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養正
那一年楊養正23歲。
從四行倉庫退出來以後,“八百壯士”被軟禁在英租界長達4年之久。
1943年,楊養正和30多個戰友被日軍送往安徽祫溪口運煤後奪槍逃跑,奔向新四軍集中的地區。在隨後回家的途中看到一副對聯:“養天地正氣,發古今完人”,遂將楊得餘改名楊養正。
收穫愛情“日本鬼子不走不結婚”
今年8月15日,是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也是楊養正和妻子趙孝芳結婚60周年的紀念日。一起走過風雨60年的愛情,其實也緣於美女愛英雄的古老故事。
1944年,經過幾個月的長途跋涉,楊養正來到重慶,他被安排在長壽第九殘廢教養院。
長壽教養院附近的桃花街有一個小賣部,楊養正早就聽說小賣部老闆有一個妹妹趙孝芳,人聰明漂亮,還有文化。
10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樣,楊養正又來到這裡買東西,一進門就被一個小姑娘吸引了:她穿著學生裝扮,留著辮子,眉清目秀。
趙孝芳也被眼前的楊養正吸引住了,“個子很高,長得也不錯。”
此後,楊養正一有空就常藉機去小賣部。兩個人的心思很快就被趙孝芳的姐姐看出來了,“你們要是有意思,就先訂婚。”
1945年春天,楊養正與趙孝芳訂婚。但是,兩個年輕人卻鄭重約定:日本鬼子不走就不結婚。
於是婚禮就拖下來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第二天,教養院的傷殘軍人湊錢擺了5桌,一場特殊的婚禮在這裡舉行。
“沒有她,我可能也活不到今天。”如今的楊養正轉臉望向妻子,眼睛有些濕潤。
扈雲章
大閱兵前憶烽煙
8月31日,在河南省封丘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扈雲章怎么也安不下心來,不斷催促兒子讓他早些出院。老人家今年89歲了,是一位抗戰老兵,此刻他一心想著9月3日能坐在家裡的電視機前,安安穩穩地觀看大閱兵。老人家說,這次大閱兵不同以往,意義重大的很嘞!
扈雲章是河南省輝縣市黃水鄉人,1942年4月,飽受戰亂之苦、痛恨日寇的他加入了革命隊伍,跟隨《平原游擊隊》主人公雙槍李向陽的原型郭興,在冀南豫北一帶從事抗日活動,當過武工隊隊員,當過民兵隊隊長。解放後在封丘縣工作,1989年從封丘縣紀委書記的崗位上離休。
與筆者一談到抗戰,老人精神一振,坐在床上挺直了身板,回憶起了當年烽火硝煙中的一幕幕……
扈雲章說,當年剛到隊伍時他只有16歲,主要負責通信聯絡、情報傳遞。一年後,他開始參加武工隊行動,毀鐵路、燒糧車、鋤漢奸、奇襲據點,不停地在敵後騷擾,並相機殲滅敵人,把日偽軍搞得不得安寧。1944年是抗戰的轉折點,他和很多骨幹被上級派往家鄉,發展壯大民兵隊伍。他擔任了黃水鄉民兵隊隊長,在敵我拉鋸的丘陵山地里,組織民兵訓練、運糧、護送傷員、埋地雷、打伏擊、配合主力部隊作戰。
說起反掃蕩中的地雷戰時,扈雲章顯得非常興奮,要起身下床來講,兒子扈天波趕忙勸止。扈天波和他父親一樣,也做過多年紀檢工作,經常聆聽父親講述抗戰經歷和抗戰英雄們的故事,這讓他終身受益。
