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心靈聖經

《成長:心靈聖經》,作者是 賢才文化 ,由 湖南人民 出版社於 2009 年出版。描述的是一部相伴一生的心靈聖經,一掬滋潤心靈的智慧甘霖。是心靈的渴望,開闊了求索的視野,是心靈的飛翔,催動了奮進的腳步;是心靈的富有,孕育了生命的奇蹟……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成長:心靈聖經 成長:心靈聖經
《成長:心靈聖經(第4輯)》是一部相伴一生的心靈聖經,一掬滋潤心靈的智慧甘霖。是心靈的渴望,開闊了求索的視野,是心靈的飛翔,催動了奮進的腳步;是心靈的富有,孕育了生命的奇蹟……內容簡介
《成長:心靈聖經(第4輯)》主要講述了:給不了你天堂,但能給你夢想;給不了你太陽,但能給你希望;給不了你整個海洋,但能給你一滴水的清澈純淨;給不了你轉瞬即逝的美麗,但能給你一顆永遠善良、快樂、向上的心!

目錄

一生的職業
11枝康乃馨
我是你的天氣
5個雞蛋
一生的職業
又一個美麗的謊言
父親
愛處無聲
父親的三句話
天空有朵母親雲
家,就是媽媽的味道
雪中花
上天派來的媽媽
勇敢的人
父親接我回家
只想給你第二次生命
愛的容顏
悠長的鳥鳴
父親的遺物
永恆的母親
畫滿的白紙上怎樣開出花朵
突破思維定勢
窮人的音樂
拾一地鳥語
綠色眼鏡
購買的藝術
在競爭中成長
成功只需反轉180°
普林斯頓的香蕉樹
急中生智
假如失去片刻光明
畫滿的白紙上怎樣開出花朵
換一種方式
一個都不許死
原始的美麗
猜心
租個兒子過年
愛情的春天不會有天黑
相愛的深度
八重櫻下
洗腳的感覺
如果少了那個愛
愛情的春天不會有天黑
兩隻小豬的故事
地層深處的玫瑰
碧螺春的愛情
以兩隻耳朵的距離相愛
與丈夫共舞
傻瓜之戀
一堵牆,一段情
夏日的思念
刀柄之愛
生命的召喚
送給自己一束花
財富
生命中的平等
心的高原
每種改變都要付出代價
生命的召喚
父親的懲罰
溫柔的刺蝟
生命屬於你只有一次
至死沒有被出賣
母親選擇的生活
擁抱法官
愛,永遠不會太晚
所有的尊重都有點笨
一隻蘋果
難忘迷人樂隊
友誼之旅
義債
種相片
假如再做一次女孩
了不起的兒子
三室九床
難忘迷人樂隊
天使的翅膀
呼喚光明
“你甭和麥可說話”
光頭合影照
母親的藍色
守到黎明見花開
沒有失敗者
失敗了也要昂首挺胸
守到黎明見花開
啞女明星
珍視你所擁有的
5年的世界
多拿出點勇氣
追求者的副產品
失敗是必不可少的飛翔羽毛
命運打不垮的執著
成功只有一米遠
去“恐怖角”
報童的一次價值不菲的演講
在風中跳舞
誰會放棄
人生有5枚金幣
堅持到最後
迪斯尼和他的王國
把愛輕輕帶回家
4塊比薩
謝了,朋友
情人節的木蘭
生命中的貴人
愛的流傳
信任友誼
送花姑娘的情人節
最後4根冰棍
最美是百合
5美分的音樂
橋墩
失而復得的項鍊
把愛輕輕帶回家
斷崖上的百合
鮮為人知的父愛
生命的柔韌
跪拜的藏羚羊
斷崖上的百合
雪狼王
好一朵木槿花
流浪貓公社
獵人與母猴
柳樹和紅杉樹
相忘
母親的偉大天性

