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鳳欽

戴鳳欽,出生於1958年9月,周口市書協副主席,河南省第八屆政協委員。

基本信息

戴鳳欽,1958年9月生,河南鹿邑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周口市書協副主席,河南省第八屆政協委員,周口市第十一屆人大代表。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全省大賽中入選或獲獎,被中國書法研究院、毛主席紀念堂等單位和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等國家的團體及個人收藏。
碧荷出幽塘朝日別樣鮮
——戴鳳欽先生繪畫作品賞析
荷花歷來就是文人騷客抒懷言志的題材。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曾以“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的詩句,來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要穿上用蓮花做成的香氣馥郁的衣服。宋人周敦頤以一篇《愛蓮說》名揚天下,傳誦至今。該文骨格清奇,立意高遠,深刻地表現出作者孤傲清高的個性。著名畫家吳炳在紙絹上繪的《荷花圖》,畫面明麗、嫻靜,充分表明了畫家對美滿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青春生命的讚美。
在經濟繁榮的現代社會,許多畫家依然通過荷花這一題材來抒懷。河南周口的書畫家戴鳳欽先生便是其中一位。戴鳳欽先生的作品不論是空靈鬆動的筆意,還是渾厚沉靜的墨色,都應該是出自心靈深處,出於性情。戴鳳欽先生追求精神的寧靜與自由,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作品中蘊含的素樸的自然本性。
戴風欽先生的作品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在他的作品中,翠鳥紅蓮,淡雅古樸,清秀脫俗。小鴨子試水,不僅生活情趣濃厚,還給人以哲思。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戴鳳欽認為:“只有作品具有生活的氣息,才能打動讀者。”為達到自己的要求,他多次到淮陽龍湖採風。對於戴鳳欽來說,龍湖裡的荷花早已經不是一朵朵普通的花朵,她們就是散落在人間的精靈。有了和荷花的心靈相惜,戴鳳欽在創造時就顯得得心應手。表現和諧盛世時,眾多的荷花昂揚向上,給人以奮發的精神,讓你不得不為之振奮;表現春夏秋冬的生活時,整幅畫面時常只有一朵花兒,大得幾乎塞滿了畫面,在殘葉襯托下,花是唯一的主題。汶川地震後,戴鳳欽創作了一系列的作品。這些作品被災區人民看到後,精神都受到極大的鼓舞,給災區人民抗擊地震、重建家園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支持。
在戴鳳欽先生的作品中,我們時常能夠看到他對生活的理解。白荷的亭亭玉立,翠玉的嬌艷熱鬧,強烈的畫面反差,反映出畫家不同的心境和生活情調。不管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嬌嫩,睡蓮的朦朧,抑或是殘荷的淒冷。我們都能夠驚奇地發現,藝術所表現出的巧合我們會在生活中遇到。例如,戴鳳欽用重彩和西洋畫法創作的《生機盎然》。這是一幅荷花團扇,而它又像是一幅荷花的肖像畫。整個畫面結構簡樸大方,將花朵集中刻畫,讓花瓣向陽,自然舒展,顯得格外秀麗。超凡脫俗的白荷頂上正蟄伏著一隻蜻蜓,當泛舟龍湖時,你正巧碰上。看到作品的讀者也許會有這樣的感嘆:喔,這就是生活。
總觀戴鳳欽先生的作品,我們終於明白,原來畫家是通過我們看到生活的不同側面,來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立體的生活場景。這是戴鳳欽先生作為一個畫家的智慧,他把我們帶到一個生機勃勃的現實生活當中,讓我們對生活引發出許多美好的聯想。
在戴鳳欽關於荷花題材的作品中,我們還能發現作品所體現出的濃厚的文人氣息。戴鳳欽深深懂得,學養智慧,筆墨精神,向來是書畫家構築藝術語言的基本要素。書畫藝術要想有長進,技巧是基礎,功夫在畫外,一個學識上孤陋寡聞的書畫家,他一生再勤奮,其書畫作品也不可能是高品位的。幾十年來,戴鳳欽博覽群書,涉獵甚廣,努力追求學識的淵深和修養的清純,他對道家學說尤其重視,並且極為精通。在創作中,戴鳳欽極其重視畫作的和諧,不管是作品的內容、構圖,還是作品表現出的精神,他都要求樸素和自然。因此,我們在通讀戴鳳欽先生所有的作品之後會發現,他不光畫出了荷花外形的美麗、嬌艷,更是深刻地反映出荷花的風尚與品格,荷花內在的莊重和高傲。在戴鳳欽的畫作中,讀者時常會發現這樣的作品:纖纖香肩竟棟樑似的擔起了高貴的花魂,盎然昂揚,灼灼其華,盡情向世人展示她自身的尊嚴和一種熱血灌澆下才能產生的奇異的剛烈之美。
一幅優秀的畫作,不光是構圖的巧妙、筆墨的精湛,更重要的是要融入畫家對時代、對生活的深切感悟,要在作品中折射出自己內心深處的精神審視。戴鳳欽先生常年深入生活,堅持到第一線去觀察生活,獲得第一手的繪畫資料,常常為了一幅畫殫精竭慮。他能夠在人才濟濟的河南迅速探頭是不難理解的。
在取得成就之後,戴鳳欽先生依然保持著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他說:“我從來不敢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沾沾自喜,前面還有許多的前輩,後面還有一大群的實力派青年畫家,我時常感到壓力的沉重。”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戴鳳欽堅決摒棄形式的東西,他知道,他要表現的是時代精神和現實感受,他一刻也不敢懈怠,從來不敢用功利和遊戲人間的心態來對待繪畫,向世俗力量獻媚,那樣,只能使他和他的作品“霧失樓台”。在藝術追求的道路上,戴鳳欽的步伐依然很沉著,他要用深重的人生體悟、直抒心靈的勇氣、深刻的思想求索、對美的價值和對藝術精神的堅守來實現自己的理想。我們相信,他能夠成功。(李海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