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村莊

我和我的村莊

馬克·夏加爾(1887.7~1985.3)是巴黎畫壇上的特殊人物。 他既不是巴黎畫派的代表,也不屬於超現實主義陣營。他專畫夢幻或者一種臆想,而且極富抒情味,超現實主義者們不想把他視作同路人。他於1910年來到巴黎,首先接受的是印象派和野獸派繪畫的影響。後來他加入阿波里奈爾的"新立體主義"圈子,一度也以立體主義構成方法來從事創作,但在那日新月異的巴黎畫壇,自由空氣促使夏加爾在藝術上自如地添上一層抒情的俄國風俗色彩。他開始夢臆,象個兒童一般回顧著故土往事,漸漸形成了他那非寫實的繪畫個性。這幅《我和我的村莊》是夏加爾該時期最典型的一幅作品。

創作背景

夏加爾出生在俄國西部的小鎮維台普斯克一個猶太家庭。早年在俄國畫家彭恩的畫室學習過,1907年後在彼得堡,斷斷續續地學了三年,最後投向俄國舞台設計家巴克斯特門下。到了巴黎後,起初他與各種流派畫家們交往,也到各大博物館和美術館觀摩,漸漸改變了他在家鄉時期的陰沉色彩。從這一幅《我和我的村莊》以及另幾幅《從視窗見到的巴黎》、《七個手指的我》等畫來看,在他60年的藝術生涯中,基本上沒有跳出這種畫風範圍。

最初,夏加爾套用立體主義分解法來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懷戀,充分發揮他的浪漫抒情色彩,構圖頗有超現實主義特色。畫上有古怪的人物、動物、顛倒的房屋、樹木和人,時空被打亂,正常透視比例被放棄,一切事物好象失去了重力一般被任意安置在空間。只有“我”與那頭大牡牛在親切地對話。背景有典型的俄國房子,還有教堂與鐘樓。畫家用重疊法,在牛頭中又添畫了婦女擠奶形象。前景正中,畫了一棵開花的樹。這一切,殘留在記憶中的雜亂形象疊現出來,成了一幅夢的寫照,一個色彩的奇境。

作者簡介

馬克·夏加爾(1887.7~1985.3)是巴黎畫壇上的特殊人物。 他既不是巴黎畫派的代表,也不屬於超現實主義陣營。他專畫夢幻或者一種臆想,而且極富抒情味,超現實主義者們不想把他視作同路人。他於1910年來到巴黎,首先接受的是印象派和野獸派繪畫的影響。後來他加入阿波里奈爾的"新立體主義"圈子,一度也以立體主義構成方法來從事創作,但在那日新月異的巴黎畫壇,自由空氣促使夏加爾在藝術上自如地添上一層抒情的俄國風俗色彩。他開始夢臆,象個兒童一般回顧著故土往事,漸漸形成了他那非寫實的繪畫個性。

1914年他在柏林舉行個人畫展。個展後回到故鄉維捷布斯克,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滯留在家鄉,畫了一些猶太人生活的題材。其中一幅《維捷布斯克的上空》,描繪了他對故鄉的房屋與教堂的憂鬱之情。就在這幅畫的基礎上,他又完成了另一幅《生日》,這是他的婚姻生活的夢幻描寫。

俄國十月革命時期,夏加爾曾任家鄉的藝術人民委員。他本想在當地建一所美術學院或博物館,但革命的現實不合他的個性。他先到莫斯科,試圖進入戲劇界,為舞台美術獻身,其間也畫了些劇院壁畫。最終,他於1922年離開俄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被迫避居美國,畫了一些有特色的作品。不幸妻子於1949年去世,四年後他再次定居法國。1964年為巴黎歌劇院畫完天頂畫,兩年後又為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新館作兩幅大型壁畫《音樂的源泉》和《音樂的勝利》。1985年3月28日夏加爾在法國聖保羅德旺斯逝世,終年98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