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載瀛(1875—1930),愛新覺羅氏,清朝貝勒。道光帝孫,惇勤親王奕誴第四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加不入八分輔國公銜,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襲貝勒。工畫,尤擅畫馬,細密渲染,得之郎世寧。有子:溥伒、溥僩、溥佺、溥佐。
相關詞條
-
愛新覺羅·載漪
愛新覺羅·載漪(1856年8月26日-1922年11月24日),清朝宗室,道光帝旻寧之孫,惇親王奕誴之子,後過繼瑞敏郡王奕志(嘉慶帝四子瑞親王綿忻子)為...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 歷史評價 家庭成員 影視形象 -
愛新覺羅·載淳
愛新覺羅·載淳 (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為清文宗鹹豐帝長子,生母...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軼事典故 -
愛新覺羅·載濂
光緒十六年(1890年),授內大臣; 光緒十七年(1891年),授鑲紅旗漢軍都統; 光緒二十年(1894年),授領侍衛內大臣;
簡介 生平 家庭 -
愛新覺羅氏
愛新覺羅(Aisin Gioro)是清朝皇室姓氏,源於女真族。滿語“愛新”為金的意思,常見說法稱“覺羅”為姓的意思,但實際上滿語中“姓氏”一詞原文為 h...
來源 姓氏介紹 分布 歷史發展 姓氏名人 -
載淳
清穆宗,愛新覺羅氏,名載淳(1856—1874年),鹹豐病死後繼位...),終年十九歲。葬於惠陵(今河北省易遵化縣西北)。同治帝載淳,生於鹹豐...,只有六歲,由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輔政。這一年的十月,載淳...
成長經歷 辛酉政變 同治新政 重修圓明園之爭 大事年表 -
愛新覺羅宗譜
《愛新覺羅宗譜》共8冊,即:星源吉慶、甲冊、乙冊、丙冊、丁冊、戊冊、己冊、庚冊。《星源集慶》冊為直系皇室冊,甲、乙、丙、丁冊為宗室冊,戊、己、庚冊為覺羅...
編纂歷史 分冊目錄 皇室成員 皇室輩分 旗籍分布 -
愛新覺羅.毓峨
愛新覺羅毓峨,1925年農曆閏四月十四日出生於北京,為清室後裔。太祖是嘉慶皇帝第三子綿愷,封敦恪親王,無子,欽定將道光帝第五子奕誴襲郡王為嗣。鹹豐即位後...
簡介 書畫淵源 -
愛新覺羅·溥儁
愛新覺羅·溥儁【jùn】(1885年-1942年),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次子,母親為慈禧的弟弟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戊戌變法失敗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
人物生平 性格特徵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史書記載 -
愛新覺羅·奕誴
愛新覺羅·奕誴(cóng)(1831年-1889年),道光帝五子,過繼給惇恪親王綿愷(·奕誴的三叔),為惇親王,母祥妃鈕祜祿氏。生於道光十一年辛卯六月十...
人生生平 軼事典故 家庭 史記記載 影視形象