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烈士陵園

慶雲烈士陵園

1964年10月慶雲縣由河北省劃歸山東省,1965年3月,在現址建設新縣城。1972年經上級民政部門批准,在慶雲縣城西南建設烈士陵園。陵園占地2580平方米,主體建築烈士紀念堂為清代特色的仿古建築,磚木結構,將原供奉於老慶雲縣城祠堂內的1065位慶雲籍烈士靈牌安放於內,這是慶雲縣第二座烈士陵園。

慶雲烈士陵園
慶雲是一片古老的土地,也是一片有著悠久革命歷史的土地。為抵禦外侮,爭取民族獨立,英勇不屈的慶雲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抗日戰爭和革命戰爭時期,總人口僅10萬餘人的慶雲縣,就有革命烈士1064名,烈屬1005戶,共和國的旗幟上面有著慶雲熱血兒女血染的風采。
為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早在1945年抗戰剛剛勝利後,慶雲縣政府就決定為革命烈士立碑紀念,並成立了由武心泉先生為首的“慶雲縣革命烈士祠”籌建委員會,具體負責烈士祠的建設工作。全縣人民聞訊後踴躍捐款,很快就籌集資金140萬元,在縣城西關利用古西山廟址,動工修建烈士祠。整個陵園占地畝,主要包括祠堂、烈士公墓、烈士殉國紀念碑三部分。紀念碑高米,磚石結構,正面碑文為“慶雲縣殉國烈士紀念碑”,後有碑文為武心泉先生題寫,並刻有全縣捐款人姓名。碑頂是雕塑,。。。由正堂和東西廂房組成的17間祠堂內,供奉著全縣1416位烈士的靈牌,並有33位烈士安葬於烈士公墓。這是我縣第一座烈士陵園,也是全市唯一一座建設於建國前的烈士陵園。
負責修祠的武心泉先生不畏勞苦,認真負責,親自撰寫、謄抄烈士傳略,常常徹夜不眠,一次因勞累過度造成昏迷,經搶救,半宿方醒。他對建祠的帳目管理也很嚴格,經手的每一分錢的來龍去脈都記載得清清楚楚。現在由武心泉先生記載的建祠賬目還在,已成為珍貴的革命資料。
1965年3月,慶雲縣劃歸山東,在現址建設新城。1972年經上級批准,在縣城西南建設烈士陵園。陵園占地2580平方米,主體建築烈士紀念堂為清代特色的仿古建築,磚木結構,將原供奉於老縣城祠堂內的1065位慶雲籍烈士靈牌安放於內,這是我縣第二座烈士陵園。
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原有的烈士陵園已不能適應進行愛國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需要,遂於2003年9月確定選址建設新的烈士陵園。新陵園於2004年動工興建,2005年8月15日正式落成,這是我縣第三座烈士陵園。新陵園占地11530平方米,總投資500萬元,大門“慶雲紀念館”五個大字為劉存智將軍所題寫。園內有漢白玉紀念碑一座,高12米,正面為毛澤東手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縣委、縣政府的碑誌銘。園內烈士紀念館建築面積為1300平方米,採用現代風格,莊嚴肅穆。新陵園設施先進,功能齊全,被德州市委宣傳部命名為“市級愛國教育基地”,被市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為全市“國防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