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我們的生活](/img/6/5c9/nBnauM3XxYjNycjMxQzN0ADN4QTM5ETM4ITMxADMwAzMxAzL0c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 | Marco Chimenz、Gina Gardini、Giovanni Stabilini |
導演 | 丹尼埃爾·盧凱蒂 |
副導演(助理) | Gianni Costantino、Andrea Rebuzzi |
編劇 | 丹尼埃爾·盧凱蒂、薩多·皮查歌利爾、斯蒂法諾·如利 |
攝影 | Claudio Collepiccolo |
剪輯 | Mirco Garrone |
選角導演 | Gianni Costantino |
藝術指導 | Giancarlo Basili |
美術設計 | Ludovica Ferrario |
服裝設計 | Maria Rita Barbera |
角色介紹
![]() | 克勞迪奧 演員埃里奧·傑曼諾 建築工人。面對妻子去世的打擊,克勞迪奧顯得茫然不知所措,而一位工地守夜人的意外身亡,也讓他心存忌憚。當守夜人的家人來到工地詢問這一事件的時候,他選擇了用撒謊來迴避。後來,他自己承包了工地。儘管項目經營的並不順利,但克勞迪奧的兄弟姐妹在危難之時向他伸出了援手,使得他的計畫可以順利地進行下去。 |
![]() | Porcari 演員喬治·科蘭傑利 克勞迪奧所在工地的老闆。克勞迪奧用羅馬尼亞裔守夜人意外身亡的事件威脅他,並要求自己承包工地。在經過一番考慮以後,他把工地承包給了克勞迪奧。 |
![]() | 艾琳娜 演員伊莎貝拉·拉貢內瑟 克勞迪奧的妻子。她和從事建築工作的丈夫克勞迪奧過著如膠似漆的生活。她懷了自己的第三個孩子,並且和克勞迪奧一起期待著這個孩子的到來。可是,她卻因為難產而去世。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2010年 | 第63屆坎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 埃里奧·傑曼諾 | 獲獎 |
第63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 《我們的生活》 | 提名 | |
第23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 | 埃里奧·傑曼諾 | 提名 | |
2011年 | 第5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演員 | 埃里奧·傑曼諾 | 獲獎 |
第5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 | 丹尼埃爾·盧凱蒂 | ||
第5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聲效 | Bruno Pupparo | ||
第5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影片 | 《我們的生活》 | 提名 | |
第5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女演員 | 伊莎貝拉·拉貢內瑟 | ||
第5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男配角 | 雷歐·波瓦 | ||
第5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編劇 | 丹尼埃爾·盧凱蒂 | ||
第55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剪輯 | Mirco Garrone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我們的生活](/img/7/1af/nBnauM3X1UjMwIzMyQzN0ADN4QTM5ETM4ITMxADMwAzMxAzL0c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服裝設計
該片的設計師MariaRitaBarbera在設計服裝時使用了輕快和明朗的顏色。之所以選擇這種顏色,是因為主創人員認為輕快的顏色能讓人們有一種向上的感覺。它可以讓觀眾知道雖然生活艱難,但是片中的這些人物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名稱 | 國家 |
---|---|
Cattleya | 義大利 |
Rai Cinema | 義大利 |
法國第4電視台 | 法國 |
Ministero per i Beni e le Attività Culturali | 義大利 |
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 (CNC) | 法國 |
上映日期
時間 | 國家 | 備註 |
---|---|---|
2010年5月20日 | 法國 | Cannes Film Festiva |
2010年5月21日 | 義大利 | - |
2010年9月24日 | 巴西 | - |
2010年11月13日 | 法國 | Arras Film Festival |
2011年2月18日 | 英國 | Glasgow Film Festival |
2011年4月6日 | 法國 | - |
影片評價
![我們的生活](/img/a/f5d/nBnauM3XzYDN1gDNzQzN0ADN4QTM5ETM4ITMxADMwAzMxAzL0c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我們的生活》是一部成功的現實主義作品,影片用理解和寬恕的主題架構起了一個家庭的幸福根源之所在。對西方世界日益冷漠的家庭和人際關係來說,這部電影不啻於一劑良藥。在《我們的生活》中最為難得的是導演在提出自己觀點時的“隱性處理”,也就是說導演是想表述一些政治觀點,但是他沒有直接在影片中說出來,而是用電影中“寬恕和理解”的答案讓觀眾自己去找回用這個答案可以解決的社會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尤為值得稱道的還有編劇功力。在電影中,儘管這是一個家庭的普通故事,導演卻將一個人一生中該發生的事情組成各個細節表現的點,然後通過男主角一個人的一段經歷展現出來,而且幾無漏洞破綻(網易評)。
《我們的生活》試圖在平凡生活中尋找閃光點,在紛亂的世界中給觀眾打開一扇充滿溫情的大門,但在整體的故事結構上,導演並未找到具有說服力的表現手法,紀實風格的剪輯有些許凌亂和盲目。更重要的是,片中這種人間自有真情在的故事難免有些平淡,導演極力克制觀點,卻又無法做到對於這一題材舉重若輕的處理能力(新浪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