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五穀之王”苦蕎,苦蕎之王“成都一號”!”
“成都一號”又稱“選蕎一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生米脫殼的苦蕎品種,生長於海拔2500米以上高寒山區,土壤、溫度、濕度等環境要素苛刻,種植技術原始,綠色無污染,其所含傳統營養因子遠高於普通苦蕎,屬苦蕎中珍品!
特點
“成都一號”所含營養因子中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較高,分別為11.9%和2.71%,富含膳食纖維和硒,其膳食纖維含量為5.44%,棲的含量為0.041微克/克,籽粒中蘆丁含量為1.79%。均遠高於普通苦蕎。
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四川強勁奧林
苦蕎歷史
蕎麥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已很久遠。早年的古文獻中,如《神農書》,《齊民要術·雜說篇》,雖有記載,但可能為後人所偽托。較晚的文獻如《備急千金要方》、白居易詩,那是確實可據的,從而可以證明我國在7世紀時,已有蕎麥栽培。到了宋代,那就遍及大江南北。到了明、清,自東北至西南,全國無處不有。 蕎麥自古受人重視,主要是由於它生育期短,適應性強,能經濟有效地利用光熱水土資源,能春播、夏播,秋播,也能冬播。在稻麥收穫以後,天旱失收,甚至在秋糧收後,都可插種一熟。也可以同苜蓿,油菜混播。這對合理利用土地、增加複種指數和防災濟荒,都具有很大作用。其次,在用途上,蕎麥子粒可作米、面供食用外,葉可含,稿稈可作藥,還可充作飼料。關於蕎麥的栽培技術,如密植,施肥、收穫,以及蕎麥畏霜,陳種子不宜種等生物學特性,古人也都有記載。 《神農書·八谷長生篇》(原書久佚,撰人不詳) 蕎麥生於杏。出於農石之山谷中。生二十五日秀。五十日熟。凡七十五日成。 南北朝後魏·賈思勰(6世紀30年代或稍後)撰《齊民要術·雜說》 凡蕎麥。五月耕。經三十五日。草爛得轉並種,耕三遍。立秋前後皆十日內種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著子。下兩重於黑,上頭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滿似如濃。即須收刈之。但對梢相答鋪之。其白者日漸盡變為黑。如此乃為得所。若待上頭總黑,半已(以)下黑子盡落矣。 南北朝梁·顧野王(543)揖《玉篇》(北宋·陳彭年等重修(1013) 蕎,居妖切。大戟也。音橋。麥也。 唐·孫思邈(652)撰《備急乾全要方》 蕎麥味酸微寒無毒。食之難消。動大熱風。其葉生食。動刺風令人身癢。黃帝雲,作面和豬羊肉熱食之,不過八九頓,作熱風,令人眉須落,又還生仍稀少。涇邡以北,多患此疾。 五代晉·劉煦等(10世紀中)撰《舊唐書.吐蕃列傳》,其地氣候大寒,不生杭稻。有青 麥, 豆,小麥,蕎麥。 明·李時珍(1576)撰《本草綱目》 蕎麥(宋嘉佑年間見之),也叫荍麥(音翹)、烏麥,花蕎(吳瑞語)。蕎麥之莖弱而翅然。易長易收,磨麵如麥故曰芥曰荍,而與麥同名也,俗亦呼為甜蕎,以別苦蕎。“苦蕎,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能煉五臟滓穢。” 明·宋應星(1637)撰《天工開物》 蕎麥實非麥類,然以其為粉療飢,傳名為麥。則麥之而已,……蕎麥則秋半下種,不兩月而即收。其苗遇霜即殺,邀天降霜遲遲,則有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