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區劃
房村明立村,為防敵盜,故名防村,後演化為房村。鎮境,1912年屬泰安縣梁父區。1928年分屬第三、六、七區。抗日戰爭時期屬第八區。1945年劃為寧陽縣第八區。1950年改為第七區。1953年復歸泰安縣改為西住區。1958年改建為樂園公社。1984年改為房村辦事處。1985年建房村鄉。1994年建鎮。鎮以政府駐地村得名。1999年,全鎮轄房村、東西住、西西住、東楊莊、西楊莊、新楊莊、南滕村、北滕村、鄉城北、鄉城南、西良甫、魯里、鄒家莊、良一、良二、北埠東、北埠西、朱家莊、韓家寨、周全、肖莊、董白塔、程白塔、金莊、南陽關、北陽關、澇坡、么山峪、黑石埠、東南望、西南望31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2017年2月27日成建制劃歸泰安高新區。
歷史
房村鎮歷史悠久,早在周代就有許多村莊。據《考古錄》記載,龍鄉城、古城南今大汶口東十餘里有城基,俗稱鄉城。龍鄉城,建於春秋成公二年鄉城北嶺。東周時百里王,建梁王都城於此(即現在的王家莊)並建有兩處梁父,城東為東梁父,城西為西梁父。唐詩中的《梁父吟》指的就是這裡。梁王指派夏氏兵器匠就城外築爐百座,打制兵器,後人在此居住取名“爐里”即今天的“魯里村”。因其風水上佳,古代名人周龍占生前自造墓地於方寸南鄉城嶺。歷代帝王泰山封禪均在此祭地。另外,存有西西住文化遺址等。
交通
房村鎮處於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黃金旅遊線的中間,離泰山和曲阜僅20公里,西有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京滬鐵路,北有京滬高速公路,鎮內柏油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
旅遊
徂徠山位於房村鎮北距鎮駐地6公里,境內有西團山、黑山寨、孤山等群峰林立,樹木蔥蘢,風景優美。大寺是徂徠山境內的古寺,原名四禪寺,始建於北齊河清二年(563年),當時建有禪堂、正殿、配房、山門等20餘間,正殿有佛像,十八羅漢、觀音菩薩等。寺門外有石鼓、石鑼等,是徂徠山三大名勝之一。1988年1月,在該寺附近修建“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 ”,徐向前元帥親筆題碑銘,曾經參加過徂徠山起義的著名書法家武中奇為紀念碑寫有碑文。
東漢初期,房村北建有一城關,關的南面叫南陽關,關北叫北陽關。相傳漢劉秀走南陽,被村民馮義救駕。劉秀稱帝後封馮義為將軍。馮義死後賜金頂玉葬,並立透明碑。
據程氏家譜記載,唐朝貞觀年間,在程白塔村東建一寺院。寺院擁有耕地百畝,內築一塔,外觀白色。寺院香火極旺,後幾經滄桑,寺院沒落。宋末元初始有人在寺內居住,人們即以塔立村,名“白塔村”。至明朝天順年間,以程氏命名為“程白塔村”。程白塔是清代著名孝子程柱故里。據《泰安縣誌》記載:程柱,白塔莊人,父九漢早逝,柱尚幼。母王氏,年享八十卒。柱號泣欲死者三,廬墓三載,子孫懇勸而歸。繪父母像,每食必祭。村內現存有程柱全身彩色畫像,高1.7米,寬1.2米。程柱古坊位於程白塔村東。民國十八年《泰安縣誌》記載:“程柱坊,道光四年十二月題準立,墓前有傳。”石坊高約6米,長約七米,寬約4.5米,分上下兩層,下層石匾橫額刻有“旌孝子程柱之門”;上層頂端刻有“聖旨”二字,橫額刻有“恩褒純孝 孝篤天性”八個大字,上層四角掛有風鈴。
郵政編碼
山東省泰安市房村鎮郵政編碼(郵編)271027
農業情況
房村鎮是農業大鎮,目前,全鎮共有蔬菜面積4萬畝,其中冬暖式大棚2萬個,綠筍面積5000畝,是泰安市蔬菜冠軍和高效農業示範區。為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建起了山東泰山紅西紅柿專業批發市場,以市場帶動周邊鄉鎮共同發展特色農業,現在以房村為中心形成了40萬畝蔬菜種植面積。
工業情況
