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法)保羅.利科
譯者:汪堂家李之喆
叢書名: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年11月
開本:16開
頁碼:1
版次:1-1內容簡介
《承認的過程》是法國著名哲學家、文藝理論家保羅?利科逝世前出版的最後一部重要著作,初版於2004年,系利科在奧地利維也納人學研究所和德國弗萊堡大學胡塞爾檔案中心所作的三次報告的結集。本書從哲學、詞源學、詞典編撰學、思想史、比較語言學、人類學和政治學的視角出發,考察了“承認”這個詞的詞義演變過程,展現了“承認”一詞的有規則的多樣性與思想史事件的對應關係,闡述了“作為認識的承認”、“對自我的承認”、“相互承認”的內在機制,呼應了著名哲學家查爾斯.泰勒對“承認的政治”的理論探索以及法蘭克福學派新一代的領袖霍耐特對黑格爾提出的“為承認而鬥爭”的命題的發揮。
本書適合西方哲學、法國哲學研究者,對“自我認同”問題感興趣的讀者。
《承認的過程》
前言
導論
注釋
第一研究 作為認同的承認
Ⅰ 笛卡爾:“區分真假”
Ⅱ 康德:在時間條件下的連線
1.……在時間的條件下
2.連線
Ⅲ 表象的沒落
Ⅳ 防止難以辨認(méconnaissable)的承認
注釋
第二研究 自我承認
Ⅰ 希臘的基礎:行動及其動因
1.使尤利西斯得到承認
2.在科洛那,俄狄浦斯被否認
3.亞里士多德:決定
Ⅱ 關於有能力的人的現象學
1.能夠說
2.我能做
.3.能夠敘述和敘述自己
4.可歸罪性
Ⅲ 記憶和承諾
1.我回憶什麼?
2.回想
3.“誰回憶?”
4.柏格森環節:物象(images)的承認
5.承諾
Ⅳ 能力和社會實踐
1.社會實踐和集體表象
2.承認和集體同一性
3.能力(capacités)和本領(capabilités)
注釋
第三研究 互相承認
Ⅰ 從不對稱性到互動性
Ⅱ 霍布斯的挑戰
Ⅲ 黑格爾在耶拿:anerkennung(承認)
1.“有賴其概念的精神”
2.“有效精神”
3.“政體”
Ⅳ 耶拿時期黑格爾的論證的重新現實化
1.為承認而鬥爭和愛
2.在司法層面為承認而鬥爭
3.相互承認的第三個模式:社會評價
Ⅴ 為承認而鬥爭與和平狀態
1.一種和平狀態:agapè
2.饋贈與回饋的矛盾和互動性的邏輯
3.禮物交換和相互承認
注釋
結論 一個過程
注釋
致謝
人名索引
保羅.利科(1913—2005)是20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文藝理論家。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曾把他譽為“歐洲人文傳統的真正代言人”,法國歷史學家多斯(doss)把他稱為“大師中的大師”。他素以知識淵博、著述豐富和分析細膩著稱於世。他在哲學、歷史學、社會學、宗教學、倫理學、政治學、修辭學和文藝理論等眾多領域都做出過獨特貢獻並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在社會政治領域所體現的道義精神更是獲得了許多人的欽佩。在哲學領域,他不僅是最早將德國現象學介紹到法國並使現象學具有法國特色的學者之一,而且對解釋學、符號學、語義學、精神分析、存在主義、結構主義等多種流派和理論進行過深入的研究。由於長期在北美和歐洲許多國家講學並與許多英美分析哲學家不斷交流和合作,他也是在歐洲大陸哲學傳統與英美分析哲學傳統之間架設橋樑的重要人物。
利科早年受德國胡塞爾現象學和雅斯貝爾斯的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後來他通過對胡塞爾的批判性解釋進一步提出了完整的意志現象學的基本構想並試圖將現象學與解釋學結合起來。他的主要著作有:《意志哲學》(兩卷,1950年、1960年)、 《歷史與真理》(1955年)、《論解釋;評弗洛伊德》(1965年)、《解釋的衝突》(1969年)、《活的隱喻》(1975年)、《解釋學與人文科學》(1981年)、《時間與敘事》(兩卷,1983年、1984年)、《從文本到行動:解釋學評論之二》(1986年)、《作為他者的自身》(1990年)、《意識形態與烏托邦》(1997年)、《記憶、歷史與遺忘》(2000年)、《承認的過程》(2004年)等等。
