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薩阿德·扎格盧勒(Zaghlūl,Sd;1857~1927)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首相,政治活動家。1857年7月生於加爾比亞省的比阿納村,卒於1927年8月23日。曾在愛資哈爾大學和法律學校讀書,後從事新聞和法院工作。1906~1914年,先後任教育大臣、司法大臣和立法議會副議長。扎格盧勒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青年時代曾參加奧拉比帕夏領導的反英戰爭,後為祖國黨的領袖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爭取民族獨立運動中曾經起領導作用,是華夫脫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組織代表團,要求同英國政府談羊埃及的獨立問題,但被拒絕,此後曾組織暴動,1919年3月和1921年12月兩次被捕,先後被流放到馬爾他島和塞席爾群島等地。1922年2月28日英國宣布承認埃及獨立,但保留在埃及的許多特權。1924年初,華夫脫黨在大選中獲勝,扎格盧勒出任首相。執政期間,對內採取一些改革措施,對外一再試圖通過談判取消英國保留的特權,但毫無結果。同年11月,因拒絕接受英國提出的喪權辱國要求被迫辭職。此後當選為國民議會主席。相關事件
激進青年
扎格盧勒生在埃及西部省的伊比揚納村。父親是個村長,他在扎格盧勒幼年就去世了。此後,扎格盧勒同母親一起在哥哥的扶持下生活,並在本村上私塾。他勤奮好學,才智過人。1871年,扎格盧勒進入開羅愛資哈爾大學,受到著名的伊斯蘭教改革家哲馬魯丁·阿富哈尼和穆罕默德·阿卜杜的影響,使他從青年時代起就決心摒棄陳規陋習,立志於革新和解放的事業。在大學裡,扎格盧勒的革新思想同保守派的主張尖銳對立,他看透了保守派的弊端,撰文予以揭露。一天夜裡,他獨自一人將一疊抨擊性傳單張貼在學校大廳的柱子上。這種舉動在當時是十分驚人的,它顯示了年青的扎格盧勒的膽量與氣魄。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埃及名義上仍屬土耳其,實際上是個獨立的封建國家。但自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後,英、法殖民勢力加緊入侵埃及,逐步控制了埃及的財政和經濟,干涉埃及的內政。埃及逐漸淪為半殖民地社會。埃及人民的自由和民族尊嚴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埃及人民不斷進行鬥爭,反對西方殖民者和賣國求榮的封建統治階級。
愛國官員
1880年,扎格盧勒受聘擔任由穆罕默德·阿卜杜主編的《埃及事件》報文學部的編輯。他在這份報刊上發表文章,尖銳抨擊封建獨裁統治,主張政治改革,效法西方議會制度。1882年,埃及軍民在著名的愛國將領奧拉比的領導下,進行了英勇的抗英戰爭。扎格盧勒同情和支持奧拉比的鬥爭。戰爭失敗後,1884年,扎格盧勒遭到政敵的誣告,“罪名”是組織“報復集團”,企圖謀殺反對奧拉比的人。他因此被捕,關押了數月。扎格盧勒青年時代曾在巴黎大學就讀法律。從1892年起,他長期從事司法工作,先當律師,後任高等法院法律顧問,歷時14年。1910年以後,他任司法大臣達10餘年。扎格盧勒在擔任律師時,以廉潔、正直著稱。他從不為誣告作辯,只受理正義的訴訟;在為受害的窮人辯護時,不收報酬,伸張正義,深受人民的稱頌。他任司法官職20餘年,身體力行,尊重並捍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維護該國法院的職權,限制外國人操縱的“混合法庭”的權力,從不向洋人權貴獻媚,趨炎附勢,因而在司法界享有盛譽。
1906年,扎格盧勒任教育大臣,為發展埃及的民族文化,改變埃及的教育和科學技術的落後面貌嘔心瀝血。他為窮苦的學生實行免費教育,興辦師範學校,派遣埃及青年出國留學,為國家的發展造就人材。奉行愚民政策的英國殖民者對他的作為十分惱火,誣衊他為“輕率的大臣”。
