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成呈司諫台坐帖

戲成呈司諫台坐帖

此帖為致陳瓘書札。 《戲成詩》,《書法大辭典》稱為《嶽麓詩帖》,吳其貞《書畫記》稱為《戲成帖》,《書法鑑賞大辭典》稱為《戲成呈私諫台坐詩札》,蔡舜寧〈米芾之書學思想與書法藝術研究〉稱為《呈私諫台坐詩》。

基本資料

【名稱】戲成呈司諫台坐帖[1]
《戲成呈司諫台坐帖》《戲成呈司諫台坐帖》

【又名】戲成詩、呈私諫台坐詩、嶽麓詩帖
【類別】中國書法

【年代】宋代
【作者】米芾
【規格】紙本行書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法帖釋文

戲成呈司諫台坐芾
我思嶽麓抱黃閣,飛泉元在半天落。
石鯨吐水(點去)出湔一里,赤日霧起陰紛薄
我曾坐石浸足眠,時項抵水洗背肩。
客時效我病欲死,一夜轉筋著艾燃。(下註:關漼)
如今病渴擁爐坐,安得縮卻三十年?
嗚呼!安得縮卻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1]

作品簡介

此帖為致陳瓘書札。
《戲成詩》,《書法大辭典》稱為《嶽麓詩帖》,吳其貞《書畫記》稱為《戲成帖》,《書法鑑賞大辭典》稱為《戲成呈私諫台坐詩札》,蔡舜寧〈米芾之書學思想與書法藝術研究〉稱為《呈私諫台坐詩》。
此詩乃追述壯歲長沙之事。
抽筋欲死之關漼,恐即關長源,乃關杞(蔚宗)長子。《書史》:“唐率府長史張顛字伯高真跡四帖……又五年官潭(長沙),關杞通判邵州,以石本見寄。”“唐虞世南《枕臥帖》雙鉤唐摹,在關杞處。”元陸友《研北雜誌》卷上:“關子東(名注)云:叔父廬州使君蔚宗,平生好事,多蓄書畫,嘗有褚河南所模虞永興《枕臥帖》……先兄長源,叔父長子也。至崇寧間解後(邂逅)元章於京口。是時叔父已捐館,從長源求此書……”漼水為桂水別名(見《水經注·深水》),故“長源”亦字以表德也。
此帖“飛”字與《黃絹本褚模蘭亭跋贊》及《王羲之王略帖跋贊》同字酷似,年代固當相近。
“安得縮卻三十年”,考米氏題語溪石:“黻米南宮五年求便養,得長沙椽。”若假定從崇寧間上推三十年,當為熙寧末年,與題石時稱熙寧八年十月望日正相近,三十言其成數。以其熙寧八年始官長沙下推,則為崇寧三年,又以“擁爐”知之,乃隆冬所作。然觀同寄司諫之《惠柑帖》有“面謝”之語,則米芾又為京官也。姑置崇寧五年冬,此年米芾為書畫博士。
“我曾坐石浸足眠,時項抵水洗背肩”,憶想當時,多么愜意快活,但“如今病渴擁爐坐,安得縮卻三十年?”,如今老來病痛,坐擁爐子,如能時光倒流,那該多好,言之實不勝唏噓,蒼涼傷悲溢於言表。[2]
1106年,米芾於汴京(河南開封)擔任書畫學博士,榮寵優渥的仕宦生涯,似乎能夠讓他結交到不少中央層級的官員,陳瓘或許就是其中的一位。陳瓘在京城擔任司諫官職,米芾在詩中對他提及三十年前於長沙浸泡泉水的樂事,對比今日因病困頓的情況,向他表明年老力衰的身心狀態。
《惠柑帖》或為另一件米芾回給陳瓘的信札。內容主要感謝對方饋贈柑橘,並且說明烹煮料理的方式,而信中未能提及的謝意,改天必定會當面致意。兩帖均表達出米芾在京城與朝中官員的互動情形。[1]

作者簡介

米芾(1051-1107),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有“米襄陽”之稱。史傳說他個性怪異,喜穿唐服,嗜潔成癖,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他六歲熟讀詩百首,七歲學書,十歲寫碑,二十一歲步入官場,確實是個早熟的怪才。在書法上,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於法度,蘇東坡盛讚其“真、草、隸、篆,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獨創山水畫中的“米家雲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筆墨作雲霧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錯落的濃墨、焦墨、橫點、點簇來再現層層山頭,世稱“米點”。為後世許多畫家所傾慕,爭相仿效。他的兒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較多,使這種畫風得以延續,致使“文人畫”風上一新台階,為畫史所稱道。米芾究竟以書為尚,還是以畫為尚,史家各有側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