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河

應河

平頂山市應河發源於伏牛山東麓的應源(今魯山縣梁窪鎮,梁窪鎮又名應源鎮),注入古應國的滍水。

平頂山市應河

應河 應河

應河亘古不變,冬天的應河水流平穩,無聲無息,無限溫情,然而到了夏 季,卻是水流湍急來勢洶洶,尤其到了雨季,更是一番洶湧澎湃的聲勢,令人望而生畏。古典漢語“應”“鷹”通假,應河又名鷹河,古稱應水、橋水,俗稱馬渡河。繞應山而南入沙河(滍水),全長27公里,河床寬15到20米,最大流量120立方米/秒,流域面積100.9平方公里。據《水經注》載:橋水(應河)出魯陽縣北恃山東南。流經古應國地標滍陽嶺,滍陽嶺是一條土嶺,人稱滍陽土龍。遠遠望去滍陽嶺猶如一條巨龍依偎在茫茫天地間,低首垂尾飲水於沙河之中。滍陽嶺的南端瀕臨白龜山水庫,舉目遠眺波光粼粼,一片汪洋。

魯山縣梁窪鎮北門外的趙嶺村南坡出大泉,為古應河源頭,西寨門所以叫臨應門,梁窪鎮又名應源鎮。1990年代初,應河源頭的泉水還很旺,一溪清流曲折蜿蜒,到寶豐張八橋鎮的外良莊自然村,水幅三四米,擺一行石頭才能過。而今溝水日漸枯弱,外良村50畝水面的小水庫也已名存實亡,應河古源從此斷絕。

應河流域文化

馬街書會

馬街書會 馬街書會

悠悠應河哺育出的一朵奇葩——馬街書會。據馬街廣嚴禪寺碑文載:“石渠(石村至馬渡寨段舊河名)天設勝,概岩石障水,錯若給畫,迤邐一二里,間清流激湍,或隱或見,宛然有仙家境……”清代汝州人王敦《應水雅石小詩》道:“十洲涌海上,三峽控江浦,那得移山人,碎擲應水滸……逶迤水似蛇,猙獰石如虎,亂泉觸石出,香冽沁肺腑。怪石吞寒泉,平茹復半吐,玲瓏由天造,奇辟倩鬼斧……”清代南陽府教喻司士選有詩曰:五老同游應水涯,車集雅集景堪夸。魚躍綠波聲隨浪,堤邊酌酒柳飛花。石上題詩苔結字,灘靜鷗眠影在沙。年年書會來相聚,醉歸乃到夕陽斜。”惜上個世紀80年代採石放炮,雅石與詩文俱毀絕。

應河 應河

據馬街村火神廟及廣嚴寺碑刻記載:書會最早起源於元延佑年間(公元1316年前後),至今已680餘年。據傳,670年前,馬街村有一位叫馬德平的老藝人,桃李滿天下,農曆正月十三是馬老先生 的壽誕之日,弟子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獻藝祝壽。豫西這一帶亦有正月農閒寫戲聽書的習俗,這就形成了年盛一年的馬街書會。風搖樹簌簌,雨來草瀟瀟。三弦書、大調曲子、大鼓書、評書、琴書、道情、漁鼓、花鼓、清音、河南墜子……流傳於大江南北的民間說唱,也正如天地間的風聲雨聲流水聲,是人類歷史這條河流發出的自然聲響,是生活淌過民間帶起的錚錚弦音。

馬街,這個坐落在應河岸邊的看似凡常村落,以其民間文化聖地的身份,吸引了美國、日本等海外學者前來觀摩。也因了書會的影響力,1995年,“第二屆中國曲藝節”在平頂山舉辦,國務院僑辦、中央電視台《中國新聞》攝製組拍攝《十三馬街書會》專題錄像帶被送往各駐外使館。馬街書被譽為"“中國十大民俗”之一,寶豐縣也因此被國家有關部門命名為“曲藝之鄉”和“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5月20日,馬街書會被國務院正式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祭火神是形成書會的起因】

應河 應河

相傳,夏禹王之時,有一名叫瘀伯的部落首領,輔佐禹王治水。瘀伯任司 徒,管教化,率眾鑿山開河,疏水入海,足跡遍及華夏,功勳卓著,人民擁戴。因此,禹王賜瘀伯子姓,“封商地,任火正”。瘀伯為造福黎民,建營“火台”,傳百姓取用,人們遂奉為“火神”。

當時,黃淮流域,洪水橫流,伊洛向南至魯陽(今魯山)一片汪洋。瘀伯率眾,北開龍門南鑿應源(今魯山樑窪鎮)疏洪入海,還民良田。然而,應河水勢兇猛,兩岸百姓生命財產屢遭洪水威脅。當地民傳,應河裡有蛟怪作祟,為鎮妖邪防水患,百姓便建“瘀伯祠”(後稱火神廟)於應河畔。從此,百姓安居樂業田園五穀豐登。(民間還曾有黃龍戰惡蛟的傳說)。

應山

應,國名,侯爵。古典漢語“應”“鷹”通假。《括地誌》故應城,因應山為名,在汝州葉縣。武王代商,封其後於應,或謂弟。周公平武庚管叔之亂,封武王子叔韓於應。應(鷹)山是伏牛山的余脈,南瀕白龜山水庫。沙河(即古滍水)自西向東經由水庫流向汝河,爾後匯入淮河。

江河東流,物是人非,神秘千年應山歷經朝代更替,但應(鷹)山之名卻如同泰山存於永恆。應山是華夏地名的奇蹟,這真是永恆中蘊涵哲理,不變中深藏奧妙。這不能不說是應山平凡的獨特和偉大,是應山文化的深刻和豐富。有詩為證:

應(鷹)山遠眺

南湖北塔遠山青,舊市新城遙望中。

莫道應河沉寂久,征帆一夜掛東風。

應國

滍陽鎮 滍陽鎮

應國,春秋應國包括今葉縣,魯山,寶豐,郟縣,襄城部分和平頂山市區。其都城按照史籍記載方位,應該在平頂山市區西南滍水以北。滍水俗稱沙河,發源於魯山縣西南的堯山,即今石人山風景區,東流注入淮河,是淮河的一大支流。滍水的“滍”字,即是應國從山西南遷至中原後,為弘揚其應龍氏族祖先幫助黃帝打敗蚩尤的榮耀,而把沙河名為滍水,把濱河而建的新國都定名為“滍陽”,又把周圍的山水定名為應山、應河。此即為史籍上所說葉縣、魯山為“古應鄉”的來歷。滍陽鎮是一個千年古鎮,也是中州名鎮,曾是南北通衢,古鎮城門原有“應濱”、“古應”等名。《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滍陽縣,後魏末置雉陽縣,隋改為湛水,又改為犫城,唐改為滍陽,尋省,今為滍陽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