精彩書摘

11枝康乃馨
今天是母親節,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也是我們留在澳大利亞的最後一年。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媽媽一打康乃馨。我們整整一個月沒光顧遊戲機室,終於有了一小筆錢。
下午,當我和弟弟興沖沖地打算去買禮物時,卻發生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把攢的那筆錢給弄丟了。“我記得是放在上衣口袋裡的。”我驚慌失措地說,弟弟已經快要哭起來了。
我們翻遍了上衣口袋,都不見那錢的影子——在我們的計畫中,那錢夠買一打包裝精美的康乃馨和一大塊朱古力。所有的希望都斷絕之後,我們決定馬上上附近的花店去打臨時工。在節日裡,花店是需要一些送花小工的。
休斯太太的花店,就在學校邊上。她是兩個兒女的母親。我和弟弟都相信她會給我們一些幫助的。
老闆娘正忙著招呼顧客,在她身後全是新鮮的康乃馨,小小的店鋪瀰漫著一種馨香。
“買花嗎?”漂亮的老闆娘看見了我們,“素色的康乃馨,送給你們的媽媽。”
“是的,噢——不,我們是想打一份工,您這兒還缺人手嗎?我們打算用自己掙的錢給媽媽買一份禮物呢。”
“好孩子,你們等一等,就會有活兒乾的——喔——瞧——”老闆娘從一位先生手中接過紮好的一束花,打上蝴蝶結,附上地址交給我們,接著又有人打電話來訂花。不一會兒,我和弟弟都有了滿滿一筐子待送的鮮花。我們把筐子掛在腳踏車前,騎著車出發了。
“能不能向收到鮮花的母親們要一枝?”當我們看到我們的第一主顧收到我們送去的鮮花後幸福快樂的樣子時,我突然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這個辦法一定行,誰不願意將幸福與人分享呢?況且我們可以不要小費。”弟弟也說。於是,第二位主顧收下鮮花後,我鼓起勇氣說道:“是真的,太太,你要相信我們,我們就要離開澳大利亞,爸爸帶我們回中國,可是媽媽有事沒法走,這是我們跟媽媽在這裡過的最後一個母親節——你知道我們多想送媽媽一束康乃馨,叫媽媽開心。”
一口氣說了這么多,我自己也奇怪,等到這位好心的太太出人意料又如我所願地遞給我一枝漂亮的康乃馨時,我紅著臉竟不知道該怎樣表示感謝。
三個鐘頭內我們跑了大半個堪伯寧,累得氣喘吁吁,卻異常興奮。因為每位接受禮物的母親,在聽完我們的解釋之後,都樂意只留下11枝康乃馨,而讓我們選到一枝最漂亮的。
桑費爾德區,格林伍治街,72號……我按著地址按了門鈴。這是最後一位主顧。
開門的是位老太太,披著針織的披肩。一見到我手中的花,就先笑了。
“謝謝!”她接過花,深深地聞了一下,帶點驕傲地告訴我們,“我兒子再忙也記得今天這個日子的,我已經有27張燙金收據了。”說著就掏出小費。
“不。”我說,“我只希望你能允許我在這束康乃馨中挑一枝。我只要一枝,可以嗎?”
“噢,當然,如果你需要的話。”老太太顯得很驚訝,“可是,你要它做什麼呢?”“送給媽媽。”並說我們已經有10枝了,就要實現我們的計畫了。
老太太聽完我的敘述,就從花束中挑出一枝最漂亮的,交給我說:“多好的孩子,快回去吧。我祝福你們的媽媽。”
近傍晚了,我們快樂地回到家,送給媽媽的,也是11枝康乃馨。
(章苒)
我是你的天氣
半年前,她由北京的高校進入哈佛大學深造,父親因此不再關注北京的天氣,每天晚上20:50,總是準時約會央視國際頻道,關注美國的天氣。該台預報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氣,偏就不報哈佛大學所在的波士頓,父親便以離之最近的紐約作參考。
她是在一次與母親的通話中獲知父親的這個“慣例”的,無意中的一次通話,卻讓她鼻子一酸。先前,天氣預報說有寒潮來襲,父親也常打電話要她注意添衣,她老覺得父親多此一舉。
要說天氣,紐約與波士頓相差甚遠,有道是十里不同天,何況兩地實際相距尚有l000餘里,這邊暴雨如注,那邊或許艷陽高照。現如今,憑藉網際網路這現代化的工具,要查找波士頓的天氣,也算不得難事,倘若父親具備網路知識又有英文功底,還用得著以紐約作參考?
她心生一計:國內不是有位英語水平不錯、網路也是一把好手的熟人嗎?如讓熟人每日把波士頓的天氣翻譯過來,再以簡訊告知那兒的天氣,豈不成全父親的美事?她覺得此法可行,隨即向熟人預付了一年的服務費,並要熟人為她保密。
