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期 | |||||
拼音: | |||||
解釋: | 1.定期。 |
相關詞條
-
戒
戒(sãla):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義,通常也指道德規範、好品質、良善的行為、佛教的行為準則等。戒有時也作為學處的別名,如在家學處包括五戒(...
戒(sila) 詳細釋義 基本字義 漢英互譯 典故 -
三堂大戒
三壇大戒為漢傳佛教出家僧人受戒儀式;依初壇、二壇與三壇正授,分別得到沙彌(尼)戒、具足戒、菩薩戒的戒體。
儀式簡介 相關內容 -
戒體
出處: 唐白居易《題道宗上人十韻》:“精潔霑戒體,閒澹藏禪味。” 明汪廷訥《獅吼記·住錫》:“常將戒體薰,看我袈裟不動,蒲團安穩。” 清龔自珍《寒夜讀歸...
基本簡介 參考資料 文獻記載 -
比丘戒
比丘戒,梵語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語同。音譯鄔波三缽那。意譯近圓,有親近涅盤之義。又作近圓戒、近具戒、大戒。略稱具...
簡介 經書記載 第十一世 大戒 意義 -
西藏後弘期佛教
自從藏王朗達瑪於841年滅法以後,經過一百多年,衛藏等地都沒有出家的僧伽。到宋代初年,才有盧梅等往西康學佛法,回藏重集僧伽,弘揚佛教。此後直到現在約一千...
西藏後弘期佛教 在密宗方面 -
戒[漢字]
戒,從廾(gong)持戈,以戒不虞。 戒(sãla):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義,通常也指道德規範、好品質、良善的行為、佛教的行為準則等。
戒 (sila) 詳細釋義 基本字義 漢字演變 古籍解釋 -
念戒近道
《念戒近道》出自《佛說四十二章經》,這是本經的第三十七章,這一章是說你相信佛的戒律,不論離佛多遠,也都是在佛的面前。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譯者簡介 -
潭柘戒颱風景區
潭柘寺戒台寺景區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包括潭柘寺和戒台寺。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在北京民間有“...
概述 潭柘寺 戒台寺 參考資料 -
佛說菩薩內戒經
佛說菩薩內戒經宋北印度三藏求那跋摩譯佛以十五日說戒時。文殊師利正衣服。以頭腦著佛足。起長跪白佛言。若有初發意菩薩。於道於俗當用何等功德。
概述 其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