利科在解釋學上的成就最為世人稱道。他與伽達默爾一起被並稱為20世紀解釋學的兩位大師。與海德格爾和伽達默爾不同的是,利科不僅在本體論的層面上討論解釋和理解問題,而且在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層面上討論解釋和理解問題,並認為後者是通達前者的必要途徑。這一點意味著,利科不僅把解釋和理解活動看做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而且要找到從語言分析出發通達人的自我理解的道路。伽達默爾說:“無論如何,我的探索目的決不是提供一種關於解釋的一般理論和一種關於解釋方法的獨特學說,有如E.貝蒂卓越地做過的那樣,而是要探尋一切理解方式的共同點,並要表明理解從來就不是一種對於某個被給定的‘對象’的主觀行為,而是屬於效果歷史,這就是說,理解是屬於被理解東西的存在。”利科則認為,解釋和理解是離不開具體的語言分析和意義分析活動的。因此,文本問題始終是人的歷史理解和自我理解過程無法迴避的問題。為此,他擴大了傳統意義上的文本概念的外延。不僅書本,還有人的行為和潛意識,乃至被賦予意義的自然現象,都屬於文本的範圍。整個可感知的世界和我們與之打交道的存在物在他看來都是有待解釋和理解的對象。進行解釋的主體也是有待解釋的對象。一切理解歸根到底都離不開人的自我理解,一切解釋都離不開人的自我解釋。因此,具體的反思乃是利科解釋學的基本動力和理論旨趣。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利科的晚期著作《承認的過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貫徹了利科解釋學的基本精神,但其獨特的寫作風格使我們感到,這是一本無法簡單歸類的著作。本書是一本耐讀而又不太好讀的著作。它既有對“承認”一詞的詳細語源學分析,也有比較語言學的詞義對比,還有對“承認的政治”的歷史理解。甚至毛斯的人類學所關注的“禮物”和“饋贈”也成了利科的分析對象,因為利科從中看到了毛斯所沒有看到的方面,即,對“承認”的平等要求。黑格爾對“承認”的三重區分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卻沒有引起人們的反響,這對利科來說恰恰反映了自黑格爾以來西方哲學的理論盲點。在20世紀,只有科耶夫、泰勒和霍耐特等少數幾個哲學家認真研究過“承認的政治”問題。然而,這一問題在法國社會學和人類學中已經隱含著不同解讀的可能性並且激發了許多政治哲學家的思想靈感。利科的這本著作可以說是對法蘭克福學派新一代的領袖霍耐特的《為承認而鬥爭》所做的回應。
《承認的過程》是利科在維也納人學研究所和德國弗賴堡大學胡塞爾檔案中心所做的三次報告的基礎上補充而成,出版於2004年。利科認為,“承認”問題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為人與人組成的社會離不開人們之間的相互承認。胡塞爾之所以提出“主體間性”的概念,也是在哲學上解釋如何從自我出發達到相互承認的難題。利科的這部著作是有關“承認”問題的思想史著作。通過與其他學者進行對話,從而引發出自己的觀點,這是利科著述的一貫風格,這也符合他通過“客體迂迴”的具體反思的思想。而《承認的過程》的特點是將對“承認”詞義的探討引進了這部思想史著作中。在“承認”詞義的有規則的多義性中反映出來的詞義的演化進程,就是有關“承認”的“思想事件”的演化進程。利科將這一承認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作為認同的承認,對自我的承認,相互承認。這三個階段不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劃分,而是按照從動詞“承認”的主動態到被動態的意義發展過程來劃分。
在第一研究中,利科考察了笛卡爾和康德的相關思想。他之所以考察康德,是因為在康德的“認知”理論中,“承認”這個語詞第一次出現在我們的哲學辭彙中。但在考察康德之前,首先應該考察笛卡爾的判斷理論,因為康德“認知”概念是建立在康德的判斷理論的基礎上,而康德的判斷理論與笛卡爾的判斷理論具有密切的聯繫。對於笛卡爾和康德來說,承認就是認同,就是通過心靈來把握一個意義的統一體。但對於笛卡爾,認同與區別不可分,即,將“同”與“異”分離開來,以結束與模糊性相聯繫的混亂。對於康德來說,認同就是連線。但利科認為,在這一階段,“承認”概念尚未從“認知”概念中分離出來,取得獨立的地位。
第二研究是探討自我承認問題。對自我的承認就是承認自我是行動的主體,承認自我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利科認為,這個階段的“承認”有了“證明”的意味,承認一個人是“有能力”的人就是證明了一個人是“有能力”的人。對“有能力”的主體的探討必須經過客體方面的迂迴,即,必須經過“什麼”和“怎樣”的迂迴。所以,對“有能力”者的分析經過了“能夠說”、“我能做”、“能夠敘述和敘述自己”、“可歸罪性”這幾個階段。這些能力都指向了一個主體,它必須回答:“誰在說話”、“誰在行動”、“誰在敘述”、“誰是被歸罪的道德主體”。自我承認的問題不限於有能力者的現象學,利科進一步討論了記憶與承諾、集體同一性的問題。第二研究的部分內容,亦可見於利科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作為他者的自身》。但是,不僅僅存在著自身同一性,還存在著同一性和相異性的辯證法,正是這種辯證法使我們從自我承認問題進入到相互承認問題。
