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要依戀另一個生命,相依為命,結伴而行。
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不屬於另一個生命,像一陣風,無牽無掛。
作者簡介
周國平,一九四五年生於上海,一九六七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七八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代表作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上學》,隨感集《人與永恆》,詩集《憂傷的情慾》,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自傳《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等,主要譯著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
編輯推薦
《愛與孤獨》為周國平散文經典之一。為《周國平散文經典》系列之情感體驗卷——《愛與孤獨》,分十輯收錄了人人都是孤兒、愛情不風流、女人和男人、性愛迷宮、婚姻的悖論等作品。
目 錄
第一輯 人人都是孤兒
第二輯 愛情不風流
第三輯 女人和男人
第四輯 性愛迷宮
第五輯 婚姻的悖論
第六輯 家和親情
第七輯 孩子和教育
第八輯 生命中的無奈
第九輯 人性研究
第十輯 水上的落葉
書 摘
《愛與孤獨》
一
孤獨是人的宿命,它基於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一個旋生旋滅的偶然存在,從無中來,又要回到無中去,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夠改變我們的這個命運。是的,甚至連愛也不能。凡是領悟人生這樣一種根本性孤獨的人,便已經站到了一切人間歡愛的上方,愛得最熱烈時也不會做愛的奴隸。
二
有兩種孤獨。
靈魂尋找自己的來源和歸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個沒有根據的偶然性,這是絕對的、形而上的、哲學性質的孤獨。靈魂尋找另一顆靈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間 的一個沒有旅伴的漂泊者,這是相對的、形而下的、社會性質的孤獨。
前一種孤獨使人走向上帝和神聖的愛,或者遁人空門。後一種孤獨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間的愛,或者陷人自戀。
一切人間的愛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獨。然而,誰若懷著形而上的孤獨,人間的愛在他眼裡就有了一種形而上的深度。當他愛一個人時,他心中會充滿佛一樣的大悲憫。在他所愛的人身上,他又會發現神的影子。
三
孤獨源於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
也許孤獨是愛的最意味深長的贈品,受此贈禮的人從此學會了愛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別的孤獨的靈魂和深藏於它們之中的深透的愛。從而為自己建立了一個珍貴的精神世界。
四
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要依戀另一個生命,相依為命,結伴而行。
生命純屬偶然,所以每個生命都不屬於另一個生命,像一陣風,無牽無掛。
每一個問題至少有兩個相反的答案。
五
當一個孤獨尋找另一個孤獨時,便有了愛的欲望。可是,兩個孤獨到了一起就能夠擺脫孤獨了嗎?
孤獨之不可消除,使愛成了永無止境的尋求。在這條無盡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終就會看破小愛的限度,而尋求大愛,或者——超越一切愛,而達於無愛。
六
人在世上是需要有一個伴的。有人在生活上疼你,終歸比沒有好。至於精神上的幸福,這只能靠你自己,——永遠如此。 只要你心中的那個美好的天地完好無損,那塊新大陸常新,就沒有人能奪走你的幸福。
七
那些不幸的天才,例如尼采和凡·高,他們最大的不幸並不在於無人理解,因為精神上的孤獨是可以用創造來安慰的,而恰恰在於得不到普通的人間溫暖,活著時就成了被人群遺棄的孤魂。
八
獨身的最大弊病是孤獨,乃至在孤獨中死去。可是,孤獨既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享受,而再好的婚姻也不能完全免除孤獨的痛苦,卻多少會損害孤獨的享受。至於死,任何親人的在場都不能阻擋它的必然到來,而且死在本質上總是孤獨的。
九
當我們知道了愛的難度,或者知道了愛的限度,我們就談論友誼。當我們知道了友誼的難度,或者知道了友誼的限度,我們就談論孤獨。當然,談論孤獨仍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十
“有人獨倚晚妝樓”——何等有力的引誘!她以醒目的方式提示了愛的缺席。女人一孤獨,就招人憐愛了。
相反,在某種意義上,孤獨是男人的本分。
十一
我愛她,她成了我的一切,除她之外的整個世界似乎都不存在了。
那么,一旦我失去了她,是否就失去了一切呢? 不。恰恰相反,整個世界又在我面前展現了。我重新得到了一切。
十二
未經失戀的人不懂愛情,未曾失意的人不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