從此,父親的手機每日都準時收到關於波士頓天氣的信息。父親頗感驚奇,便追溯是何方提供的服務,查看號碼,發現是北京一位用戶的電話。父親便覺得有些過意不去,且不說對方每天給他發信息需要時間和精力,單就發簡訊的費用也是有得計算的。於是,父親想向對方打電話以示謝意,並表示要支付一定的勞務費,可電話打了幾次都是忙音。
父親發了一條簡訊:“這位好心的先生(或女士):謝謝您的簡訊服務,能否告知尊姓大名?您每日付出了辛勞不說,還耗去了您的話費,望能回復告知您的銀行賬號,我要酬謝您的勞動和耗費,再次謝謝您!”
父親很快收到了對方回復的簡訊:
尊敬的先生:能為您服務,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其實我沒有您想像的那么好,我做的是有償服務,實在是慚愧,不過,關於支付勞務費一事,您就不用費心了,已有人預付了我一年的酬勞,您儘管享受簡訊服務就是。
看了簡訊,父親愈發犯疑,為他支付了一年服務費的究竟是何許人也?父親急欲知道,就不斷地發簡訊問對方。對方經不住父親的“糾纏”,乾脆就告訴他秘密:“那事先預付了信息服務費的人,正是您越洋的寶貝女兒。”
父親沒有想到,會是她精心的安排,就打電話問她:“你怎么想起為我定製這項服務呢?”
她回話道:“因為你渴望知道,因為我是你的天氣。”
(潘文佳)
5個雞蛋
她沒有給我生命,卻賦予我溫情和力量,讓我這個窮苦的農家子弟上了大學。
我9歲那年,小妹才5歲,生母去世了。她彌留之際用微弱的聲音囑咐爸:“我不行了……孩子小,趕緊給他們……娶個新媽……”我哭著說:“我不要,我不要,我就要你。”然而操勞過度的母親還是離開我們永遠休息去了。
不到一年,繼母進了門,聽說是山里窮苦的農家女。她的一雙手和腿有點兒殘疾,走路難看,長得也不如去世的媽媽順眼,我討厭她。同學笑著跟我鬧:“你有新媽了,要請我們吃喜糖。”從不大聲說話而且很隨和的我猛然吼起來:“她不是我媽,我媽不在了,我沒媽!”同學們伸了伸舌頭,再也不敢在我面前提她了。
然而,她很和善,不多言語,終日做家務事,還抽空下地幫忙做農活。我們家的日子好過多了。她待爸好,待我們小兄妹更好。但我的敵意並沒消除,認為她是裝模作樣騙人歡心。我決心不跟她說話,更不喊“媽”,還一再叮囑小妹要統一行動。
她做熟了飯,我默默地端起來吃,她做好新鞋,我默默地拿過來穿。家裡窮困,但她總是收拾得清清爽爽,洗得乾乾淨淨的舊衣服總是縫補好了等著我們換洗,簡單的飯菜也做得有滋有味香噴噴的。哪怕她懷上小弟時,行動更不便,也依然這樣操持家務。我覺得生活上比媽在世時還要順心些,但仍然跟她保持著距離不理她,一心讀書。爸勸說我多次,我總不吭氣,然而內心在動搖。
小弟出世了,她把我們兄妹照顧得跟原先一樣好。我開始發現小妹背著我跟她很親熱,還喊她“媽”。我知道她對小妹更好,例如幫小妹洗臉、洗腳、梳頭、扎小辮子。小妹到底是小妹啊,她更需要母愛。但我裝作不知道她們的親熱。
我考上了縣城裡的重點中學,然而家境困難供不起我上學。我能體諒,但很不愉快,我多想念書啊!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煩躁不安,乾脆到院子裡去散散心。我默默地坐在台階上,一彎新月像愁眉,忽聽得爸的房中傳出她那輕柔的聲音:“還是讓他去城裡上學吧,家裡再困難也要供他。”爸說:“生活過不下去啊!”她說:“我以後多下地幹活,生活再勤儉點兒,苦日子能對付下去,你就別操心了。”我心頭一熱。一會兒,爸又說:“你夠苦的了。那就讓小丫頭別上學了。”“那也不行,至少要讓她國小畢業,不能像我們。我還想供她上中學呢。”親媽也未必能這樣啊,我陷入了沉思。
我終於到城裡上學去了。星期日回來總能改善一次生活,全家人也沾光,走時還要帶些她給我準備好的乾糧和鹹菜,穿著整潔的衣服去學校。我早已默認她是媽,像媽那樣對待她,只是沒有勇氣喊她“媽”。
有個星期日回校前,吃飯時桌上有3個雞蛋,小弟抓了一個緊捏在手裡,媽對小弟說:“讓你爸吃一個,他成天在地里幹活受苦受累。讓你哥吃一個,他在外上學也很苦很累,平日難得吃點兒好的。還有一個讓你姐吃,她身體不好,要補一補。明天雞生了蛋再給你煮。”……·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