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者提著錄音機,攜帶筆記本,在4年多時間裡,行程幾萬里,走訪了數十個參加過衛國戰爭的婦女,然後將她們的事跡整理成文,讓婦女們在書中作為主人公輪流出現,“自己講自己”,如同直接面對讀者娓娓而談。這些女主人公的命運遭遇非常豐富多彩,各不相同,但又具有整體的共性。作者巧妙地剪輯和匯合了她們的故事,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中婦女群像的歷史長卷。
全書共由12篇短文組成:《我不想回憶》,《再長長吧,姑娘……你們還嫩著呢》,《只有我一人回到媽媽身邊》,《我們這幢樓里有兩場戰爭》,《電話聽筒可射不出子彈》,《我們只獲得了小小的獎章》,《那已經不是我了》,《我現在還記得這雙眼睛》,《我們沒有打過槍》,《關於一丁點兒大的小土豆》,《媽媽,爸爸——是什麼?》,《我拯救了生命,我拯救了和平》。這12個短篇無縱向的主脈,各個故事獨立成篇,極少起伏跌宕的情節,有些地方的敘述還略為瑣碎;但由於是女主人公們在面對讀者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因而又顯得真切感人。
故事中的主人公們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是兒孫繞膝的祖母、外祖母了,她們有的已經退休,有的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餘熱。但在戰爭剛開始時,她們還是一群十六、七歲的小姑娘,有的剛讀完中學,有的甚至連中學都還沒有畢業。她們青春年少,有著美好的目標與追求,對未來充滿夢幻般的希望與憧憬。可戰火摧毀了一切,她們不得不暫時擱下少女的夢想,投身到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去,成為狙擊手、坦克手、飛行員、洗衣工、麵包師、電話接線員、通訊兵、醫生、護士……女人畢竟是女人,姑娘終究還是姑娘。她們溫柔、善良、膽小、怕羞、愛漂亮,還喜歡貪吃零食,留著心愛的長辮子。可一夜之間,她們不得不換下漂亮的高跟鞋,穿上40碼的厚氈靴和帶帆布套的美式大皮鞋,必須剪掉心愛的長辮子,習慣軍隊紀律,學會識別軍銜,學會射擊目標,匍匐前進,纏包腳布,一連幾晝夜不睡覺,在短短的幾秒鐘里戴上防毒面具、挖戰壕……這些具體的戰爭生活,在姑娘們要求參軍之前,是無論如何想不到的。關於促使女人參加戰爭的原因,薇拉·達維多娃說得好:“我認為,這涉及到我們民族的特點。當我們的婦女看到她們的國土要淪喪、民族要滅亡時,她們是不能心安理得地給孩子洗澡,心安理得地燒飯做菜的。”姑娘們為此付出了10倍的艱辛、慘重的代價:她們有的將鮮血灑在反法西斯的戰場上,有的落下了終身的殘疾,有的才20多歲就白髮蒼蒼,有的甚至不會穿姑娘的衣裙……但她們畢竟挺過來了,終於熬到了戰爭勝利的那一天。
狙擊手瑪麗亞·伊凡諾夫娜·莫羅卓娃,戰前還是個稚氣未脫的中學生,參軍後她成了一名連步兵看著都羨慕的狙擊手。一次,步兵發現敵寇後,由於敵人距離太遠,衝鋒鎗射程不夠,便請莫羅卓娃來消滅這名敵人。莫羅卓娃雖然出色地執行了命令,但事後,“我的雙手發起抖來,而且渾身都打開了寒噤。我懷著一種恐懼……”因為,“這是一個活人哪,雖然是敵人,可畢竟是個活人。”戰爭中幾乎是每個人都有著莫羅卓娃的經歷。但是,戰爭又是會改變一個人的。上士、狙擊手克拉芙季婭·格利戈里耶夫挪·科羅宰娜,在看到被德寇燒死的蘇軍戰俘的焦炭似的人骨後,在目睹了幾顆灰燼中的燒光了琺瑯質的五星帽徽後,則認定“不管我殺死多少人,我都不動心了”。因為,“當我見到這些燒焦的屍骨時,我不能控制自己,心裡只剩下憤怒和復仇的欲望。”還有一位姑娘來自農村,她膽小懦弱,心地善良。有一次,家裡的一頭母牛生病死了,她竟傷心得哭了兩天兩夜。母親怕她哭壞了身體,只得陪她一起撣眼淚。可戰爭期間發生的一件事,卻使她前後判若兩人。那是一次殘酷的拉鋸戰,蘇軍部隊餓了3天3夜,可以充飢的只有又硬又乾的麵包乾,戰士們無法下咽,嘴上都起了血泡。情急之中,他們突然發現前沿陣地上有一匹漂亮的小公馬在溜躂,於是他們請來了這位當阻擊手的姑娘。姑娘二話沒說,舉槍“叭”地一下就結果了這匹可憐的小馬,並用它的肉熬湯,滋補挨餓的戰士。當時有位新兵對姑娘的做法很反感,覺得她“心狠手辣”,並拒絕吃馬肉湯。對此,姑娘只能默默無言:面對飢餓的戰士,她已經不能對馬匹存什麼“惻隱之心”了。其實,她自己也很心痛這匹漂亮的小馬,但這完全是迫不得已的。
