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簡介
《當代藝術》雜誌 總編,北京虹灣藝術館藝術總監。1981年生於甘肅,現居北京。曾就讀於湖北美術學院美術史論專業,先後任職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中國文化市場網”主編、中國國際藝術品投資與收藏博覽會執行副總監。2006年創辦“當代藝術”網,致力於專業藝術網路媒體平台的打造,2007年創辦《當代藝術》雜誌,任《當代藝術》雜誌出版人兼總編,北京虹灣藝術館藝術總監。從事文字及策展工作,撰寫藝術評論,札記若干,主持策劃“2007當代雕塑開放展”(北京展覽館),“環鐵時代,年輕一代”當代藝術展(北京環鐵時代ART美術館),“2008五四國際年輕藝術節”(北京虹灣藝術館),“觀念媒體”影像現場網路年展等活動。
旗手
戴卓群,新五四精神的旗手作者: 曹春霞 來源: 《青年與社會》
在剛剛過去的五四,北京宋莊舉辦了“2008年首屆五四國際年輕藝術節”,同其他大型藝術展覽所不同的是,這個藝術展的參展人員都是年輕一代自由藝術創作者、藝術院校在讀學生,即“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語言,致力於當代藝術方向之探索”的年輕人,而策展人也是這個年輕群體中的一員——戴卓群。
從發起“當代藝術沙龍”到創辦《當代藝術》刊物,再到策劃五四藝術節展覽,戴卓群就像一個不斷求索的耕種者,將自己的想法一步步付諸實踐。
為了忘卻的紀念
一個高舉紅旗的男青年一臉嚴肅的走入展廳,身旁的男女青年們手拿新制的新青年雜誌,一身當年的五四青年裝扮,男的是黑色中山裝配黑色千層底,女的是蘭卦黑裙白襪黑色鞋。當然隊伍里也有穿著很現代氣息的青年,他們一邊發放著“新青年” 雜誌,一邊隨機採訪著身邊的觀者,身後還有穿成現代服務生的人,推著垃圾捅,一般被訪問的人,拿了雜誌,回答了問題,也就順手把手裡的紙杯仍進垃圾筒里了。
這就是這次展覽開幕的行為作品了。
歷史中的五四青年熱血、剛強,相比之下雖然同樣身穿那個時代的衣服,但是今天的我們文氣了很多。畢竟時代不同,雖然同樣有要打倒的,也有要奪回的,但是他們用了不一樣的方式去表達。展覽助理女孩們的服裝雖然是當年五四的風格,但是遠沒有那時候保守,至少黑色裙子是改短了一半多。
活動
作為策展人,戴卓群並沒有想到這個活動會吸引那么多人的參與。從徵集信息正式發布到報名時間截止的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報名人數已經突破了一千人,原計畫遴選50人左右的活動規模也擴展到了最後的90多位。當被問到對五四精神的理解時,他略略思考了一會兒:“以前說五四具體到德先生和賽先生,就是民主與科學,那是當時最迫切的命題,其實更貼切的在於後面這句獨立自由之精神,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我們應當秉持獨立與自由之精神,去做個人的求索,付諸實踐。”
“我們已經身處在了一個完全嶄新的時代,但我想,有一種精神我們是不應該忘記的。借舉辦五四年輕藝術節的機會,更希望我們當下年輕一代能夠重溫‘五四’新文化的記憶,延續一種精神的傳遞、一種文化的傳播、一種跨越時代反差的思考與行動。”
創建一個全面關注年輕藝術家創作的大型藝術節活動,在他腦海中已是醞釀許久的想法和企望了,如今,這個願望終於實現。
“平實的農民”
進入戴卓群的部落格,看到他稱呼自己是“平實的農民”。用他的話說,“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原因,我出生和成長在農村,我本來就是農民的兒子。”與現在一些80後優越的成長環境相比,戴卓群自小沒有受到在父母知識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
他的家鄉,是甘肅西部比較偏遠的農村,父母至今仍在西北貧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著。求學的歲月也是異常艱難,但也正是在這種簡單淳樸的天地里,他收穫了屬於自己的理想。
回憶起自己讀書的日子,戴卓群興致盎然。那時候,那個小縣城的信息很閉塞,讀書的過程相當辛苦,他每個星期會在有限的生活費里節省下幾塊錢贊起來買書,這樣在蹉跎著讀完高中的時候,他已經將《史記》、《資治通鑑》全部通讀。尼采和叔本華的全集用來當長詩反覆高頌,貢布里希的《藝術發展史》也爛熟於心。他說,“這個過程給了自己很好的教益,促成了少年時代的轉機。”中學時的戴卓群,便躊躇滿志,決心要做一名獨立不羈的思想者,為社會的底層生存,正義公理髮言。
之後走出大西北,來到長江邊上的武漢求學的他,並沒有悠遊自在的享受著大學生活。他在課堂上的日子很少,幾乎所有時間都沉浸在經典的閱讀,廢寢忘食。同時接觸和目睹著生活的變化,思想也在慢慢的改造和蛻變。他坦言:“痛感學院教育的平庸和敷衍,絕不做空頭學問家。”大三時,他徹底從學院裡走出來。對於當初歷經復讀才考上的大學,選擇輟學的他不覺遺憾“從此以後,我就可以真正從一個用理論構建的書生世界裡走出來,回到現實生活中,做一些實際的事情”。
不論是讀書,還是選擇沒有讀完大學,戴卓群始終都是在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生活。
國學
成長在甘肅,求學於湖北,再闖北京追夢,戴卓群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談及當初的北漂經歷,他也是一笑而過“家裡人都不知道,我就到北京了,經常是這樣,家裡人後來就習慣了。我意識里沒什麼北漂不北漂的,在哪裡不都是漂嘛!”