1913年7月,英國殖民當局懾於埃及人民的鬥爭,宣布實施“組織法”,建立“立法會議”,以標榜“民主”。扎格盧勒因深孚眾望,被推選為副議長。“立法會議”的大多數成員是由親英的埃及政府任命的,扎格盧勒是少數派,但他不怕孤立,在“立法會議”里力主改革,反對專制,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華夫脫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宣布埃及為其“保護國”,實行嚴厲的軍事戒嚴法令,“立法會議”被取消,工會活動遭鎮壓,人民的民主權利被剝奪。英國壟斷資本家和埃及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殘酷剝削和壓榨埃及人民,向他們轉嫁巨額的軍事開支,將數以萬計的埃及勞苦大眾組成“駱駝隊”、“勞工團”,送到巴勒斯坦、敘利亞甚至歐洲戰場當炮灰。正在成長中的埃及民族資產階級也受到種種限制和壓抑。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埃及各階層人民對英國殖民者和腐朽的封建統治者無不恨之入骨。正是在這種形勢下,作為民族資產階級代表的扎格盧勒挺身而出,領導埃及人民進行反對英國殖民者和封建統治者的鬥爭。1918年11月13日,扎格盧勒等人組成一個7人代表團,即著名的“華夫脫”(後來稱華夫脫黨)。這是一個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治組織。該組織的章程規定,華夫脫的“使命是儘可能通過合法的和平方式謀求埃及的獨立”。他們起草了“委任書”,闡明自己有資格代表全民族與英國政府談判獨立的問題,並動員人民在“委任書”上籤字,以擴大其影響。同一天,扎格盧勒和另外兩名華夫脫的成員會見了英國駐埃及高級專員雷傑納德·溫蓋特爵士,以“全體埃及人民代表”的名義向他正式提出,廢除保護國條約,承認埃及獨立。他還要求率領代表團去倫敦,以便向英國政府直接提出埃及人民的這一願望。英國政府拒絕了這個要求,並指示埃及當局嚴令禁止在“委任書”上籤名。面對英國人的蠻橫干涉,扎格盧勒毫不氣餒,仍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活動,廣泛爭取國內外的同情和支持,進一步喚醒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識。扎格盧勒還向巴黎和會提出埃及獨立的問題,並強烈抗議英國當局禁止埃及代表團前往巴黎。英國當局的倒行逆施激怒了埃及人民,甚至連親英的內閣首相魯世迪也表示支持扎格盧勒去倫敦談判埃及獨立的問題。1919年3月1日,魯世迪在自己的要求被拒絕後,忿然辭去首相職。
1919年3月6日,駐埃英軍總司令沃森當面向扎格盧勒等人下達“通牒”書,嚴厲斥責他們討論“保護”問題,是要給政府的工作“設定障礙”,並恫嚇要“嚴懲”他們。扎格盧勒十分義憤,當即打電報給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表示他們決心承擔“民族主義的責任”。3月8日,英國當局悍然逮捕了扎格盧勒等4名代表團成員,把他們放逐到馬爾他島。
扎格盧勒等被捕和放逐的訊息激怒了埃及人民。1919年3月,埃及人民反英大起義爆發。學生、工人、農民、商人等紛紛舉行示威遊行。示威者要求釋放扎格盧勒等人。他們破壞鐵路,割斷通訊聯絡設施,襲擊殖民侵略者。反英的怒潮洶湧澎湃。英國當局惶恐不安,先是血腥鎮壓,製造了數千人死亡的慘案,數千人被監禁或被處各種徒刑。但是,埃及人民並沒有在侵略者的屠刀面前畏縮後退。4月初,舉國上下要求立即釋放扎格盧勒的呼聲越來越高。英國當局狼狽不堪,不得不採用“換馬術”:任命埃德蒙·艾倫比元帥為埃及新任高級專員。阿倫比上任後不久,4月7日被迫宣布釋放扎格盧勒等人。埃及舉國歡騰,慶祝這一偉大的民族勝利。