戰爭,本來是男人的事,應該“讓女人走開”,可事實上,幾乎是全蘇聯的婦女和兒童都投入了戰爭,只是以獨特的方式進行戰鬥,以獨特的感受體驗戰爭。游擊隊員切爾諾娃,她雖懷有身孕,但還是不顧一切地把地雷夾在腰裡,靠著胎兒撲撲跳動的心臟;還有一位母親,帶著5歲的女兒走遍全城,小姑娘的裙子裡,好幾層傳單裹在身上,而這時,大街上布滿了德寇和偽警……並不是這些女人缺少母性,也不是她們樂意拿自己孩子的生命去冒險。她們熱愛生活,她們想活下去,她們想讓自己的孩子免受自己正在遭受的苦難,所以才做出這些連男人都驚詫不解的舉動來。和平時代的人們難以想像:一個自己才只40多公斤的小姑娘,要從前沿陣地、甚至從燃燒的坦克中背回體重是自己2~3倍的戰士,她們工作的臨時衛生站,堆滿了鋸下的胳膊和斷腿,用她們的話說,簡直像個“屠宰場”,很多男人見此情景嚇昏過去,而她們卻早就習以為常。正如女戰士薇拉·達維多娃所言:“我們全都迫使自己適應戰爭,迫使自己在戰爭中發揮作用,可是卻要付出十倍於男人的艱辛。”戰爭中沒有女性,戰爭又不能沒有女性。
作品賞析
《戰爭中沒有女性》的文體較有特色,屬紀實文學,亦可稱為文獻性或紀錄性文學。按照前蘇聯《簡明文學百科全書》中的解釋,紀實文學是一種“學術史料性的藝術散文”,它在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反映當時的詳情細節,完整或部分地再現史實。但紀實文學又並非單純地敘述歷史或現實,而是採用藝術的綜合概括手法,高度真實地反映生活畫面和歷史人物。與小說相比,作家的想像和虛構在紀實文學中又受到嚴格的限制。總之,把文獻史料忠實地、哲理地再現出來,再加以典型化原則的處理,是紀實文學創作的主要手法。
《戰爭中沒有女性》這部紀實文學作品則是全景性的,作者沒有像前人一樣,選擇一個或幾個原型,精心構思成一篇環繞一個或幾個人物展開情節的小說。如果那樣做,作者也是有足夠的素材積累和駕馭能力的。但是,阿列克茜葉維契另闢蹊徑,要寫出偉大衛國戰爭中蘇聯婦女的整體形象。事實證明,作者的嘗試獲得了成功。作品的12個故事無縱向的主脈貫穿,各自成篇;主人公們面對讀者娓娓而敘,雖然有些敘述過於瑣碎,甚至還有反覆,但由於是講述主人公的親身體驗,因而顯得真切感人,於平淡中見起伏。紀實文學的寫法,還免去了作者轉述之苦,使“主人公→作者→讀者”的三元關係簡潔為“主人公→讀者”這樣一個更直接的二元關係。主人公所有的情感歷程、情緒體驗能更直接、更準確地傳染給讀者。因此,這一寫作手法被許多中國當代作家所接受和喜愛,如張辛欣的《北京人》。作品中,眾多的主人公們用夾雜著各地方言的北京話,向讀者叨嗑生活的甜酸苦辣,充分體現出現代北京人的心態,有著濃郁的北方生活氣息。
《戰爭中沒有女性》對戰爭所取的描繪角度也頗具獨特性。阿列克茜葉維契不去渲染戰鬥和工作的過程,也沒有直接描寫女兵們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而主要是通過女性心靈對於戰爭的感受,從感情上去反映和描繪戰爭,從而更深刻地揭示了那場戰爭的本質。因為,戰爭原本只是男人們的事,而女性與軍人往往難以得兼,但這一常規在衛國戰爭中被打破了,眾多的女性從戎參戰。女孩子們身上常見的嬌氣、溫柔、端莊、怯儒等等,被戰火徹底燒毀了,女性非女性化了。這一事實,進一步說明了戰爭的嚴峻和慘無人道,也說明了衛國戰爭的正義性和全民性。總之,這部作品著意於探索戰爭中女性的心理和精神風貌,反映衛國戰爭中蘇聯婦女的犧牲精神和傑出貢獻。 前蘇聯的戰爭文學、女性文學很多,佳作也不少,但像《戰爭中沒有女性》這樣,從個性各不相同的眾多女性的心靈深處去反映戰爭的作品,還是不多見的。
作者簡介
1948年出生的阿列克謝耶維奇,畢業於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車諾比事故等人類歷史上重大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