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江村江氏宗祠
總祠前石鼓,又叫抱鼓石,也稱石鏡,代表威嚴和肅靜,門上“先
進何曾崇左道,後來切莫走旁門”,語意雙關,內涵豐富。
祠堂兩邊牆上依稀可見文化大革命時留下的毛主席語錄。2001年5月21日江澤民主席在此視察時,聽到有人朗誦語錄:“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後說:“毛主席語錄要保留,不要緊,毛主席是對的,‘經’本身沒有問題,關鍵在於和尚”。在江澤民主席身邊的曾慶紅同志接著江主席的話說:“有的和尚嘴歪了”。
祠堂屏風壁板上的木雕,是民國時留下的,上面雕刻的是我國24節氣花瓶,非常精美。遺憾的是現今只保存了21塊,還有3塊沒找到。江澤民主席在此視察得知缺少3塊時,很惋惜,說:“缺的部分要找到,要修一修”。
祠的兩口井仍然象當年一樣活水進,活水出,一年四季水位始終保持一定的水準,它又稱放生池,裡面通常放養一些龜、魚之類的吉祥動物。上方是鐘鼓樓,樓上存放著鍾、鼓、宗譜等。如果村中有緊急事物,就在這裡敲鐘擊鼓,好讓族人集合議事、祭祖。樓下壁板裡面陳列著祖宗牌位。該祠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徽州江姓有濟陽江和蕭江之分,濟陽江出於贏姓。蕭江出於姬姓,是帝嚳的後人。
廣東省揭陽市港畔村江氏家廟
江氏家廟坐落於廣東揭東縣港畔村東部,江氏家廟是龍砂鄉8村共有的祖祠,為紀念先祖南宋愛國名相江萬里。
正門門額為花崗石刻的“江氏家廟”4字,雄渾大度,有行家稱其“虎臥鳳翔,沉著渾厚”。門匾的背面是“僾見愾聞”幾個行書大字,落款為:“甲辰秋月之吉”。甲辰為清雍正二年(1724),距今是288年。
龍砂“江氏家廟”建於雍正二年七月。“江氏家廟”自建成之後就創作了3副對聯,代代相傳,直至今天。①龍棲梅嶺雲從集;砂納江泉鯉化來,嵌“龍砂”兩字,點明是龍砂江氏之祖祠。②港邊漁火騰雙鳳;畔上柳風策六鰲。嵌“港畔”兩字,點明祖祠所地是港畔村。③思我祖宗樹立梅龍迎鳳客;成爾子孫溉滋江水毓鱗兒。嵌“思成”兩字。這副對聯在祖祠後廳“思成堂”兩邊。“思成”兩字為何意,龍砂江氏人士都懂得,是紀念遠祖思成公。思成是夏朝人,又叫元仲,號胤初,是江姓的始祖,從思成傳到江萬里有110世,從江萬里傳到現今龍砂江姓的“倫”字輩,是27世。這三副對聯至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
龍砂“江氏家廟”在大門正前方約6米處,有兩隻大石獅,建於露天處,俗稱“淋雨獅”。是用黑麻石雕成,石獅連同基座有兩米多高。左雌右雄,雌的含珠,雄的踩球,很是威武。這“淋雨獅”很有來頭,據說,自建祠之後,文官至此皆下轎步行,武將即下馬步行,誰也不例外。究其原委,說是該祠的先祖當過“相”級者,後代才準建“淋雨獅”,這與族譜中所記一樣,是又一有力的佐證。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蕭江大祠堂
春秋時期姬大心受封於今安徽蕭縣,後嗣便以國為姓蕭。唐朝廣明年代為避朝廷朱溫篡權和黃巢之亂,蕭姓南渡指江為姓,後遷居歙縣篁墩(離黃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十數里)其後有一支遷到婺源江灣,這就是江灣蕭江來歷。
江灣蕭江大祠堂初建於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後經幾次重修分為四進很有規模,文革其間這個祠堂作為一個糧站來使用,據說那時的祠堂十分宏大,橫樑比現今的還粗,地面是一色的青石板鋪置光光滑滑的。兒時的印象中前後有三進,規模比現今的這個大兩倍。那時買米的、賣稻子的,買油的,賣菜籽的人來人往都不覺的擁擠.後來這個祠堂在1978年塌毀。
