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有“飯疏食飲水”之樂,顏回有“簞食瓢飲”之樂,他們所樂的究竟是什麼呢,以至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顏回“不改其樂”?孔顏所樂的不是疏食瓢飲本身,而是一種超越於具體物質享受之上的精神,一種因悟道成仁而發自內心的生命的欣喜。落到實處,便是看似簡單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君子之樂。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貌似終於搭上全球化的末班車、一腳邁入市場經濟社會的中國人卻發現,無論擁有怎樣的物質滿足,都無法給自己帶來真實、持久、發自內心的快樂。這就是弗洛姆所說,一個吃飽喝足的人,一個生理上和生物學上的要求都得到滿足的人,竟然仍舊不能獲得內心的安寧。這豈非咄咄怪事。究其原因,是因為人們沒有“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因而也就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和動能。
有感於此,作者走入歷史與哲學的浩茫煙海,穿梭子過去與現實之間,歷時三載,完成此書,企圖找出今日中國人不快樂的歷史根源,希冀國人重拾快樂的能力。
作者簡介
楊黎光,高級記者,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深圳晚報總編輯。曾獲得第一、二、三屆“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第一、二、三屆“中國報告文學‘正泰杯’大獎”,首屆“徐遲報告文學獎”,首屆“冰心散文獎”,“中國改革開放優秀報告文學獎”等。1990年從事文學創作,出版有《楊黎光文集》(十三卷)。代表作有長篇報告文學《沒有家園的靈魂》、《打撈失落的歲月》、《驚天鐵案》、《瘟疫,人類的影子》,中篇報告文學《生死一線》等。另著有長篇小說《走出迷津》、《大混沌》、《欲壑·天網》等。長篇小說《園青坊老宅》入圍第七屆“矛盾文學獎”。
寫作背景
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千差萬別,有人富貴,有人困苦,有人先富貴後困苦,有人先困苦後富貴,還有人沉浮不定,一生歷盡坎坷。與此相應的,每個人對快樂的體驗、對快樂的理解,以及對快樂與不快樂根由的探尋都是豐富多樣的。但是,人們對快樂的追求卻是共同的。利用一家中文網站的搜尋引擎,我得到了下面一組數字,或可由此看出人們對快樂的關注和迷茫。
先在網上搜尋:什麼是快樂?查到了570萬個網頁連結;再在網上搜尋:我們不快樂,得到了1990萬個網頁連結;進一步將這個問題個人化,又在網上搜尋:我不快樂,結果竟得到了2290萬個網頁連結;最後在網上搜尋:我們為什麼不快樂?相關的網頁連結也達到了633萬。
我們的神經是如此的敏感,除了人生的根本性煩惱之外,生活中的任何一個細節感受都可能引起我們的不快,進而放大成煩惱。我們的神經又是如此的愚鈍,既缺少追求快樂的智慧,又對身邊的快樂缺少觀察與感悟。人類普遍存在的感受性錯誤是:快樂是自然的,應得的,因此是不易覺察的;煩惱是意外的,令人討厭的,因此是使人敏感的。我們為什麼不快樂,作為人生的大問題始終深深地困擾著我們,無法擺脫,無法迴避。
同時,快樂,還是不快樂,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面對,而且必須嘗試解答的。儘管我們對快樂或不快樂的感受與理解是如此的繁複紛紜,甚至歧義叢生,但是,通過探尋、求索,我們總能找到一些為人類所公認的快樂元素、快樂方法。事實上,這本書的寫作目的之一,便是為我們大家尋找“快樂共識”。
編輯推薦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快樂學,人生最需要的知識
快樂族,中國最稀缺的人群
資深媒體人深度探尋 今日國人不快樂的文化根源
時代記錄者上下求索 當下百姓難快樂的歷史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