在北京,戴卓群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當代藝術沙龍”上,且忙的不亦樂乎:做沙龍的學術主持,打理“當代藝術網”,任《當代藝術》主編,以實現“以開放的姿態關注和發現80年代前後出生藝術家的思想與觀念,凝聚優秀新生藝術力量,展現80時代藝術的全面景貌”的初衷。而在國學大熱、中國傳統文化重回大眾視線之際,戴卓群又可以說是80年輕人里對國學加以關注,有代表性的少數人之一。
在中學廣泛涉獵群書,從文學,歷史,進入哲學,他下了很大的決心和毅力展開對西方哲學史和哲學流派的疏理攻讀,然而在這期間,他的興趣慢慢轉移到了中國傳統文化上來上,尤其是對梁啓超的國學巨著大感興趣,並做了進一步的探究。
他還補充道:“五四前後,民國一代非常精彩,我也關注的很多,主要人物的主要著作盡力拜讀,所以今天有這樣的活動就很自然了”。
令戴卓群較為得意的是,早在讀書期間就批閱典籍,洋洋灑灑撰寫了三萬餘字的《國學經史正義書鈔》。在書中的前言,他寫道“余識國學,早於身處僻遠之中學時代,受當時一批青年學人在文壇、思想界崛起之勢力影響,便除少年人熟習之“唐詩宋詞”、“詩經楚騷”、“古文觀止”之類,克服萬難,極力搜求,博覽雜識,尤顯著者在通讀《資治通鑑》、《史記》和一套《四庫全書》的精華本,其中經、史、子、集各部都雜濫收了一些。”
在我們這個時代,80後是一個備受非議的群體,其中就被責難不關心傳統文化,戴卓群認為“這是時代造就的,是歷史性的文化斷裂,造成我們80後已經無法親近精深造級的傳統文化”。
大學選擇藝術史這個專業,為戴卓群作為80後藝術家,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的重新解讀奠定了理論學科的背景。
再次回顧他的《國學經史正義書鈔》的書寫歷程,戴卓群感慨良多:“80的年輕人可能很少有人去沉潛下來進行研習傳統的文化和典籍,畢竟文化史上產生了很深的斷裂和代溝,但大家對待傳統的態度確實都相當虔誠,這一變化也可以說是在百年動盪後的中國新一代不同於前人的特徵,更何況在這種返溯傳統的熱潮中,青年人沒有先天文化負擔和觀念包袱,便也樂意尋覓和挖掘更多豐富的傳統元素,來融入自己的創作之中。不過我們也不能在這種熱潮里,盲目強調復興傳統的現實意義,不能將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與狹隘民族主義的招魂混為一談”。
戴卓群的“媒體情結”
果凍時代展——八〇後的臉都被你們丟盡了。
青城山中國當代美術館群——打土豪,分田地,每人都得一分利。
羅中立——犧牲了自己作為畫家的身份,為中國美術教育界的官僚作出了榜樣……
這是07年年底,作為網站主編的戴卓群,在當代藝術網推出的一個批評類的評選活動 ——“紙老虎”獎。站在目前當代藝術異常火爆又不乏虛誇的大背景下,“紙老虎”獎的推出讓不少網友認為是一場網路鬧劇。
“這樣的活動,純粹就是惡搞當代藝術!”對於批評家陳默的話,戴卓群坦言他們並不怕得罪人。他一直如此,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哪怕發出的聲音與主流並不相符。
“現在所有藝術媒體不管大的小的全都在每年終了大搞所謂的排行榜、大盤點,所以說我們發起這箇中國當代藝術紙老虎獎出發點很簡單,就是一次黑色幽默的行為,有沒有評選的實際意義,就像牛虻對於牛的意義,已經不是我們需要去考慮的事情了。”
觀點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紙老虎”是在當今某些藝術媒體亂搞盤點,吹捧聲一片當中微弱的巴掌聲。在當代藝術網上,他們這樣解釋著這一次的活動:“我們旨在將少數具備典型性的藝術實體、人物和事件遴選為當年度“紙老虎”範例與樣本,為表面繁榮、虛張聲勢、浮躁虛誇、太平粉飾的當代藝術現實一聲棒喝,扮演揭穿那皇帝新裝的角色。”
戴卓群有很深的媒體情結,在他眼裡,媒體曾一度是中外知識分子用來參與現實政治和張揚學術主張的有力武器。從《獨立評論》——報紙,當代藝術網——網路,《當代藝術》——雜誌,他的足跡遍及媒體的多種形態。
當年讀書時,他便開始探求創辦媒體的操作思路,在當時主編的那份《獨立評論》小報中,他寫到:
要以開放的姿態,成為獨立思想、自由聲音的陣地。從視覺、思想、內容、形式,甚至姿態徹徹底底為倡揚新風氣而努力。關注每一個細節,不畏風雨,銳意進取,擴大影響,造成時勢,深入人心。我們的定位是立足當下生活,現實情景,涵蓋藝術領域,乃至涉及文化視野的現狀、機制等方方面面問題的自由評論。
這幾句宣言式的文本,從現在的角度看,依舊是鮮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