2001年5月30日江澤民去江灣視察祠堂已不復存在,只是在幼時的記憶里記得祠堂里有口井還在。2002年在江澤民視察後江灣鎮作手建如今這個祠堂。
聽說連木材都是從國外進口楠木空運進來的,真偽如何不得而知,我只是覺得它遠沒有我印象里那么輝宏、那么古香、那么容易激起對江永的追思了。
廣東省佛山市桂城疊滘江頭村江氏宗祠
江氏宗祠門前的旗桿夾是清末名士江孔殷親立。開欄語:
去 年8月,佛山市正式公布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新增加的文物保護單位從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時期,時間跨度非常大,其中包括古遺址8處,古墓葬23處,古建築142處,石窟寺及石刻5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47處。這其中,有就在老百姓身邊的祠堂老屋,也有藏身山野的墓葬石刻,本報記者帶你一一尋訪,走近這些佛山歷史的“傳家寶”。
桂城疊滘江頭村的兩座古老祠堂——江氏大宗祠和遁叟江公祠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護單位。兩祠都建於清代,是現存最古老的祠堂。專家稱其屬典型的清代三進三間、抬梁式木構架建築,祠內現仍保留有清代磚雕、石刻、滿洲窗及江孔殷殿試二十七名碑記,具有相當歷史價值。
江氏大宗祠第一座宗祠於康熙庚子年(1720年)落成。後來江氏族人漸漸富裕,於乾隆甲申年又再重修(1764年),把原來的兩進祠堂擴為三進,增建後樓。
“宗祠門額是謝蘭生寫的,門口對聯是何子權寫的,祠堂內還有戴鴻慈、黎簡撰寫的對聯,都是名家。”村人江顯鎬說。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大宗祠門前的一對旗桿夾,上有香港著名粵劇編劇大師“南海十三郎”之父、著名的清末翰林江孔殷的親筆。記者獲悉,江孔殷親立的旗桿夾,佛山現存三處。
疊滘鄉志辦的孔祥樹老師告訴記者,江頭村開村初期建成的11條耙齒狀直巷至今仍在,村人亦仍以“耙齒巷”稱呼這些小巷。舊時疊滘小橋流水的嶺南水鄉風貌,在江頭村仍可辨認。1986年,“江頭毓秀”被評為南海新八景之一。
南海區文化局文物科有關負責人表示,疊滘這兩座祠堂體現了典型的嶺南古宗祠建築風格,如後樓的彩色滿洲窗就是典型清代特色,反映當時普羅大眾的建築風格,瓦脊上的“三雕兩塑”工藝,也具有相當歷史價值。
廣東省深圳市沙井鎮步涌村江氏大祠堂
位於深圳市沙井鎮步涌村204號。步涌是江氏家族聚居地,據《江氏族譜》記載,江氏先祖於南宋年間遷來深圳地區,至今已有八、九百年歷史。江氏大宗祠和其周圍的古建築是江氏家族開發沙井的歷史見證。江氏大宗祠是步涌江姓的總祠,宗祠的蚝殼山牆是其主要的特色之一,中、後堂木作梁架上的木雕藝術極為精湛,有龍雲托腳及各種吉祥動植物和人物故事圖案,是研究民間藝術、工藝和風俗習慣、文化等的實物。江氏大宗祠內保留了傳統的營造手法,如明清時期嶺南建築較少使用的櫨斗和梁架上托腳等這些唐宋時期的盛行構件,對於沙井乃至深圳的古代建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琅岐街鰲山北麓上岐江氏宗祠上岐江氏宗祠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琅岐街鰲山北麓,始建於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祠坐南朝北,分三進,風火山牆,土木結構,單檐歇山頂,正廳為抬梁穿斗式木構架。