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2015年9月26日,河南周口市太康縣城郊鄉紅廟村人祝某某的6個月大兒子,因“發熱3天,嘔吐2天,哭鬧不安3小時”入住太康縣人民醫院兒二科治療。經詢問病情、檢查後,主管醫生向其家屬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告知患兒家屬病情危重可能惡化,建議轉院治療,患兒家屬拒絕轉院並簽字。9月27日上午,患兒突發嘔吐、呼吸困難、口唇紫紺,太康縣人民醫院立即實施搶救。27日下午,該患兒因搶救無效死亡,由此引發醫療糾紛。患兒死亡後,其親屬情緒激動,對太康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和保全進行毆打、辱罵,並強迫該院醫護人員抱著患兒屍體站立醫院大門口示眾。同時,死者家屬還圍堵醫院兒二科護士站護士,不讓護士開展正常的診療活動。並將祝某某之子的屍體放入棺材停放在該院大門口堵塞醫院大門,致使急救車輛和其他患者車輛無法正常出入。
調查進展
2015年10月2日下午,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衛生局副局長劉世松透露,9月28日,太康縣政府立即成立聯合工作組介入調查。當天太康縣衛生局將此糾紛移送至周口市衛生局處理,之後此糾紛移交周口市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29日,太康縣公安局在縣衛生局、信訪局、縣醫院等部門的共同配合下,將停放在太康縣人民醫院北側入口處的棺材拖走。經調查取證,太康縣公安局已對涉及“醫鬧”的王四清、王東升、祝兆林、王蒙蒙等4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由於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必須有死者父親或母親提出書面申請才能進行,9月28日,太康縣衛生局在縣公安局治安大隊辦公室,就死者屍體解剖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問題與死者父親及親屬進行溝通。但幾經死者父親拒絕,9月30日,周口市衛生局、周口市公安局聘請的華中科技大學解剖病理專家趕赴到太康,準備對死者屍體進行解剖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但死者家屬一直不與工作人員見面,且至10月2日未提交書面申請。死者父母的電話一直處於失聯狀態。
外媒關注
據《參考訊息》2015年9月30日報導,香港《明報》網站、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美國《紐約時報》等境外媒體均對此事件及類似事件有報導,外媒報導稱,河南有一家人因孩子發高燒送院不治,認為孩子的死是醫院的錯,中秋節當日,要求醫護人員輪流抱著孩子屍體道歉,還出手打人,醫護人員感到委屈,9月28日走上街頭抗議。報導稱,香港大學的社會學研究者陳純菁說,中國的醫療體系是一個“信任缺失的市場”。她表示,對盈利的重視、“送禮”文化的盛行,以及職業道德的缺乏產生了一種不利的氛圍。
學者觀點
專家認為,“抱屍示眾”的行為嚴重違背了醫護人員的本意,傷及他們的身體和人格尊嚴,脅迫醫生的幼兒家屬理應依法受到懲處。
浙江贊程律師事務所律師程學林表示,針對此類極端維權行為,任何懷疑和糾紛都應該尋求正規合法的途徑,對醫患糾紛而言也是如此。發生糾紛後,當事人可以申請通過醫學鑑定、司法鑑定或第三方的醫調會解決。“只要超越了法律的界線,就應該依法處置,不予姑息。”程學林說。
浙江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沈華浩說,頻頻出現的醫患糾紛,甚至傷醫、殺醫行為使得本已脆弱不堪的醫患關係雪上加霜。“如果醫生在為患者看病時還要擔心風險,那醫生就可能採取更多的自我保護措施。比如,有風險的病人不看,有風險的手術不做,本可以通過經驗和觸診判斷的病情為了自我保護而選擇儀器檢查等,最後受到傷害的是患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