戧金玻璃
它的工藝特點是流光溢彩,富麗華美。目前僅見乾隆一朝有傳世作品,且數量很少,多是成組成套的作品,如五供、三式等。
(圖:粉紅色玻璃戧金纏枝花卉紋三式)
選自故宮博物院
( 中國古代玻璃)
是由髹漆工藝中的戧金漆技法移植而來。其作法是在一種顏色的玻璃器物表面按照預先設計的花紋碾琢出纖細均勻的凹槽,然後在槽內打金膠,上金箔,使之形成金色的紋理和圖案。
戧金玻璃
它的工藝特點是流光溢彩,富麗華美。目前僅見乾隆一朝有傳世作品,且數量很少,多是成組成套的作品,如五供、三式等。
(圖:粉紅色玻璃戧金纏枝花卉紋三式)
選自故宮博物院
( 中國古代玻璃)
透明玻璃戧金圓盤 清中期 最大盤高3.4cm,口徑17.3cm。 最小盤高1.8cm,口徑8.3cm
簡介 描述藍玻璃戧金花卉紋爐是清乾隆年間製造的腹部為吹制,耳、足為模壓的代表性作品。
簡介 描述藍玻璃戧金花卉紋蠟台,清乾隆,通高28.5cm,盤徑6cm。
簡介 描述花觚為有模吹制而成。圓形外撇口,細頸,鼓腹,高足,平底。腹部飾循環往復的花葉紋一周,頸與足分別飾蕉葉紋,上下對稱呼應。
簡介 描述“清乾隆透明玻璃戧金蓋碗”是清代乾隆年間宮廷御用的玻璃器皿,與此戧金玻璃蓋碗配套的還有盤和小碗。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盤為模壓而成。圓形,平底。通體為無色透明玻璃,外壁環飾蕉葉紋,口邊飾雲頭紋。刻紋纖細流暢,填金均勻飽滿,製作非常考究,具有富麗堂皇、流光溢彩的裝飾效果。
蠟台由蠟扦、大小兩個撇口淺盤、立柱、覆碗式高足等組合,再以銅棍穿連,用螺絲緊固而成。清代文物,現藏於故宮博物館,通常高28.5cm,盤徑6cm。
“三式”即爐、瓶、盒的組合,是置於室內燃放香料的成套用具。其組合方式始見於清朝,似與滿族的生活方式有關。造辦處曾以琺瑯、銅鍍金、玉、瓷等材質製作了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