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瀘州文藝界,能詩書畫兼善者確乎不多, 戴煒群先生即是其中之一。
戴煒群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生於四川江安,從小就鍾情於中國的傳統藝術,對詩書畫尤其喜愛。在生活的磨礪與藝術的追尋中,其古典詩詞、書法藝術、中國繪畫,日臻成熟。詩中有畫,畫中有書,三者融為一體,交相輝映,自成一格,形成一道獨特的審美風景。最近,煒群先生將其詩書畫遴選結集,題為《墨溪吟》。
清·劉熙載在《藝概》中指出,“詩品出於人品”,同時又舉例說,“蘇、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詞瀟灑卓犖”。煒群先生為人真摯坦誠,寬厚隨和,其詩也常常呈現出一種自然悠遠的意境。如七絕《忘憂谷》:“竹海林深能隱鳳,/雲崖谷淺可忘憂。/墨溪流水吟風月,/不舉金樽亦解愁。”語言流暢而自然,含意深邃,我們從中看到的是一位瀟灑自由的老者,在優美的大自然中款款信步,咀嚼著生活的快樂。對於閱讀此詩的人,體驗與感受到的不僅是“忘憂”的愉悅,而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中國書法是一種形象化的藝術,在其優美的點、畫和流轉的線條中充滿了人文精神——書法者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思想。明·祝枝山說得好,書法表現的是“情之喜怒衰樂”。煒群先生所書寫的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其線條流麗自然,輕盈飄逸,凝神靜思,實則表達的是書法者那種“相看兩不厭”的審美興趣與閒情逸緻和對人生的一種思考和價值觀念。
作為一種造型藝術的繪畫,在於畫家運用色彩和線條創造具有一定空間感的藝術形象。這種藝術形象是“有意味的形式”,既反映現實,又飽含畫家對現實的審美感受和審美評價。煒群先生擅長於中國畫,其中國畫有著濃郁的寫意之美。《獨立春風第一香》其背景色彩為淡墨——矗立的山峰,畫面正中是一株枝幹虬勁的梅樹。綻放的梅花鮮艷而亮麗,在寧靜之中蘊含著熱烈,——這種寧靜與熱烈,何償不是作者關於生命、關於人生的美學寫意與真情抒發!
走進煒群先生的詩書畫,走進的乃是煒群先生的心靈世界。這是一個自由的、文人的世界。既脫俗瀟灑又安於清貧,既隨意而為又真摯熱誠,始終如一地,在他的那一片綠蔭里,守望與觀照著現實,歌唱著生活與生命之美,給予我們無限的審美空間,我們因此而深深地感動著,快樂著!(王應槐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