始終堅持集中引項目,加快推進工業立鎮進程,引進了岱銀新宇紡織、岱銀服裝、岱銀彩印包裝、騰盛鏈條、鵬盛管業、華鑫麵粉、恆陽針織、油母頁岩開發等項目。其中,投資過億元的岱銀新宇紡織項目,年實現稅收近兩千萬元,成為全鎮的支柱稅源,全鎮正逐步實現由傳統農業鄉鎮向新興工業城鎮的轉型。
自然資源
房村鎮地處泰山山脈徂徠山腳下,有豐富的硫磺、石油資源,國家森林公園坐落境內,全國最大的西紅柿生產基地,傍汶河之畔,河砂、林木、蔬菜等資源優勢明顯。位於房村鎮鎮境內朱家莊村南部的自然硫礦床,是一九七六年由山東省地質九隊進行地質普查時探明的,通過七六至七九年近四年的詳細勘探,初步探明,該礦床純硫儲量2.93億噸,礦石平均含硫品位80%,年開採量30萬噸以上,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自然硫礦床,其儲量居亞洲第三位。該礦床探發後,曾一度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並先後聘請了外國有關專家進行了試采試驗,取得了成功經驗。
特色產業
房村鎮地處馳名中外的泰山腳下,風景秀麗的大汶河畔,居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黃金旅遊線的中間,離泰山和曲阜僅20公里,西有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京滬鐵路,北有京滬高速公路。鎮內柏油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就坐落在房村鎮境內,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革命歷史遺蹟交融在一起,是投資、觀光、旅遊、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房村鎮轄區總面積96平方公里,6萬人,在農業上先後培植起“蔬菜、桑園、瓜果、畜牧”四大主導產業,生產的“泰山珍珠西紅柿”、“徂徠山無籽西瓜”等農副產品,享譽四海。連年是泰安市蔬菜生產冠軍鄉鎮、畜牧生產冠軍鄉鎮和省畜牧業強鎮,是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明星鎮。
房村鎮實施“建設大棚西紅柿基地,實現強鎮富民”戰略,全面推廣無公害種植、綠色食品等標準化生產技術,註冊了“泰山珍珠”牌商標,並建起了由農業部定點的西紅柿專業批發市場。全鎮現已發展大棚西紅柿1.5萬多畝,年交易量3.5億公斤,銷售收入3億元,成為全省最大的西紅柿專業生產批發基地,產品銷往國內10多個省市和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僅此一項全鎮農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
泰安市岱嶽區房村鎮圍繞大棚西紅柿和桑田兩大優勢產業調整種植結構,生態農業帶來了高效益,大棚西紅柿、桑田成了房村鎮的“金元寶”。
民生社會事業
積極對上爭取,加大資金投入,新修道路80多公里,完成了泰樓路、四坡路、岱銀路、澇華路、金良路、市場路的維修改造。完成了變電站改造工程和涉及全鎮31個行政村的線路改造項目,基礎設施支撐經濟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完成了敬老院的房舍修整、通自來水及綠化、美化工程,配齊配全了各種文體娛樂設施,被評為省級“園林型”敬老院。建成衛生院門診樓四層3000多平方米,新農合參保人數達到100%,民眾的就醫條件顯著改善。逐步加大對教育的資金投入,對二十一中、中心國小、中心幼稚園進行集中修繕,為中心國小新建一棟4層3800平方米的綜合實驗樓,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讓更多的民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