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見秦王

他義:策略;計謀。 含義:舉動;行動。 含義:疾病。

原文

扁鵲①見②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③。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下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④,曰:“君與知之者⑤謀之,而與不知之⑥者敗之。使此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
(選自《戰國策·秦策》)

字詞注釋

【扁鵲】姓秦,字越人,鄭國人,戰國時的名醫
【見】覲見,會見
示:給……看
請:請求允許
【除】治療
已:治癒
使:致使
【聰】聽覺靈敏【明】看得清楚
【投其石】投:棄擲,丟掉。石:針灸時用的石針,古代有“石針砭病”的說法
知:懂得
謀:商量
使:假使
政:政治
舉:舉動
亡:使……滅亡
(1)君與知之者【謀】之(《扁鵲見秦王》)
含義:商量;討論。例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出處:《曹劌論戰》
他義:策略;計謀。例句:非常之謀難於猝發。出處:張溥《五人墓碑記》
(2)則君一【舉】而亡國矣(《扁鵲見秦王》)
含義:舉動;行動。例句: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出處:《陳涉世家
他義:仰起;抬起。例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出處:《靜夜思》
(3)武王示之【病】(《扁鵲見秦王》)
含義:疾病。例句:君之病在肌膚。出處:《扁鵲見蔡桓公
他義:困苦;睏乏。例句:則久已病矣。出處:《捕蛇者說》

翻譯

名醫扁鵲覲見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訴扁鵲。扁鵲便答應給他治病。但是,武王左右的人卻說:“國君,你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要醫治它未必能斷根,把反而使把耳朵聽不見,眼睛看不見。”武王就把這些話告訴了扁鵲。扁鵲聽了十分憤怒,立刻把石針扔掉了,並對秦武王說:“國君,你與懂醫道的人商量好了的事,卻又給不懂醫道的人破壞了,假使你用這樣的方法去管理秦國政治的話,那么國君你的舉動一下子就會使秦國滅亡了!”

按語

這篇小故事,描述扁鵲用具體生動的比喻斥責秦武王聽信無知之言,而遲疑不決的昏庸做法。扁鵲身為醫生,竟敢對秦武王怒而斥之,足見其才智過人和大無畏的精神。

啟示

1.治理國家同治病一樣,也要依靠各方面的內行,依靠有真知灼見的人才,否則,國家是治理不好的。
2.不要盲目地聽信別人的話,要獨立思考。

本文人物

扁鵲,又名秦越人,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407—310齣生。

生平簡介

扁鵲,戰國時醫學家。姓秦,名越人,齊國渤海盧(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對中醫藥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由於扁鵲醫道高明,為百姓治好了許多疾病,趙國勞動人民送他“扁鵲”稱號。扁鵲,傳說是黃帝時代的名醫。
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的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的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的不治。扁鵲在總結前人醫療經驗的基礎上創造總結出望(看氣色)、聞(聽聲音)、問(問病情)、切(按脈搏)的診斷疾病的方法。在這四診法中,扁鵲尤擅長望診和切診。當時,扁鵲的切脈技術高超,名揚天下。
濟南郊區鵲山西麓有扁鵲墓,墓前石碑署“春秋盧醫扁鵲墓”,並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整字樣。

事跡

扁鵲進見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著看了一會兒,扁鵲說:“您有小病在皮膚的紋理中,不醫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退出以後,桓侯說:“醫生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桓侯,說:“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膚裡面了,不及時醫治將要更加嚴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鵲退出後,桓侯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桓侯,說:“您的病在腸胃裡了,不及時治療將要更加嚴重。”桓侯又沒有理睬。扁鵲退出後,桓侯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在進見時遠遠看見桓侯就轉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問扁鵲為什麼轉身就跑,扁鵲說:“小病在皮膚的紋理中,是湯熨的力量能達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膚裡面,是針灸的力量能達到的部位;病在腸胃裡,是火劑湯的力量能達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轄的部位,醫藥已經沒有辦法了。現在病在骨髓裡面,我因此不問了。”又過了五天,桓侯身體疼痛,派人尋找扁鵲,扁鵲已經逃到秦國了。桓侯就病死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