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2009年經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批准成立了“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重點實驗室”。

中心概況

鄭州輕工業學院應急管理信息技術研發中心,簡稱應急中心,位於鄭州輕工業學院圖書館六樓,中心研究條件條件及辦公設施良好,查閱資料方便,同時連線萬方、知網等資料庫,獲取信息資源豐富;該中心辦公面積有300平方米,擁有和高端的伺服器、印表機、掃瞄器、傳真機和20餘台高配置計算機,同時配備有兩台空調,並通有暖氣,辦公環境優雅、舒適;本中心同時擁有40平方米多媒體會議室,便於中心人員學習與交流。

本中心是由鄭州輕工業學院與河南省政府密切合作,以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國家應急平台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示範”為基礎,組建的“公共安全應急信息技術”科研機構,創建於2007年,是鄭州輕工業學院的重要科研機構。2009年經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批准成立了“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重點實驗室”。本實驗室擁有教授、副教授、博士10餘名,研究生11名,技術力量豐厚,研究方向包括應急平台搭建,應急過程管理,應急預案,應急評估,應急資源配置與調度,各個災種的應急研究,現代應急管理的發展、應急管理現狀與發展,應急管理理論與方法,應急管理套用與實踐等,研究方向全面。設個6個研究室:

(1)、綜合平台研究室:負責信息資源平台、網路通訊平台、應急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的研究和相關標準的制定。

(2)、專項平台研究室:主要負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含反恐)各專項應急系統的研究和相關標準的制定。

(3)、地理信息研究室:研究支撐各類資源的跨部門交換、共享與整合的基礎服務。完成各城市各級應急指揮系統之間、應急指揮系統與相關保障委辦局之間以及與國家各部委相關係統之間的信息整合工作,構建及時、通暢、高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在應急指揮系統內實現信息導航、信息共享、信息資源調度和協同辦公。

(4)、網路研究室:負責網路基礎建設、研究各箇中心和節點的公共的有/無線語音、數據、圖像通道進行互聯互通以及相關接口標準的制定。

(5)、仿真與演練研究室:負責對各軟硬體子系統對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有計畫、有重點地進行演練與仿真研究。

(6)、測試研究室:對開發出的軟硬體產品進行嚴格的測試,保證產品能投入市場。

中心人員定期對應急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的學習和交流。自組建以來本實驗室先後承擔了“國家應急平台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示範/省級應急平台和城市應急聯動技術研發與示範”(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系統的研究與實現”(省科技攻關項目);“應急管理中面向決策支持的數據分析平台的研究與實現”(省科技攻關項目);“河南省應急資源保障綜合套用系統的研究與實現”(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基於SOA的應急數據共享與交換系統的研究與實現”(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深度Web數據抽取與集成關鍵技術研究”(省科技攻關項目);“網路定製搜尋與輿情分析系統”(鄭州市科技攻關);“應急系統嵌入式手持信息終端的研究與套用”(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等,同時在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方面與當地政府部門有多年的合作基礎,有很厚重的科研積澱。

本中心注重科研機構網站建設工作,擁有自己獨立的科研網站,該網站內容豐富,功能全面,功能模組包括科研隊伍、科學研究介紹、政策法規瀏覽、學術交流通報、應急管理常識和科研材料下載等模組,同時也與國內知名的科研機構和院所建立連結,實時掌握國內外應急研究最新動態。

