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侯仁之是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被公認為中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開創者之一,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為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從燕京大學來》反映了作者的成長曆程和求索心路。書中精選早期有關歷史地理方面的七篇作品,其中包括三篇學位論文;書中還收錄了作者的八篇回憶文字,回顧了燕園生活,以及洪業、顧頡剛、鄧之誠等對作者學術生涯的頗多教益。
作者簡介
侯仁之,1911年12月生,山東恩縣人,歷史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目錄
序
我從燕京大學來
在弘揚中華文化的道路上——懷念我師洪業教授
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二記我師洪業教授
從目寇監獄到人間煉獄——四記我師洪業教授
師承小記——憶我師顧頡剛教授
山高水長何處尋——追憶頡剛師二三事
一次意外的收穫——憶鄧文如師
記本年湘、鄂、贛、皖四省水災
陳潢治河
天津聚落之起源
北平金水河考
靳輔治河始末
續《天下郡國利病書》山東之部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Peiping
前言
仁之和我相識在七十五年前的燕園。我於1931年先入燕京大學歷史系,仁之晚我一年入學。在位於適樓(現名俄文樓)一層的西南角的那間課室里,我們聽洪業(煨蓮)教授講授“史學方法”。共同的課業和志趣使我們逐漸接近,課餘有時在適樓南門外會面,而最常去的地方自然是圖書館。從圖書館出來,仁之總是先送我回到女生二院,再返回未名湖北岸的男生宿舍。
從1932年作為新生踏進燕京大學校門起,仁之在學貫中西的洪業教授極為嚴格的治學方法訓練下,在積極開拓中國沿革地理廣闊領域的顧頡剛教授啟發下,一步步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清初學者顧炎武“經世致用”的學術思想和所提倡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也深深影響著仁之的學業探索。1932年顧頡剛教授開設了“中國疆域沿革史”這門課程,探討歷代疆域和政區的演變,後又發起成立以研究古代地理沿革為中心的“禹貢學會”,設在位於燕大東門外蔣家胡同3號寓所。仁之在這裡參加過學會的活動,聆聽過顧先生的教誨。學會的同名刊物《禹貢》半月刊也於1934年3月出版,成為交流學習心得和信息的學術園地。仁之學生時期在《禹貢》上先後發表過十餘篇文章。
精彩書摘
我從燕京大學來
一、中西文化交流與時代趨向
我作為一年級新生進入燕京大學,是在1932年的秋天。那時大學校園按著預定的規劃設計,經歷了前後十年時間,已經基本建設完成。整個校園裡,風景佳麗,光彩煥發,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這是我初入學時的第一個印象,至今難忘。因此在這裡先追記一下這座校園建設的本身所給我的影響。先從以下兩個方面說起:
(一)風景如畫的校園與中國古典式的建築。
(二)校園歷史的探索與傳統文化的研究。
新建成的燕京大學校園,選址在北京城的西北近郊,是歷史上有名的園林區。校門西向,遙對西山。校門以內,跨過一個波平如鏡的池塘上的一座大石橋,就進入了教學中心。中國古典建築形式的大樓,三面環列,中間場地開闊,綠草如茵。從教學中心深入校園腹地,崗阜逶迤,林木叢茂。大路起伏,暢通無阻。羊腸曲徑,經過其間。出人意外的是穿過這一區崗阜,突然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微波蕩漾的湖泊,水光天色,視野開闊,這就是享有盛譽的未名湖。湖中有小島,點綴其間,平添無限景色。男生的宿舍大樓,一座又一座,並列在湖泊的北岸。深在湖泊南岸岡阜密林之後的則是傳統庭院式的女生宿舍。從入學的第一天起,我就為這座校園的自然風光所吸引,只是後來我才了解到,這裡原是兩百多年前與清朝皇室有密切關係的一座名園,叫做淑春園。園中河流湖泊的上游,來自緊相毗連的勺園。而勺園的開闢,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就已經是一座以水取勝的名園了。可是到了1921年燕京大學在這裡開始建校的時候,這兩處歷史名園的建築,都巳蕩然無存。燕京大學正是在這兩處名園的舊址上,經過獨出心裁的規劃設計,充分利用其自然條件,建造起一座獨具特色的大學校園。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即這座校園的建築物,一律採用了中國古典的建築形式,這更是歷史傳統與現代化要求的相互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