扎格盧勒恢復自由後,立即從馬爾他飛往巴黎,向和會提出埃及的問題,幻想西方列強通過一紙宣言“保證”埃及的獨立。扎格盧勒又一次碰壁: 4月,美國宣布承認埃及為英國的“保護國”。6月28日,列強更在“凡爾賽和約”中載明:埃及處於英國的“保護”之下。儘管如此,扎格盧勒仍不甘休,他通過書信往來、私人接觸,同歐洲有識之士保持聯繫,爭取他們的同情和支持。
獨立談判
英國政府企圖乘扎格盧勒不在國內的時機,單獨同親英的埃及政府達成協定,以分裂埃及的民族獨立運動。1919年底,英國政府派遣了以米爾訥勳爵為首的“調查團”去埃及,揚言要“調查埃及騷亂的原因”,並提出一項“憲政”法案,以維護英國在埃及的利益。“調查團”在埃及活動了3個月之後,於1920年3月溜回倫敦。扎格盧勒及時地揭露了英國當局的陰謀。他告訴埃及人民,英國人將使用一切手段企圖騙取埃及人民的信任,以維護自己在埃及的統治。因此,埃及人民要提高警惕,切勿上當,要堅持獨立的權利。米爾訥回國後向政府報告了埃及的局勢,認為要解決埃及的問題,必須同扎格盧勒打交道。1920年6月,扎格盧勒受邀率代表團赴倫敦,同米爾訥“調查團”舉行談判。由於英國政府拒絕扎格盧勒提出的讓埃及獨立的要求,談判斷斷續續進行到10月份,終於破裂。
1921年4月,扎格盧勒應埃及首相阿德里·雅昆的邀請,從國外回到闊別兩年的祖國參加新的談判。埃及人民熱烈隆重地歡迎他勝利歸來。阿德里的“邀請”是在阿倫比的敦促下發出的,隱藏著卑鄙的用心:阿德里企圖利用扎格盧勒的崇高威望來騙取人民的信任,博得大多數華夫脫成員的支持,最後同英國達成某種妥協協定,以平息埃及人民爭取獨立和自由的鬥爭高潮。扎格盧勒識破了他的陰謀,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在談判中必須堅持的四項條件:①徹底廢除英國的“保護”制度;②埃及在國內國際範圍內擁有獨立的權利;③談判開始前,取消戒嚴令和對新聞的檢查措施;④談判必須由華夫脫領導進行。英埃當局根本無法接受這些條件,談判又一次失敗。
扎格盧勒回國後,由於得到人民的有力支持,使他更加堅定了為埃及的獨立而鬥爭的決心。他經常出席公眾集會,發表演說,接待來訪者,給報界寫文章,號召埃及人民“為自由而生,為自由而死”。但扎格盧勒一直反對使用暴力手段,認為獨立只能通過和平的手段去取得。英國當局對扎格盧勒的宣傳活動十分懼怕。阿倫比給他寫了一封帶有通牒性質的信件,勒令他立即離開首都,住到鄉間去。實際上這是對他實行軟禁。1921年12月22日,扎格盧勒在回信里強烈抗議英國當局的暴虐行為。他指出,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促使全國人民進一步去實現爭取獨立的願望”。他以鏗鏘有力的語言表示:“我要竭盡一切努力履行自己的神聖職責”。信件發出的第二天,英國當局再次逮捕了扎格盧勒,並把他放逐到遠離埃及的印度洋上的塞舌耳群島。
扎格盧勒的再次被逮捕和被流放,又一次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反英高潮;英國政府也看到已經沒有希望同扎格盧勒達成協定了。於是,決定發表單方面的宣言。1922年2月28日,英國政府宣布結束埃及的“保護國”地位,埃及將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但軍事、經濟、外交等權力仍為英國當局所控制。
短期首相
1923年3月底,英國政府在國內外強大輿論的壓力下,宣布釋放扎格盧勒。但是,直到9月才準許他回國。扎格盧勒為了埃及的獨立而不屈不撓進行鬥爭的精神,贏得了埃及人民的愛戴和尊敬。在埃及人民的心目中,他是埃及獨立運動的象徵,埃及人民的驕傲。埃及人民又一次用最隆重熱烈的儀式歡迎這位英雄凱旋歸來。根據1923年的憲法之規定,在1924年1月初舉行的首次大選中,華夫脫黨大獲全勝,扎格盧勒出任首相。扎格盧勒擔任首相只有9個月,英國當局便利用英國駐蘇丹總督兼駐埃軍隊總司令李·斯塔克爵士被刺事件,強行剝奪了他的權力,並解散了議會。這一事實表明,埃及的獨立僅是紙面上的,英國當局仍然主宰著埃及的命運,扎格盧勒為之奮鬥的目標並未真正實現。目睹著這一切,扎格盧勒心情鬱鬱不樂,為祖國為人民的命運而操勞,憂鬱成疾,不幸於1927年去世,終年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