機構設定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科研隊伍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呂彥力,195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副校長。1982年7月至1997年1月,在鄭州輕工業學院機械系任教,歷任機械系製冷教研室副主任兼製冷實驗室主任、機械系教工第二黨支部書記、機械系黨總支委員;1997年1月至2006年5月,歷任鄭州輕工業學院科研處副處長、圖書館館長、科技處處長(期間:2001.11-2002.09在英國南岸大學作訪問學者);2005年6月,兼任機關第二黨總支書記;2006 年5月起,任鄭州輕工業學院副院長。長期從事製冷與空調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發表《CHP in Supermarket》、《汽車空調製冷壓縮機性能測試與研究》等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和參加《汽車空調製冷系統最佳化研究》、《高聚物微泡化GPM母料的研製》等10餘項省部級科技計畫項目。曾獲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委員會理事、河南省節能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省製冷學會理事。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甘勇,1965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教授,研究生,碩士生導師,現任鄭州輕工業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院長。擔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微機專委常委 、河南省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河南省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河南省軟體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榮獲過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管優秀青年科技專家、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河南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網路及通信。主持和承擔了國家863計畫和河南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已有18項技術成果通過省級成果鑑定,榮獲了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航空航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獎勵。參與編寫著作8部,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黃道穎,1967年12月生,中共黨員,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鄭州輕工業學院科技處副處長。研究方向:計算機網路技術、分散式計算系統。近5年來,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完成國家863計畫項目1項,主持或參加部省級以上科研課題10項,鑑定省級科研項目7項,均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省級以上科技獎勵3項。發表核心期刊以上學術論文二十餘篇,其中《軟體學報》、《電子學報》各1篇,SCI收錄2篇, EI收錄6篇,ISTP收錄6篇,出版著作2部,專利申請1項。目前,承擔河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省科技攻關項目。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金保華,男,1966年出生,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在讀博士。榮獲過師德師風標兵,“三育人”先進個人等稱號。研究方向:人工智慧、決策支持系統。承擔計算機語言、數據結構、軟體項目管理等主幹課程的教學任務,從事過計算機輔助決策、人工智慧、突發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等方面的設計開發工作,河南省和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多項。已有八項技術成果通過省級鑑定,鄭州市、信息產業廳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參與編寫、翻譯教材、技術書籍5本,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崔偉,男,1970年1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和通信網路。先後參加了電信運營商的多個數據通信網、計算機網路的規劃設計,企業網站和網路的軟體開發以及部署設計,作為河南省應急平台建設的技術支撐專家,參與了省應急平台應急基礎資料庫的規劃設計、套用系統的規劃、外網門戶的規劃等。近年來發表論文和項目鑑定多項,其中兩項獲得河南省信息產業廳科技成果一等獎。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夏永泉,男,1972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機器視覺、圖像處理與人工智慧。近幾年來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系統仿真學報》、《計算機科學》等核心期刊及國際會議發表論文30餘篇,EI收錄10餘篇。參與了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橫縱向項目。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錢慎一,男,1975年9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副教授,計算機系主任。研究方向:資料庫與信息集成。主要講授作業系統、信息系統分析、軟體需求分析等課程。獲校級師德師風先進個人1次,校級三育人先進個人三次,指導學生獲校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三次。近年來,發表教育教改論文4篇,完成教改項目2項。近年來發表文章十餘篇,其中核心刊物6篇;參編教材2部,撰寫約八萬字;近年來主持和參與了科研項目10項;鑑定項目6項。目前,在研項目3項。獲省信息產業廳科技成果一等獎兩項,獲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兩項,獲省教育廳信息技術教育套用成果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一項。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朱付保,男,197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空間資料庫、地理信息系統、GML數據的存儲與查詢、人工智慧等。參加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2項目:《基於移動Agent和GML的分散式空間信息集成研究與實現》、《面向特定領域的XML數據組織與檢索技術》,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1項、市青年基金項目1項,參與數字城市建設項目與套用系統開發項目多項。先後發表論文20餘篇,軟體著作2項,參編教材2部。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鄒東堯,男,1973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要研究方向:基於移動蜂窩網路和寬頻無線網路的異構融合網路的研究,無線分散式網路、無線自組織網路和應急通信,參與國家863項目《一種具有異構融合網路特徵的移動對等網路體系結構和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工業與信息化部項目《TD-SCDMA&WiMAX技術融合的寬頻無線移動通信系統的研究》,多次參與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的標準制定,參與數字城市網路規劃,電子政務網路規劃和邊界安防設計等。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鄭遠攀,男,1983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國家安全評價師,國家註冊安全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安全,應急管理信息系統研發。發表論文十餘篇,包括在由SCI收錄的國際公共安全領域的知名期刊《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發表論文一篇;在由中國力學學會主辦的《爆炸與衝擊》、石油勘探開發界的著名專業技術期刊《石油勘探與開發》以及《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等由EI Compendex收錄的期刊發表論文三篇;在2005 Asia Pacific Symposium on Safety 2005(APSS2005)、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ISSST)等安全領域的國際會議發表ISTP檢索論文四篇;在《安全與環境學報》、《礦業安全與環保》、《科技導報》等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四篇。曾參與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項目、中國石油重大科技專項以及河南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等課題。獲得過2006年河南煤炭學會學術年會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論文《面向煤塵爆炸的礦山重大危險源辨識》入選河南煤炭協會2006年主編的《安全高效創新潔淨—河南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之路》一書。參與西氣東輸二線工程HSE建立指南的編制工作以及澳門城市天然氣工程、粵海石化庫、大唐國際天然氣管路等工程項目的安全預評價項目。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王鵬遠,男,1980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圖形學、數控仿真、地理信息系統。近幾年來在《機械設計與製造》、《微計算機信息》等期刊發表論文6篇。參與了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橫縱向項目。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支俊,女,1973年5月出生,工程師。主要研究興趣包括GIS軟體開發、信息管理系統的軟體開發、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相關軟體開發。參與了“JR-DJX-02/04系列倒計時器”、“JR-XHJ_C型交通信號控制機”、“JR-XHJ_D型室外型集中協調式交通信號控制機”、“城市道路交通聯網區域控制系統”等項目的研發工作。獲716所科技進步三等獎。在研項目有基於WebGIS的精準數字的校園的研究與實現、基於視覺的車輛檢測算法的研究與實現。發表學術論文4篇。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應急平台信息技術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郭鋒,男,1981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模式識別、智慧型交通系統。曾參與 “基於視頻的運動體檢測與控制技術”項目(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創新項目資金)、“廈門高校電子福州電子警察”

科研成果

應急系統嵌入式手持信息終端研究與套用

網路定製搜尋與輿情分析系統

深度Web數據抽取與集成關鍵技術研究

基於SOA的應急數據共享與交換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河南省應急資源保障綜合套用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應急管理中面向決策支持的數據分析平台的研究與實現

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國家應急平台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示範/省級應急平台和城市應急 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