1944年10月,鬼子又要進鄉掃蕩,扈雲章指揮民兵和民眾做好了反掃蕩準備,同時也接受了上級交給他們的埋地雷任務。他和幾個民兵領來了22顆地雷,其中大號的7顆,中號的9顆,小號的6顆。接任務時首長說,只要有一半的地雷能炸響,就是個不小的勝仗。扈雲章組織民眾撤離村莊後,在怎么埋設地雷上頗費了一番心思。民兵們先是在大路上埋下了部分拉發雷,考慮到鬼子被炸後肯定要走河溝地帶的小路,就在河溝小路上埋下了部分踏雷;考慮到鬼子進村後要到屋裡搶東西,就在屋門後裝上了掛雷;考慮到鬼子要打水、要用工具,又在水桶下、鐵杴鋤頭旁埋設了踏雷和拌雷。這次來掃蕩的日偽軍有300多人,結果地雷炸響了18顆,炸死炸傷日偽軍上百人。
“民兵是啥?民兵既是人民民眾又是人民子弟兵,民兵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隊伍,在艱苦卓絕的抗戰中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我很自豪我是一名民兵,在抗戰中戰鬥了3年。”說這話時,扈雲章坐在床上又挺直了身板。
護士扶著扈雲章慢慢躺下,勸道:“老爺爺身體沒啥大問題,但得安心,多注意休息,這一兩天就能出院,耽誤不了您老9月3號回家看閱兵的大事。”扈雲章哈哈一笑:“到那時,我身上啥毛病全都沒有啦!”
文物故事
《江淮日報》是當年中原局機關報,由劉少奇倡導並在鹽城創辦誕生,當時化名胡服的劉少奇題寫了該報的報名併兼任報社社長。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後,為了堅持抗戰,中共中央決定在鹽城重建軍部,由陳毅任代軍長。1941年1月24日的這張《江淮日報》便刊登了代軍長陳毅的就職通電,背面還有著名畫家魯莽所作的陳代軍長的頭像。由於年代久遠,這張報紙已經泛黃,報紙的邊緣還有明顯的被燒焦的痕跡。抗戰爆發後,日寇的鐵蹄在鹽阜大地上肆意踐踏,“掃蕩”“清鄉”政策讓老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報紙捐贈者邱銘玉是鹽城大岡人。1941年冬天,為了躲避敵人“掃蕩”,邱銘玉抱著兩歲的孩子在鎮西蘆葦盪地區躲了10多天后,聽說鬼子撤了才冒著雪花往家趕。好不容易走到鎮外,卻發現唯一可以過河進鎮回家的小木橋被拆除了,正當她急得團團轉的時候,鎮邊巡邏的兩位新四軍戰士走了過來,隔河相望,問明情由,毫不猶豫地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背著邱銘玉母子過了河。從沒見過這樣的隊伍、這樣的兵,邱銘玉萬分感動。
4天以後,小鎮進駐了一支上千人的新四軍部隊,邱銘玉家住進了8位。邱銘玉騰出家中最好的兩張床,又找來乾淨的稻草和多餘的被胎,為戰士們打好地鋪,每日裡還主動燒茶送水,熱情接待。10多天后,因有緊急軍情,這批新四軍連夜北撤,臨行之際,有位同志將一綑紮好的報刊交給她,並囑託:“這捆報刊比較重,帶走很不方便,就暫時留在你家,請代為保管,日後我們會來取。”在當時的環境下,要保管這批報刊是件十分危險的事情,若是被日偽軍查出,後果不堪構想,但與新四軍戰士10多天的相處使她深知,這支隊伍是窮人自己的隊伍,這些報刊肯定也是為窮人說話的,她看到一張報紙上還印了個頭像,一眼就認出是陳毅代軍長。邱銘玉毅然接受了這位同志的委託,收下報刊,代為保管。誰知這一保管就是40多年。
1983年,新四軍紀念館籌建工作全面開展,派人四處徵集文獻文物,老人的家人得知這一訊息,將保存了近半個世紀的《江淮日報》無償捐出。據調查,這張1941年1月24日的《江淮日報》可能是全國孤張。而這張報紙上刊登的陳毅代軍長的就職通電也成為新四軍重建軍部時間的有力見證,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