相互承認就是每個人得到別人的承認。這是第三研究的主題。如何從自我出發來構建相互承認,一直是從笛卡爾以來的主體哲學的難題,也就是利科在本書中所說的“不對稱性”的難題。利科在這裡接受黑格爾的一個基本思想,即否定性內在於肯定性之中的思想。因此,動力來自內部,相異性內在於同一性之中。從否定發展到肯定需要一個過程,得到承認也需要一個過程,黑格爾將其稱作“為承認而鬥爭”。“為承認而鬥爭”的命題的提出意味著在獲得承認的過程中,那些否定性的因素,如犯罪、蔑視等發揮了相應的作用。利科不僅分析了黑格爾的相關論述,而且介紹了將黑格爾這個命題現實化的那些當代作家的論述。但為承認而鬥爭的最後歸宿仍是和解,是一種和平狀態的相互承認。饋贈與感謝體現了這樣的承認。
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古代和當代眾多學者的作品,既涉及哲學家的作品,也涉及其他學科的學者的作品;本書也闡發了利科晚年對許多問題的看法,比如:“同樣”(idem)與“自身”(ipse)的辯證法,同一性與相異性的辯證法,以及倫理與政治的關係。
在翻譯本書過程中,譯者不斷得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李艷輝先生和胡明峰先生的鼓勵與鞭策。他們的耐心與寬容強化了我們翻譯此書的決心。責任編輯吳冰華老師認真審讀了譯稿。在此,我們深表感謝。由於譯者水平有限,譯文中一定有需要不斷改進的方面,我們祈望讀者和方家批評指正。
譯者謹識
這篇關於承認的論文源於我在維也納人學研究所所做的以承認為題的三次報告,在對文稿做了一番推敲之後,我在弗賴堡胡塞爾檔案中心又做了同類的報告。我在這裡出版的是維也納和弗賴堡的報告的法文版,不過,我後來對它重新做了加工和補充。
對“承認”這個詞在哲學話語層面上的語義地位感到困惑引發了這個研究。事實是,不存在與一種或幾種認識(connaissance)理論相同的名副其實的承認(reconnaissance)理論。可是,這一令人驚訝的空白與下述一貫性形成了對照,這種一貫性使得“承認”這個詞可以作為獨特的辭彙單位出現在一本詞典中,儘管它具有這個辭彙單位所包含的語詞多義性,而這些詞義在通過相同的自然語言,亦即此處所說的法語而組成的語言共同體中得到了證明。
這個詞出現在哲學話語層面上的隨機的分散狀態與出自詞典編纂工作的這種有規則的多義性之間的對比構成了我剛剛提到的困惑的原初處境。另外,這種原初的困惑因為對“承認”這個詞的不同哲學詞義(哲學觀念史已經證明了它的不同意義)的比較而變得更加嚴重。思想事件的異質性的首要後果仿佛是分散哲學的潛在意義並使它們接近簡單的同音異義,而思想事件支配了新哲學問題的出現。
這篇論文出於一種信念,即,給“承認”這個詞的已知的一系列哲學用法賦予有規則的多義性的一貫性,它宜於再現辭彙層面的一貫性。本文的序言關注支配本書的論證結構的工作假設,即,關注這樣一種動力:它首先支配了對承認-認同的促進過程,其次支配了從對一般某物的認同向由自我性規定的實體的自我承認的轉變過程,接著支配了從自我承認轉向相互承認,再轉向承認(reconnaissance)和感謝(gratitude)之間的最後等同的過程,法語是少有的頌揚這種等同的語言之一。
一句話,引發這個研究的動力在於一種顛倒,即,在語法層面上將動詞“承認”的主動態用法顛倒為它的被動態用法:我主動地承認某物、承認某些人、承認我自己,我要求被他人承認。
為了結束這一論證,我想指出,如果對承認的要求可以解讀為名詞“承認”(reconnaissance)和動詞“承認”(reconna?tre)的一連串哲學用法的目的論焦點(le p?le téléologique),那么, 這種目的論的魅力在哲學話語層面上只能在以下情況下起作用:一心想給有規則的多義性提供最大範圍的念頭對它進行著抵制,而關於承認的三個後續研究展現了這種有規則的多義性。一種對鑑別力的欣賞漸漸取代了最初的困惑,這種鑑別力在期待單義性的相反意義上對語言進行加工,而此處的單義性深刻地刺激了命名的藝術的發展。
至於承認(reconnaissance)和感謝(gratitude)之間的最終等同(我們剛剛說它被法語所頌揚),它因一種延緩的效果而獲得了崇高地位,從對一般某物的認同開始進行研究的決定引起了這種延緩效果。這樣,同一性問題一下子出現在關於承認的話語中;它自始至終以我們將要談到的各種變化為代價。我要求得到承認的不正是我的真正的同一性嗎?如果我有時幸運的話,我難道不應感謝那些在承認我時,以這種或那種方式承認我的同一性的人嗎?
這篇論文所依據的信念,即,對承認的嚴密哲學論述(它也是關於承認的論述)的信念得到了支持嗎?
在給這一論述取名為“過程”而非“理論”時,我強調了最初困惑的持續性,正是這種持續性推動了這一研究,並且沒有排除這樣的信念:在同音異義和單義性之間確立了一種有規則的多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