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座觀音

披座觀音

披座觀音主要介紹的是,披座觀音在瓷都文化中心的重要位置,以及披座觀音的創作大師們,即何朝宗、蘇清河。觀音靜坐於蒲團之上,低眉垂目,端莊慈祥的神態展現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崇披座觀音高境界。被泉州市博物館、德化縣陶瓷博物館、福建省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永久收藏。

披座觀音主要介紹的是,披座觀音在瓷都文化中心的重要位置,以及披座觀音的創作大師們,即何朝宗蘇清河

基本介紹

觀音靜坐於蒲團之上,低眉垂目,端莊慈祥的神態展現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崇
披座觀音
高境界。

與瓷都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慈悲即觀音,在中國婦孺皆知。在瓷都德化,隨處可見觀音的身影,人們祈禱能得到觀音的庇護。心靈手巧的德化人更是用陶瓷雕塑出一座座精美絕倫的觀音。披座觀音其中的一個經典,她既高高在上,又面容和藹,容易親近。

大師簡介

何朝宗

中國明代瓷塑家。(1522-1600年),又名何來,生於福建省德化縣潯中鄉隆泰後所村人。祖籍江西,先祖何昆源,號德輝,先在江西軍伍任職,明洪武七年(1374年),調泉州右衛所,旋升右營旗官;洪武十七年,奉命撥軍到德化隆泰社厚蘇村(即今後所)屯墾定居。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萬曆間。自幼受環境薰陶,喜愛瓷塑工藝,拜當地藝人為師。早年為宮廟泥塑各種神仙佛像,如德化碧象岩的觀音、下尾宮的大使、程田寺的善才、東嶽廟的小鬼,形象逼真。這些泥塑有的保留至清末和民國時代。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種技法,結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長,形成獨具一格的“何派”藝術。他所塑造的各種古佛神仙,發揮傳統雕塑“傳神寫意”的長處,微妙地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富有神韻。在注意人物內在表現的同時,著意外表的衣紋刻劃,線條清晰、簡潔、瀟灑,多變化,柔媚流暢,翻轉自然,圓勁有力。塑造的形象既有共同特徵,又有不同個性,形神兼備,富有藝術魁力。善瓷塑,長於佛教人物,現存帶有他名款的觀音、達摩瓷塑像以德化窯作品居多。其觀音像有大小、坐立及旁有童男童女等多種形式,而達摩像僅有坐立兩種形式。有《渡海達摩》等傳世,塑像表現了達摩渡海時身著長袍,拱手胸前,雙目圓睜,長耳下垂,赤足,立於海浪之上,形象準確,生動傳神。

蘇清河

蘇清河,德化縣人(1941-2012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德化縣第一屆政協委員、二至五屆政協常委,泉州市六屆、七屆政協常委,福建省七、八屆政協委員,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福建省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副理事長。1992年,被評為福建省星火計畫先進工作者。是德化縣優秀拔尖人才,並帶出了一批省級的工藝美術師、名人、名家。
以袖手靜坐於蒲團上,神情端莊、慈祥、低眉垂目的形態塑造而成。作品精雕細刻,線條流暢,衣紋自然、飄逸,溫潤如玉,更展現觀音的純淨、高雅,體現了“東方女神”的魅力。該作品曾榮獲 “第五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金獎,被泉州市博物館、德化縣陶瓷博物館、福建省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永久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