benspænd, 2003年)
《曼德勒》 (Manderlay, 2005年)
真假老闆》 (Direktøren for det hele, 2006年)
《反基督者》(Antichrist, 2009年)
《憂鬱症》(melancholia,2011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