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到這世上為的是看太陽

我來到這世上為的是看太陽

《我來到這世上為的是看太陽》是被譽為“太陽詩人”的俄國詩人巴爾蒙特的詩集《我們將像太陽一樣》的開篇之作。這首詩通過“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的反覆吟詠,傳達出詩人對大自然和生命的熱愛,對理想和光明的渴求,張揚著詩人奔放的激情和傲岸的個性,色彩明快,意象鮮明,音節鏗鏘,充滿了生命的張力,迴響著俄羅斯靈魂熱愛生活、渴望光明的聲聲吶喊,令人振奮。

作品原文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和蔚藍色的原野。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和連綿的群山。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開的峽谷。

我與世界面對面簽訂了和約。

我是世界的真主。

我戰勝了冷漠無言的山川,

我創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時每刻都充滿了啟示,

我時時刻刻都在歌唱。

我的理想來自苦難,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愛。

試問天下誰能與我的歌聲媲美?

無人、無人媲美。

我來到這個世界為的是看太陽,

而一旦天光熄滅,

我也仍將歌唱……我要歌頌太陽

直到人生的最後時光!

作品簡介

《我來到這世上為的是看太陽》 寫於1903年,是詩集《我們將向太陽一樣》的開篇之作。這首詩奠定了整部詩的基調,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詩集扉頁上引用了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薩哥拉的名言:我來到這世上為觀賞太陽。

作者簡介

巴爾蒙特·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維奇(Бальмонт Константин Дмитриевич,1867-1942)詩人,評論家,翻譯家。童年時代大量閱讀,尤其對詩歌感興趣,嘗試自己寫詩。

巴爾蒙特在20世紀初的俄國詩壇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執著於太陽的崇拜,自稱為“太陽的歌手”,以太陽為題材的作品成為他創作的高峰。巴爾蒙特作為俄國象徵派領袖人物之一,追求音樂性強、辭藻優美、意境深遠的詩風。他的詩歌以鮮明的形象性和獨到的藝術手法得到世人的讚譽。1890年以後出版了三本詩集:《在北方的天空下》(Под северным небом,1894),《在無窮之中》(В безбрежности,1895),《靜》(Тишина,1898)。它們不僅確立了巴爾蒙特的詩人地位,也是俄羅斯象徵主義的奠基之作。此後詩人筆耕不輟,創作了大量詩篇。1906-1913年居住在法國,多次旅行。巴爾蒙特不接受十月革命,1920年舉家遷往法國,並在國外繼續從事創作。1937年出版了最後一本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