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視覺日記

我的視覺日記

《我的視覺日記――旅德生活十五年》於2001年出版,因她小說般的傳奇經歷和優美的文筆配上大量攝影作品,使本書自面世即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好評如潮,受到幾百家國內外媒體的關注,長時間在暢銷書榜上名列前茅,並先後獲得“上海優秀圖書獎”、“冰心獎”和“全國女性文學獎”。 本書又因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而成為青年勵志的範本,王小慧的成功。特別是她所選擇的生活方式更成為無數年輕人的夢想,她也因此為大家所熟悉和喜愛。

圖書評論

我的視覺日記 我的視覺日記

青春版是本新書。作者增加了最近五年的生活經歷及感悟,加強了原書的故事性,是關於王小慧近況的最新讀本。

每個人只有一生,王小慧卻像創世紀那樣創造出了“九生”的藝術視域,堪稱不可替代的非凡,因此世界給她戴上了與“九生”相配的桂冠。她用攝影“寫”日記,無私袒露了她的心靈。可以說,這是真正堪稱心路歷程的一本書,是發自心底的那種愛,那種美麗,那種憂鬱,那種傷痛,那種通達,那種不甘倒下的勇敢和堅強,那種超然,那種執著,那種不懈的苦苦的追求,那種對自我的審視和選擇,那種對自我的放逐和挑戰,那種雖九死而不悔的精神……無論對誰,那都是對心靈的一次美好而清澈的蕩滌。

《我的視覺日記》我讀了三遍,看一遍流一次眼淚,看過之後,我想我和無數的讀者一樣,深深愛上了這本書的作者王小慧。

陳魯豫

她是“獨一無二”的:她的藝術既不是很中國,也不是很西方,而只屬於她自己。因為有了藝術,生命終於重放異彩。

楊瀾

往事讓王小慧體會到了生活的力量,使她在藝術的道路上馬不停蹄,用她的相機和她的筆記錄下自己的一切,而這也使她重新找到了自己心靈的家園。

敬一丹

那是真正堪稱心路歷程的一本書,是發自心底的那種愛,那種美麗,那種憂鬱,那種傷痛,那種通達,那種不甘倒下的勇敢和堅強,那種超然,那種執著,那種不懈的苦苦的追求,那種對自我的審視和選擇,那種對自我的放逐和挑戰,那種雖九死而不悔的精神……無論對誰,那都是對心靈的一次美好而清澈的滌盪。這就是王小慧。

趙玫

你真的會相信,藝術都是相通的。從攝影到電影,從裝置到影像,從建築到文學,王小慧遊走在這些不同藝術中間,自然而輕鬆地跨過一個個門檻。人們慣於把這類人稱為天才。

張英

用筆寫日記的人已不多,用攝影“寫”日記也許更適合現代人生。作為一種“日記”的形式,面對面的直接衝突,獲得的豈只是人們的內心世界,更重要的是攝影家自己心靈的無私袒露。很少有這樣的當代藝術家在數量上和質量上能夠達到這樣的廣度和深度,我們甚至可以用“王小慧現象”來概括和研究她。

林路

目錄

“青春版”自序

引子

我們可以飛了

路伸向何方

燃盡的藍蠟燭

走過我自己

我的二十四小時

遠處的光

重返布拉格

莎樂美舞

破碎的月亮

萬里魂牽

我的孩子夢

推遲七年的書

關於死亡的聯想

從眼睛到眼睛

理想主義傻瓜

抓住感覺

再生繁花

“9.11”改變了我的選擇

兩個世界之間

三個故鄉

附錄:貝歇爾致王小慧信

圖書摘要

我們可以飛了

飛機在跑道上加速時,地面的摩擦力非常之大,要有足夠的能量來克服這些阻力。一旦離開地面,空氣的阻力與摩擦力相比微不足道,飛機就可以自由飛翔了。

最難的是在起飛之前那一段。

沒有鮮花,沒有婚紗,沒有戒指,沒有儀式,沒有賓客和喜宴,也沒有朋友的祝願,因為並沒有人知道,也不能讓人知道。只有一張印刷粗糙而俗氣的結婚證書,大紅的底色上印著金色的雙喜。裡面有我和俞霖的照片。那是兩張年輕而稚氣的臉,看上去像兄妹,笑得甜美。這是我對一生中唯一“大喜日子”的所有記憶。

那是1986年的9月29日,去德國留學的前夜。

在1980年代初,出國的機會比現在要少許多,尤其是取得公費獎學金,更是難上加難。在上海同濟大學讀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建築學系的兩個班級,各抽出一名學生去進修德語,準備一年後選拔出一名學生派往維也納藝術學院學習。當時我和另外一個班的名叫俞霖的學生被選出,這樣我和他便偶然地碰到一起。

俞霖是被當時的系主任稱為“不可多遇的”、“有特殊才能”的學生,後來學院的院長也說過“像他這樣的人才,七八年才會出一個”。他的設計作業和畫作總是掛在系走廊的陳列櫥窗里當作範例供人參觀,自然他的名字在同學中也頗有幾分名氣。我印象中的他個子瘦瘦高高的,有一張孩子氣的臉,總是笑眯眯的,舉手投足之間不時透出一股靈氣,好像話並不多。

遇到學習中有難題的時候。許多同學願意去找他,據說他和善謙虛、樂於助人。有些設計圖經他一改分數就會高出許多。

直到開始去學習德語時,我們才正式認識。學習了幾個月後,沒人解釋原因,那個留學名額分給了外語系的學生。

由於我們是“文化大革命”後第一次恢復高考的“七七級”學生,和後面的“七八級”相差只有半年,而德語學習整整耽誤了一年時間,我們很想抓緊補習以便跟上“七八級”課程以及研究生考試,因此像散兵打游擊一樣,同時在兩個年級聽課、補習,進進出出幾乎形影不離。

那時比較熟悉的老班級同學喜歡和我們開些善意的玩笑,說我們是一對“金童玉女”,我們自己卻傻傻乎乎的,為完成一個個考試而疲於奔命。那年沒有去成維也納,反而成全了我和俞霖的緣分。我們在一起學習那么愉快,那么開心。

為了補上這半年缺少的課程,我不得不忍痛放棄許多業餘愛好,像看電影、讀小說、縫衣服,以及剛剛開始允許跳的交誼舞。只有假期的旅行和學生攝影協會的活動,我不願放棄,因為太喜歡攝影了,幾乎到了著迷的地步。那時會在假期拍許多照片,然後整夜在暗房裡沖印、放大照片,沒有專業書籍和指導教師,浪費了許多膠捲、相紙。不過假如沒有這些浪費,也許不會有今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