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氏祠堂

成氏祠堂,位於恩施市老城區中山路金家巷內,祠堂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當時的祠堂皆建於墓所,稱之為墓詞。

簡介

成氏祠堂,位於恩施市老城區中山路金家巷內,坐東朝西,現存正屋三間,面闊⒕5米,進深一間⒌5米,檐高5米,單檐硬山式灰瓦頂,穿斗式構架。除原北、東、南面圍屋及西面院壩廢棄不存,余保存基本完整。前牆右邊嵌石碑三通,分別刻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鹹豐二年(1852年),楷書陰刻,記載了成氏家族建祠經過及購置祠業田產諸事,是研究清代宗祠歷史的珍貴資料。
祠堂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當時的祠堂皆建於墓所,稱之為墓詞。建造形制比較簡單,前有大門,進門即為享堂,享堂又稱祭堂,是舉行祭祀儀式及族人鹹聚會際的地方。享堂後為寢堂,是祖先的墓葬。後世的祠堂已無墓葬,分為兩類,一是紀念某一名人的廟宇,如恩施市文昌祠,供奉文昌帝君張亞子;一是家族集會議事的公所,但仍供奉祖宗牌位,舉行祭祀祖先的活動,是舊時族權的代表機構,成氏祠堂即屬這一類。

歷史

封建時代,祠堂曾遍布我國城鄉,幾乎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祠堂,族權曾與皇權、神權一道是壓在人民頭上的大山。解放後,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了頭上的大山,代表族權的祠堂失去了作用,不是被拆毀,就是分給貧苦人民居住,隨著歲月的流失,大多不存在了。成家祠堂位於恩施城關鬧市區,能保存到現在是一個奇蹟。但目前這一區域的老房子正在拆改建,成家祠堂岌岌可危。希望城建部門看在成家祠堂是已經十分稀少的清代古建築和能見證宗祠興衰史的特殊作用上,在老城改造方案中留成家祠堂一條性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