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產折中理論
20世紀50年代以來,國際直接投資的空前發展引起了國際經濟理論界的普遍關注,有關國際直接投資的理論隨實踐一起獲得了迅速的發展。英國雷丁大學教授約翰·鄧寧在總吉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國際生產折中理論即“OIL三優勢模式”。“O”是所有權優勢(Ownership advantages),包括無形資產優勢和企業規模優勢;“I”是內部化優勢(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在市場存在交易成本的情況下,企業利用內部市場實現無形資產和中間產品的交換和運用,可克服外部市場失靈的障礙,使交易成本趨於最小;“L”是區位優勢(Location advantages),包括東道國的自然稟賦優勢以及東道國政府的政治經濟制度、政策法規和基礎設施所形成的優勢。鄧寧認為只有企業同時具有了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時,才能進行國際直接投資,如果缺少區位優勢,企業只能在國內生產。他認為區位優勢是國際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
Dunning(1996)指出外商直接投資的選擇主要決定於三方面因素:(1)所有權優勢(ownershipadvantages),即投資商擁有有形與無形技術、專利、商標、管理與協調技巧等方面的特有資源和能力。(2)區位優勢(10cationadvantages),即投資國的國內投資環境惡化(如土地取得困難、工資上漲、嚴格的環境規制等),導致企業在國內生產已不具備比較優勢、而選擇對外投資。流入國則需要具有市場發展潛力大、勞動力成本低、原料容易獲得且便宜、土地易於取得、對外資採取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優勢。(3)內部化優勢(internalizationadvantages),即投資商有能力結合所有權優勢和區位優勢,並將其內部化、以降低交易成本。Dunning的理論被稱為OLI理論、優勢理論。Dunning把區位優勢看成是決定國際投資在何處落腳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