主座寬16米,深40米,面積640平方米;包括右邊妥遺祠,總面積1100平方米。民國時期重修時,海軍上將薩鎮冰、陸軍上將林之夏、福建省府主席楊樹莊,以及中央立法委員劉通等為宗祠撰寫柱聯。20世紀90年代重修時,又增現代書法家潘主蘭、朱棠溪、鄭乃?等書寫的柱聯。祠內保存1塊端石鐫刻的《明奉政大夫戶部郎中江文沛墓志銘》,系明代三進士吳文華、詹洪基、陳長祚之作。
福鼎市山前辦事處水北上坪園江氏祠堂
江氏祠堂坐落福鼎市山前辦事處水北上坪園,依山傍水,風光旖旎,祠堂建築富有民族特色,建於清道光13年(1833年),占地面積143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680平方米,祠堂內莊嚴肅穆。
族譜舊敘—清道光八年1828戊子年纂譜(摘抄):
蓋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則世統之所由承年代之所自始可坐而致家有譜則祖宗之所由來分派之所自出可考而知……江氏自應選公始於大明萬曆辛巳年間(1581年)由福建泉州惠安縣廈安村來遷福寧府之鼎十八都水北一上坪園肈基,舊有譜書遭兵燹前代之人文世次無從稽考,不敢漫為贅入……余維詳其所可知略其所不可知本闕疑之列以為傳信之書爰溯上自高曾下至元來以及生卒葬娶展帙之下脈絡條貫次第井然……
江氏系炎黃世胄,顓頊苗裔,伯益之後,爵封於江,後為楚滅,以國為氏,發源於河南正陽,自淮陽之先,濟陽之後,故稱“濟陽”“淮陽”為郡號。
江氏系由元仲公封國著姓,英才輩出,威公仕夏為南鎮郡侯;景公位同馬揚公任都尉;德公任漢官御史大夫;世蕤公任後漢御史大夫,為官剛正不阿;霖公累官國子祭酒,簡文帝為相;淹公“夢筆生花”文才籍甚,年老詩拙,有“江郎才盡”之稱;英川公英才俊上,功蓋一時;歲邶公仕任晉至尚書,景房公任吳越侍郎。宋度宗左丞相萬里公兄弟:萬載、萬頃,貴顯贈太史周國公。
始遷祖應選公。有一弟名應聘配詹氏,其源流為:(霞里江氏族譜記載:傳說1、五代時,固始縣城內東門義坊街十二街泉春號江氏隨王審知兄弟來閩,先居德化水口鄉祥光村;或2、五代南唐時期江文蔚從河南遷建陽。約在北宋末年靖康之亂時,裔孫一支遷德化縣水口鄉祥光村及碧霞鄉內洋村。待考證)水口鄉祥光村後裔分衍惠安縣霞江、永泰縣月洲洋頭、閩清縣。友傑公於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由泉州府惠安縣23都白崎鋪里春村鶯頭開基霞里下垵(今惠安縣東園鎮下垵村)。生四子:玄堂、滿堂、惠堂、惠生。裔下(因譜失記,接哪一子待考)七世孫應選公於大明萬曆辛巳年(公元1581年)由下垵村移居於福寧州勸儒鄉廉江里十八都水北溪松坪園(今福鼎市山前街道水北村上坪園)。生二男仰平、愛平(無傳),仰平生六子宸榮(無傳)、宸彩、宸華、宸爵、宸玉(無傳)、宸韜(無傳)。宸彩公徙居十六都管陽碧山尾,而宸爵公於大清順治己亥(1660)年移浙江衢州府盧輿縣今已失考。宸華公居上坪園生子六:廷鳳、廷麒、廷龍、廷鵬、廷驥、延麟(早世),分仁、義、禮、智、信五房,長子延鳳(仁房)分居灰窯,義、禮、智、信四房仍居松坪園。繁衍人丁現有近千人。
思三公於大明弘治十一年(1497年)由汀州遷居福鼎松洋,漢輝公大清康熙四十一年(1703年)由上杭而來福鼎點頭僻兜,與上坪園並祠合譜,萬疏不離其宗,現已傳十七世,繁衍500餘戶2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