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西 形 意 拳 大 師
戴文雄,(1778-1873)小字二閭,山西省祁縣小韓村人。為戴龍邦之弟戴麟邦之二子。生於清乾隆四十三年,卒於同治十二年,終年九十六歲。為衝破戴氏家訓,心意拳向外傳播的關鍵人物。
戴氏家傳心意拳,他從小即隨伯父龍邦學藝,常以抱羊、抱牛、抱碌碡、打沙袋練力,十幾歲功力過人,故村人又以“二驢”名之。二十歲後,隨父麟邦到河南省魯山縣南門外十家店之一的廣盛店經營店業。一天,當地一惡棍向店裡索銀五百兩,二閭不與,遂與之交手,幸遇住店人李政所助,方將惡棍制服。二閭欲拜李政為師,當李得知二閭系山西戴龍邦先生之侄時,李即以師叔稱之(李政是河南馬學禮之徒孫,張志誠的弟子,馬與龍邦先生為親師兄弟)。二閭經李政的指點,技藝大進。次發回晉後,又得兄戴文亮、戴文英和表兄郭維漢的息心培養,加之自己的勤奮學習,刻苦練功,終於成為一代名師。
清嘉慶七年,戴龍邦去世,在遺囑中寫道:“心意拳不得外傳”。此後,他的侄兒戴文雄(又名戴二閭)遵循他的遺囑,心意拳被禁錮。
時祁縣金財主、萬財主等富戶,因在外地兼營商業,欲找一武藝高超的拳師為其保鏢。二閭被聘為鏢師,常往來於北京、東西口(即張家口、包頭)一帶。一次從天津護鏢車路經滄州時,因喊鏢惹出了麻煩,滄州許多拳師出而攔截鏢車。滄州自清代以來,武術名師輩出,人稱為藏龍臥虎之地,有鏢不喊滄的舊例。任何武林強手保鏢到了滄州都掩旗不喊,登門拜訪名師,贈送銀兩。這次二閭護銀過滄,因隨從不明當地舊例喊鏢而引出滄州許多拳師,手執器械攔住鏢車。當時戴二閭賠禮道歉,幾個拳師問了二閭家鄉姓名後說,你既認錯,我們也只好不用器械傷你,但還得動手見見高低。我們這裡有一條規矩,如果你能連勝我們三人,就讓鏢車通過, 否則,就得將鏢車留下。這時二閭毫不懼色說,那就只好奉倍了,於是雙方擺開架勢,滄州拳師奮勇直上,二閭讓過三招後,連連進擊,以心意特技使滄州三拳師連連敗北。鏢車通過,並結識了尹玉文等許多滄州拳師,從此戴二閭名聲大震。此後才引出了李老能(即李洛能、李飛羽)到山西祁縣以種菜為名投拜戴二閭為師學習心意拳的故事。戴二閭即成為衝破戴氏家訓心意拳不外傳的關鍵人物。而李老農則成為戴二閭的繼承人北派心意拳廣為傳播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